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十年前的三月二日,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以下简称“左联”)成立的日子。“左联”的成立,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嗣后北方“左联”亦在同年九月十八日在北平(即今北京)成立,武汉、天津,日本东京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分盟、支部或小组。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作家,在党的地下组织的领导下,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抗击了封建、买办和资产阶级反动文艺的逆  相似文献   

2.
赵本山:“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你们的岁数也不小了,这智商也该考了!”高秀敏:“春节坑人不算多,去年卖拐今年卖车,这美国的日子挺不错,折腾折腾这帮傻大个儿!”赵本山:“第一号艾弗森,请听题。说你有一个私生子,今年刚6岁,以前他从没见过你,现在你和一大帮人去看他,他一下子就扑到你的怀里,叫你爸爸。这是咋回事?”艾弗森听完一惊,心想我有私生子中国人都知道了?想想说:“因为他见过我的照片!”赵本山:“错!因为你领了一帮女的,就你一个男的!”高秀敏:“二号邓肯请听题。约翰是裁判的儿子,但他从不叫裁判爸爸,为什么?”邓肯:“因为约翰也…  相似文献   

3.
在ABC国里,有一个名叫差不多先生的人,他遇事总是对人说:“嗨!差不多就行了!”所以,人们都叫他差不多先生。他的故事有趣极了,说也说不完。  相似文献   

4.
赵本山:“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你们的岁数也不小了,这智商也该考了!”高秀敏:“春节坑人不算多,去年卖拐今年卖车。这美国的日子挺不错,折腾折腾这帮傻大个儿!”赵本山:“第一号艾弗森,请听题。说你有一个私生子,今年刚6岁,以前他从没见过你,现在你和一大帮人去看他,他一下子就扑到你的怀里,叫你爸爸。这是咋回事?”艾弗森听完一惊,心想我有私生子中国人都知道了?“因为他见过我的照片!”赵本山:“错!因为你领了一帮女的,就你一个男的!”高秀敏:“二号邓肯请听题。约翰是裁判的儿子,但他从不叫裁判爸爸,为什么?”邓肯:“因为约翰也是私生…  相似文献   

5.
收破烂     
山坡上最近来了一个收破烂的人,他整天骑着三轮车满坡乱转,嘴里喊着“有破烂拿来卖嘞!有破烂拿来卖嘞!”熊妈妈把小熊咕噜噜小时候穿的衣服、玩的玩具都卖给他了。 咕噜噜觉得这实在太有意思了,他也想当个收破烂的人。有了!咕噜噜想出一个好主意:要是把家里的破烂全部放到车上,人家不也以为我是收破烂的嘛!咕噜噜骑着装满破烂的小车,带着KITTY猫走街穿巷,喊着:“有破烂拿来卖嘞!有破烂拿来卖嘞!”小狗、小猫、小猴推开窗:“呀!原来是咕  相似文献   

6.
现代文阅读     
(一)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位,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印第安男孩同他的一个朋友走在纽约市中心的道上,他的朋友是当地的居民。突然,这个印第安男孩对他的朋友说:“我听见一只蟋蟀在叫!你听到了吗?”他的朋友仔细地听了周围后回答:“没有!也不可能!你一定是听错了!”  相似文献   

8.
赵本山:“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你们的岁数也不小了,这智商也该考了!”高秀敏:“春节坑人不算多,去年卖拐今年卖车,这美国的日子挺不错,折腾折腾这帮傻大个儿!”赵本山:“第一号艾弗森,请听题。说你有一个私生子,今年刚6岁,以前他从没见过你,现在你和一大帮人去看他,他一下子  相似文献   

9.
从1931年5月至1934年1月的三年时间里,瞿秋白是“左联”的核心领导人之一。首先,作为党内首席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瞿秋白为中国左翼文坛译介、输入了一系列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原理,对纠正“左联”时期相当一部分左翼作家中存在的把世界观与创作方法机械等同起来的“左”倾错误,提供了极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其次,瞿秋白与包括鲁迅在内的大批“左联”作家亦师亦友的革命同志关系,以及他参与起草的“左联”一系列重要决议和创办的刊物,扩大了左翼文学的阵地,团结了大批进步作家,使“左联”逐渐摆脱了“左”倾路线的影响,开始走向成熟,标志着“左联”的“一个旧阶段的结束和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相似文献   

10.
阳翰笙与鲁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翰笙一贯崇敬鲁迅,在“左联”成立前后,坚定地执行了党组织要求团结鲁迅的方针;他担任“左联”党团书记期间能正确处理和鲁迅的关系;在周扬等人与鲁迅笔战不断时,他并未参与;鲁迅逝世后,他高度评价和弘扬了鲁迅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11.
魔力     
帕格尼尼在维也纳举办音乐会。演奏时,一把普通的小提琴在帕格尼尼手中发出不同凡响的琴声,气势如同一个乐队。观众中有一位盲人问坐在身旁的人“:台上有多少人演奏?”那人告诉他:“只有帕格尼尼一个人。”他赶紧摸索着走出剧场,口中高声喊道“:魔鬼!魔鬼!他一定是魔鬼!”演出结束后,掌声雷动。就在这时,一位老男爵走近舞台,对帕格尼尼嚷道“:先生,你的技艺靠的是这把琴,你的琴一定有魔力!”帕格尼尼说“:老先生,您把靴子脱下来,我也可以照样演奏!”老男爵只得无可奈何地脱下一只皮靴。帕格尼尼将铁钉钉在皮靴底上,拉上四根弦后,便不慌不忙…  相似文献   

