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成 《少年文摘》2012,(11):62-63
我知道这个学生心里有我,因为当初我给了他太多的关照。只是……办公室里的龚老师德高望重,但他常常自嘲:"咱就是一个没有回头率的老师。"我们偶尔背地里也谈论他。"真是的,龚老师咋就是没有回头率的老师呢?""他对学生也不赖啊!""也许,他对学生太严厉了。"  相似文献   

2.
马彦 《宁夏教育》2005,(11):61-62
教师在办公室里闲聊的对象常常是学生。那一年,坐在我对面的王老师接了一个班,才没几天就听见他喜滋滋地说:“我今年运气真好,班里的学生素质很整齐,学生家长也挺愿意配合,尤其有一个学生,将来有可能成为领袖人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王老师这么看好这个学生的未来?原来,当大多数学生对学校和同学都不太熟悉时,这个学生已成为班里的孩子王,他没有一点霸气,  相似文献   

3.
莫菲 《河北教育》2005,(24):1-1
我刚一接这个年级的课,就有个学生找到我说:“老师,跟您商量个事,就是,您可不可以给我当家教?”我笑着告诉他:“不可以,因为没有这个必要。”那个学生悻悻地走了。没过几天,他的母亲又来找我,说:“老师,我们知道您是全市十佳教师.您开个价吧.多少钱我们都认!”我吓了一跳!天哪,这对母子居然以为我有意在耍花招抬身价!  相似文献   

4.
晨读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思考题:中东为什么一直战火不断而成为世界的焦点?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们都在专心读书。突然,一个声音骤然响起:“老师,我的笔没有了!”学生们都抬起了头,我寻声望去,是王飞!这个王飞,考试成绩向来是班级倒数第一。一看是他,我没好气地说:“你的笔没有了,关我什么事?”我想他会知趣地安静下来,没想到他竟然反驳到:“老师,关你的事,你刚才用我的笔了……”我一愣,我什么时候用过他的笔?仔细想了想,哦,原来刚才我统计小组长检查背诵的情况,顺手从他桌子上拿过一支笔,用完后竟然不知随手放到哪了?哎,我这个脑子!怎么办?抬头一看,  相似文献   

5.
徐汉红 《师道》2007,(5):36-36
一直以来,我们认为是老师教给了学生知识。那么,是不是只有老师教学生,学生就没有教老师呢?在学校倡导进行教学反思的氛围下,我开始了对这个问题的反思。学生到底教给了我什么呢?我把教学实践中的点滴记下来,于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逐渐清晰了。  相似文献   

6.
“老师,咱班的小亮又没完成作业。”课代表一边收拾作业,一边向我反映情况。我的脑袋“嗡”的一下。这个学生天资聪颖,课上回答问题积极,可就是不做作业。我找他谈话,他没有起色;我班会上讲,他没有行动;家访、把家长请到学校里来,都无济于事……对他,我真是无计可施了。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九色鹿》一文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说出读书的感受时,有个学生的回答令我有点失措。他说:“老师,我从‘无奈’这个词可以看出国王是知道他的国家有九色鹿的,因为被王妃缠着没有办法,才无奈发皇榜的。”这个问题我在课前根本没有考虑到,我的思绪乱了几秒钟,但理智告诉我,我必须想法把学生的思绪拽回来。我就说:“国王到底知道不知道他的国家有九色鹿呢?如果他知道国家有九色鹿的话,他还要发皇榜吗?”我以为这位学生能顺着我的想法往下说,没想到他却说:“国王肯定要发皇榜,因为他自己不能去捉,派人去捉又不知道九色鹿在哪儿,  相似文献   

8.
一位表演系的男生刚上大一的时候,内心非常脆弱。有一次,他认为做得比较好的一份作业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一整天情绪都很低落。傍晚他郁闷地躺在宿舍里,突然听见楼下有人叫他,下楼一看竟是自己的老师。原来,这位老师下班后骑自行车回家,走了一半,又想起今天这个学生情绪不好,应该嘱咐他一句,于是他特意折回来对这个学生说:“作业的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不希望你因为一点挫折而影响了创作的激情!”男生心底里的那份柔弱被聪明的老师觉察到了,并适当地给予了安慰和鼓励,这个男生被深深地感动了,那一刻,他心里重新燃起了对表演的热情!  相似文献   

9.
最后的谈话     
下午没课,但我却早早来到办公室。我要等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各方面都不错——他今天就要退学了,我作为他的班主任和老师,必须再跟他谈一谈,这可能是和他最后一次谈话了。  相似文献   

10.
有专家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上课了,老师站在教室门口环视全班,当他的目光和一位“后进生”的目光相遇时,学生竟站了起来说:“我又没有说话,干嘛看着我?”这个生动朴实的例子的寓意,我很久之后才真正理解。  相似文献   

