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以C语言为载体,从编程能力培养的角度分析了编程教学应该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用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项目做牵引目标,指引学生在完成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学习C语言知识点,培养计算机编程能力,说明在选择项目时,既要考虑覆盖C语言知识点,又要体现C语言的编程能力培养。结合目前网络授课的现状,把精选出的项目实际应用于高职C语言编程网络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提出项目牵引的高职C语言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并在高职C语言网络授课中进行了实践,从教学效果看,这种基于项目的高职C语言编程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受到了师生的好评,为高职编程类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和探索依据.  相似文献   

2.
《数控CAD/CAM》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数控工艺、编程与加工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灵活应用软件解决工程问题是高职院校教师思考的问题.通过对教学研究与实践,论述了模块化教学、数控仿真软件与数控加工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及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文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分析了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中制约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以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思想和编程能力为目标,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强化实践教学为中心,以网络教学平台和在线测试系统为依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多年的实践结果表明,改革提高了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编程能力,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为计算机和部分理工科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基础性课程,该课程以培养学生基本编程思想为目的,以提高学生对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文章针对我校计算机专业留学生的特点,以计算机程序设计C++课程为目标,从全英文教学角度出发,展开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通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分析了有效实施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和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5.
结合《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从互动式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模式和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的分析;通过整合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对课程的总体教学体系进行了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6.
该文旨在论证,通过理论教学方法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运用启发式、探索式、讨论互动式、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改革现有的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采取教学实验改革与实践、学生兴趣爱好和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教学体系。该方法切实保障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有效促进本科生利用所学知识思考、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探索了一种创新人才素质培养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础编程类课程作为高校理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石,其课程教学模式应引入和借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使其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巨大的飞跃。文章结合实际教学,从教学目标、教授方法、学生实践等多方面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的基础编程类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罗英武 《学周刊C版》2013,(1):189-190
本文针对高职机械制图课程网络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机械制图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机械制图立体化网络教学系统研究为基础,探讨模块化、网络化开放式网络教学模式,对有效实施高职机械制图网络课程教学所需要的条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航图是一门承载了大量的多样化航空专业信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围绕工程能力培养的目标,对航图理论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进行探索,提出"理论讲解实例化,实践环节项目化"的教学模式,设计了国内、国际航线制作以及讲解服务等课程项目,在教学中以项目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积累工程实战经验打下基础,贯彻"学以致用,突出能力培养"的工程教育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10.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具有理论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为了提高《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质量,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尤为重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核心,探索了《软件工程》课程的课堂教学、网络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着重提高学生的软件工程应用能力和工程素养。  相似文献   

11.
数控加工在制造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作为与数控加工息息相关的一门课程,其课程质量直接关系着数控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首先分析了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其次从专业知识教学、提高动手能力和课程思政教育三个方面介绍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指导思想,再次从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手段及措施、教学资源六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最后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实践证明,通过上述改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学生的科研意识、工程意识得到了提高,其设计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均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相似文献   

12.
以案例分析引入的教学模式是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从而达到课程教学目标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对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食品企业工程管理课程如何选择案例、如何对实践案例进行教学分析,在课程学习中提高我校学生食品企业工程质量管理课程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水平,推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仪器》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设置《医学仪器及系统设计》实践课程,构建了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结果表明,《医学仪器及系统设计》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相似文献   

14.
李娟 《教育技术导刊》2020,19(2):168-171
为提高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效果,满足“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依据民办高校办学定位和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背景进行课程建设,构建先进的内容体系,提出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规划。以此为基础,对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创建基于“一平三端”教学系统的智慧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过程化评价机制,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实践及调查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教学班次,改革教学班次学生的期末考核平均分提高了13%,表明智慧化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能力、技能的培养;教学满意度提高了21%,获得了学生、督导及同行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5.
DSP原理及应用是电气类工程专业本科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本科学生掌握DSP软件编程和硬件系统设计的能力。分析了DSP原理及应用课程的体系结构与教学要求,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环节,对电气类专业DSP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两年的教学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基于CDIO理念的食品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不断提高食品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根据CDIO教育理念,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探索。通过食品产品的设计,有机整合食品化学理论与实验的教学内容,形成以设计为导向、食品专业知识为桥梁、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证明该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计算机硬件课程在内容上有较强的相关性和继承性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卓越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对硬件实践课程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成绩评定几个方面改革和创新。提出多方向选择、软硬件综合的课程设计,以项目为驱动;课程与竞赛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灵活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在培养和提升实践能力与工程素养方面取得了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电工电子实习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电工电子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托科研课题,按照"分类分层"的教学模式,通过项目教学,重新建构实践教学内容。课程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将课题成果及研发过程融入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改革后的课程更加适应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面向能力达成目标,基于国际工程教育OBE理念,对《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构建了面向能力指标点的新型课程教学体系。进一步围绕该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课程实践环节、教学评价方法及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较有成效的建设。实践应用表明,《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是成功的,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达到了工程教育对《机械原理》课程教学的要求和标准。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针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以金课建设为目标,依据国家级一流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的评审指标,设计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类课程要求的教学模式及探索实践。重点讨论“校企共建实训平台结合PBL教学法”的实践类课程群教学模式,在工程训练平台上,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时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应用创新能力。再通过课程思政实现授业解惑和传道育人的双重育人目标。该教学模式也为今后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的深入探索实践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