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促进传统建造方式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是当前装配式建筑发展中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通过文献分析对比装配式混凝土建筑(PC建筑)和传统现浇建筑的成本的差异性,系统归纳了影响PC建筑成本的主要因素,分析降低PC建筑成本的措施和方法,提出我国PC建筑成本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倡导和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装配式建筑产业的人才需求以及高职院校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工作的现状,指出了高职院校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及规格定位,加快教师团队建设,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完善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提出了加快高职院校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投资要点: 1、规划明确钢结构比例不低于10%. 2、国家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趋势未改 5月5日,河北省住建厅印发了《河北省装配式建筑“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钢结构比例不低于10%:1)到2020年,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20%以上,其中钢结构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10%;2)到2020年,培育2个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0个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市(县)、30个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80个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3)计划到2025年,装配式建造方式成为主要建造方式之一,全省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4)计划在毗邻雄安新区的保定市依托装配式建筑基地企业,打造以服务北京市、雄安新区和保定周边地区为主的装配式建筑示范园区.  相似文献   

4.
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实现建筑工厂化,是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专业人才的短缺与技术推广困难阻碍了产业发展。针对传统施工教学上的问题,文章提出构建一种新型的BIM+VR的装配式建筑教学平台。从工程管理教学过程出发,进行平台技术框架设计,并结合装配式建筑项目传统实现流程的比较分析,对于平台功能模块进行设计完善,进而指出装配式建筑教学平台的构建对于产业发展的意义与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场浇筑施工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从设计、生产到施工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而全国各类高等院校迄今还没有建筑装配技术专业,"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当务之急。分析职业院校建筑类专业开展"装配式建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并从课程体系构建、师资培养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很多具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是一种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为主要构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新兴绿色环保节能型建筑技术,其建造速度快,生产成本较低,在世界各地已逐步推广开来.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中需解决的钢筋骨架绑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分别设计骨架移动式和工作台移动式2种立式钢筋骨架绑扎机构,进行分析比较,并设计制作样机,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2017年初国家发出了推广智能和装配式建筑的要求,提出坚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的建造创新方式;由此引爆装配式建筑人才异常紧缺的导火索。本文探索高校装配式建筑实践教学建设的相关问题,以期推动高校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配套改革,培养符合用人单位实际工作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对建筑质量的检测可以有效避免发生建筑事故。为了提高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构建质量检测性能,提出一种基于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的绿色装配式建筑构建质量检测方法。在装配式建筑问题输入函数的基础上,将建筑的构建质量问题分为施工过程产生的问题、生产问题和设计问题,通过构建各项问题的分析函数和追踪函数,利用聚类算法划分建筑构建质量信息的层次,结合信息采集的条件集合,采集了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构建质量信息。根据建筑结构损伤的概率,构建绿色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特征方程,利用建筑结构的刚度矩阵,计算建筑结构频率和振型的灵敏度系数,完成建筑结构的灵敏度分析。将BIM技术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结合在一起,检测了绿色装配式建筑构建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以检测出绿色装配式建筑是否存在构建质量问题,并将质量检测耗时控制在8 min以内。  相似文献   

9.
正从2016年国务院发文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以来,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战役正式打响。从技术标准到地方政策,各级政府开始对建筑行业进行改革。这不仅是建造方式的改革,更是建筑业价值观念的改革。从3%到30%,一个万亿级新型市场就此打开,这场变革注定会写进建筑业的历史长河之中。一、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近况1.国家大力度推广装配式建筑从对政策数据分析来看,无论从各地方出台  相似文献   

10.
公共卫生间作为绿色文明城市的形象窗口之一,研究其美观性、实用性、环保性的平衡点具有重要的美学与经济意义。介绍一种能源自供给装配式智能公共卫生间的设计方案、主要设计过程及设计特点,其建筑外观新颖独特,可较好地与旅游城市环境相适应,为市民与游客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美化人居环境。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该设计采用低碳建筑材料与装配式建造方式,将节能减排的理念融入到公共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有助于推进建筑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绿色节能建筑呈现出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推广新农村绿色节能建筑方面,提出了合理占用土地资源、使用绿色建材、借鉴传统技术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通过推进城镇化建设可以释放经济活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文章基于1978-2015年河南省城镇化水平和人均GDP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城镇化建设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建设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有一个较小的负向作用,但在长期内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因此,河南省应采取措施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以提升城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深化制度改革,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赋权的主观性以及评价的复杂性,提出基于离差最大化及五元联系数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专家评价各个指标对应五个安全等级的隶属度,运用离差最大化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利用五元联系数的运算法则计算综合五元联系数,根据综合五元联系数的系数分量大小关系判断态势排序,最后根据态势排序确定安全评价的结果。实证分析表明,该方法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上是有效的和可操作的,能够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EPC 模式下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风险,采用文献研究法从施工场内、外两个方面识别出22 个质量风险指标,构建了EPC 模式下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风险综合评价体系。运用G1-物元分析法对EPC 模式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风险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措施。结果表明,这种风险评价方法可以为总承包方识别、评价和控制EPC 模式下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风险提供方法和措施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作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极大改变了当前建筑业结构,并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关注和迅速推广。通过分析当前绿色建筑能耗存在的问题;以严寒地区为例,利用eQUEST对建筑能耗模拟分析,确定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效果明显。为保证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目标的顺利实施,提出多能互补型超低能耗建筑的能源供应,以及关键技术措施的设计和施工进行介绍。将建筑节能降耗工作逐步从措施导向转为效果导向,利用数据说明建筑节能降耗的实质性内容。  相似文献   

16.
以2011-2020年安徽省建筑业、经济与资源环境三个子系统中的指标数据为基础,运用熵权-Topsis法和耦合协调模型测算二元系统和三元系统的评价值和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2011-2020年,从各子系统的评价值来看,安徽省经济评价值呈平稳上升趋势,资源环境呈波动增长趋势,而建筑业在早期上升趋势较缓慢,2017年以后则呈大幅度波动上升趋势;从耦合协调度来看,三元系统经历了由勉强协调到中级协调的发展过程,协调水平呈上升-下降-上升的波动趋势,目前其协调程度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因此,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合作,将建筑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统一起来,持续推进三者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技进步给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教学带来新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教学目前存在创新性欠缺、互动性不强、实践性不足等问题,应在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人才培育等方面不断完善。基于装配式建筑VR教学的实际案例,验证引入"智慧+"技术,搭建参与式教学平台,有助于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以更好地适应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LEED标准发布和推广标志着绿色建筑已经从实验走向实际。它要求建筑设计和施工在5个方面明显降低或消除对环境和用户的负面影响: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场地;建筑对水源保护和对水的有效利用;高效用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及保护环境;就地取材、资源的循环利用;良好的室内环境质量要求。按照LEED标准要求,本提出绿色建筑设计中应当采取的措施,简要分析绿色建筑的环境收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