11.
谁都知道,转化后进生工作非常难做,但上海人却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有一个平常调皮捣蛋的学生,是学校里有名的后进生。他还有一个坏毛病,就是经常好“榨油”:今天要这个同学3元,明天要那个同学5元,同学们迫于他的“淫威”,只好顺从。老师们为了转化这个后进生,费尽了心机,虽有好转,但仍没有改掉他“榨油”的坏毛病。一天,这名同学在操场上捡到了5元钱,他没有揣进自己的腰包,而是“良心发现”,交给了老师。这无疑是他的一大进步。老师没有当面表扬他。而是抓住这个教育的良机,给他的家长写了封信,充分肯定了这个学生的心地善良以及明显的转变,并说明相信这个学生今后一定能控制住自己,做一个好学生,  相似文献   

12.
张坚 《师道》2003,(3):20-20
“尊重学生,善待学生”,这是为人师者耳熟能详的道理,但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日前,我的一个朋友,一位担任中学班主任工作多年的老师,因为班里的一个学生干部当众发表了与他不同的观点,一气之下,竟将这个学生干部撤了职。这件事在班里造成不小的躁动,原本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变得十分紧张。据朋友说,他的这个学生骄傲得不得了,常常因为工作上的事与他顶撞,出他的洋相,他早就想“收拾”这个学生了,这次总算让他抓住了机会,出了口恶气。听罢朋友的诉说,我感到十分的震惊和悲哀,为他这位曾荣获市大级优秀班主任称号…  相似文献   

13.
贾怡 《师道》2010,(4):44-44
惶惶然.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其实是心虚的。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基石,李镇西老师他可以,而我,实在不敢说。我能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吗?我有没有这个意识?或说有没有这个能耐?追问自己,再三思量.恍惚中忽然也能发现一二。其实.我们想的,我们做的,都能多多少少体现这个理念,而在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所阐述的.则给了我们更好的支撑及诠释。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张老师告诉我,班上学生小秦没有来上学,他已到家动员过了,叫我再去一下。我作为秦同学的同村人,又曾教过他,应然有这个义务,便欣然同意了。来到秦同学的家,秦同学不在,他母亲接待了我。说起张老师来访就气不打一处来,  相似文献   

15.
学习的智慧     
一个学生诚惶诚恐地来请教他的老师:“老师,请问我要怎么样做.才能够学会您所有的智慧呢?”这个学生的老师是一位深具智慧的大师.他听到学生这样的问题,笑了笑之后反问学生说:“那么,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够学会我所有的智慧呢?”学生想了想,说:“我以为.最好老师能够一次教会我所有智慧的关键,让我能够完全了解老师您所了解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那天上午,我正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政治老师突然气呼呼地冲进来,后面还跟着班上的学生刘晓安。政治老师生气地对我说:“你可得好好管管这个学生了,太不像话了。我正讲着课,他让我关上门,我就说,这么多的同学,  相似文献   

17.
姚伟宇 《师道》2004,(4):33-34
不少老师感叹评语的花样越来越多,写评语的笔却越来越重。我真正了解这个孩子吗?我真正关爱这个孩子吗?如果这个孩子没有遇到我,他会怎么发展?但是,在我这个老师影响和帮助下,这个孩子将会怎么发展?我又希望他怎么发展?这就是为人师难得的责任感在新课改正红红火火推行的今天,评语究竟该如何写?学生们对老师的评语又会有怎样的期待?  相似文献   

18.
“预谋”赞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瑞丑  董琨 《山东教育》2004,(31):14-14
带着校领导的无限信任,我又当上了“乱班”——五年级(2)班的班主任。班中的学生大多很聪明,可是他们的班风和习惯不太好。小望是最令老师头疼的一个,他调皮贪玩、学习落后、经常打架……在一般老师眼里他是一个十足的“差生”,甚至一无是处。但我却不这样看,并从没有放弃对这个学生的关注和爱护,因为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苏霍姆林斯基语)。可小望身上的优点实在太  相似文献   

19.
“从小到大,都没有人能孤立我,现在更不允许有人来孤立我,即使他是一个老师。不管这是他给我的下马威,还是想让我改过,都是不可能的。以前只有我欺负别人的份儿,没有人能欺负我,我更不允许一个老师来欺负我,来伤我的自尊心。”这几句话来自一个学生的QQ留言。原因是她犯了错误,教师便把她调到教室的后面,而且没有同桌,其结果就是这个女孩再也没有去上学。学校里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把犯了错误或成绩不好而又调皮的学生调到教室的后面,进行冷处理。有关专家把类似的现象称为冷暴力。学校冷暴力的存在是对和谐师生关系的挑战,是对学生人格和权利的不尊重。它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校的发展亦无益处。  相似文献   

20.
《学苑教育》2012,(20):F0003-F0003
一名学生因为怕麻烦老师,所以总是不敢问问题。这个老师非常细心,经过长时间和学生们的相处,老师终于发现了这个现象,就问他原因。学生说:“老师,很抱歉。您给我的答案我又忘记了。我很想再次请教您,但想到我已经麻烦您许多次了,就不敢再去打扰您了!”老师想了想,对他说:“你先去点一盏油灯。”学生照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