12.
丰子恺是一个大众文艺的热心提倡者。在20世纪30年代“左联”发起的文艺大众化运动中,他虽然没有发表多少文章参加讨论,但从20年代起到抗战初期,他不但在理论上积极提倡,而且在漫画和随笔的创作中实践着文艺大众化。由于丰子恺同“左联”距离较远,其思想体系、文艺观点同大多数左翼作家有较大区别,也由于他关于文艺大众化的理论和实践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一向不为人们所注意。研究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历史,不应遗忘丰子恺。  相似文献   

13.
瞿秋白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在“左联”时期的文学活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不灭的光辉。在“左联”时期,作为瞿秋白重要学活运之一是:他跟鲁迅一起,领导了左翼文化运动,粉碎了反革命的文化“围剿”。由陆定一同志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关于瞿秋白同志生平的报告》明确指出:“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三年,翟秋白同志在上海同鲁迅先生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对此,大量的回忆录也作了有力的印证:  相似文献   

14.
一天,修辞法庭里传来了喧哗声,原来是“反复”与“重复”要打官司。“啪!”修辞大法官一拍惊堂木大喝道:“肃静!有话一个个说,你们谁是被告?”“他!”“他!”两人都指着对方。“别争了,你先说!”修辞大法官指了指“反复”。“我是正儿八经的反复修辞,他‘重复’是个啥玩艺儿?也  相似文献   

15.
从前,在康底勒小客栈有一个人。他的声音比一千人的声音还大。他住在客栈的顶楼上。如果有人吵架,他大吼一声:“我要下去了!”谁也不敢再吱声了。听那强健粗野的嗓音,都期待在声音之后,看见一个可怕的巨人:黑黑的,斜眼,丑陋,蓝胡子,蒜头鼻子,伴着轰隆巨响,走下楼来。可是,他从来没有露面。有一次,他大声问:“下面出了什么事?”“你下来瞧瞧这乱子吧。”海雷斯的一个小伙子说。“我就下去!”这一声大喊,震耳欲聋,从来没有这样强大有力的声音。小伙子说:“下来,我们十分高兴看见你。”在门厅里,一群人被凶暴的声音吓得发抖。而他在阁楼上面却…  相似文献   

16.
“狼来了,狼来了!”山上传来一阵阵凄惨的喊声。这时,正好一个大腹便便的人从山下路过,见山下干活的人谁也不动,他好生奇怪,便停下来问:“山上的孩子在呼救,你们为什么不去救?”正在地里干活的人停下来,其中一个说:“那孩子撒谎,我们已经被骗两次了!”另一个说:“这地方已经多年没有狼了!”过路  相似文献   

17.
简单     
《学苑教育》2020,(2):F0003-F0003
1957年,在美国阿肯色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对好朋友,一个叫比尔,一个叫约翰。有一次,两人躺在草坪上晒太阳。约翰喝了一口可乐后,突然像发现新大陆一般对比尔说:“原来带领美国人赢得‘二战’胜利的罗斯福是一个残疾人呀!”“是的,他是我的偶像!”比尔说,“他做事执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也是我的偶像!”约翰说,“我认为他成功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有一个逆境!”后来,约翰固执地锯掉了双腿,因为他想给自己创造一个和罗斯福一样的逆境,成为像罗斯福一样的伟人。不过他并没有成为总统,只是在一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拿到了一个奖牌。  相似文献   

18.
幽默     
《教师博览》2004,(11):28-28
名次会说话小明是一个刚进小学读书的新生,不久后考完第一次期中考试,成绩单发下来后,照例要拿回家请家长签名。小明的爸爸看完成绩单后,便语重心长地对小明说:“儿子啊!希望爸爸以后不要一看到你的名次,就知道你们班上有几个人好吗?”我也是有个人到集市上卖冰棍,不好意思叫卖,旁边有一个人正高声喊:“卖冰棍!”,他跟着喊道:“我也是!”诚实的代价小明家附近有一座可以移动的公共厕所。一天,小明闲来没事恶作剧,把公厕推到了河里。晚上他向爸爸提起这件事后,“爸爸不小心,榔头砸着他自己的手指头了。”“那你哭什么?”“因为我刚才笑了………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在“左联”期间,曾经大声疾呼:“现在需要的是斗争的文学”,“文学是战斗的!”“左联”的老战士夏衍同志的报告文学《包身工》,就是三十年代的战斗文学的代表作.它发表于一九三六年出版的《光明》杂志创刊号.  相似文献   

20.
在与不在     
《小读者》2003,(4)
父亲为了了解女儿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学习,一次他问女儿:“自习课时,班里有多少人?” “如老师在,共36人。” “那么,老师不在的话,就有35个人啦?” “不,如老师不 在的话,就一个人也没有了!”在与不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