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慕课实现了互联网与传统教育的融合,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慕课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需要重构:加强教师自身学习、注重教学内容结构的设定、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政课慕课课程、将慕课设计与慕课教学巧妙地串联起来.  相似文献   

2.
慕课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慕课时代的来临给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应以慕课为契机,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慕课为平台转换自身角色,适应时代教学发展的步伐。本文从慕课这个视角进行研究,旨在分析慕课对教师角色的影响,确立慕课教师角色定位以及提出慕课教师角色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5,(65):11-12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慕课"风暴席卷全球,对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为了顺应时代发展,高等教育教学慕课化是大势所趋。本文在分析医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慕课化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一种结合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混合慕课"模式,并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方案。该模式有望增强医学物理实验教学效果,为高校其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慕课在我国发展迅猛.文章以高职院校开设的"会计信息化应用"课程为例,对该课程慕课教学进行SWOT分析,提出慕课背景下如何有效实现"会计信息化应用"的教学改革途径,以便更好发挥教师的教学优势、拓展学习资源、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育信息化有助于改变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慕课"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载体。本文以师生合作开发《启蒙运动十日谈》慕课为例,从历史教学载体形式与学习范式的全新尝试与实践以及对"慕课"改进的新认识等角度,阐释了有关新探索的具体操作路径以及在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和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关键能力等方面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技术》2017,(2):107-112
慕课社群的活跃度在多数情况下低于预期。文章借鉴社会心理学说服理论支撑下的影视创作规律,从中心途径和外周途径两个方面研究影响慕课社群活跃度的教学设计要素。同时,文章以中国大学MOOC网上47门慕课为观察对象,通过对比慕课社群中主题贴回复数时序模式的变化,归纳出具有重要影响的三个教学设计要素:内在认知负荷、画面呈现的多样性和教师特质。该结果对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可以通过提高慕课教学设计的质量提高社群活跃度,并最终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慕课"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教学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面对"慕课"时代背景,我校《温病学》课程最早启动慕课试点建设,在非中医专业作为选修课运行,给学生学习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提高了教学质量,本文介绍了《温病学》慕课教学实践经验,介绍了慕课应用中学生学习状态变化,教师教学理念变化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体会,进一步阐述了在非中医学专业学生中慕课开展,对推广中医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慕课"是新近涌现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自产生以来在世界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课程教学改革热潮。翻转课堂则是基于现代技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实现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颠倒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基于"慕课"理念和优质课程资源,构建大学英语"慕课"与翻转课堂有机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希望可以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提升高校翻转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墨客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课程教育模式,其个性化教学服务、以问题逻辑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等特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高校应借用慕课的平台和形式,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优化教育内容设计,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改革教学评价模式,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混合式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慕课教学实践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大混合式思政慕课教学。大混合式思政慕课教学是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双重混合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坚持理论灌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原则开展教学,其价值在于可以实现线上线下教学一体化,融合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解决线下思政教师人员不足等难题。以三亚学院为例,大混合式思政慕课教学可通过建立以思政教师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大思政教学队伍、线下实践活动与理论学习并重等步骤改善其混合式思政慕课运行现状。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高等院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即"慕课"应运而生,本文主要研究"慕课"给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带来的深远影响,探讨《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慕课"主要体现在构建新型的教与学的模式,教师和学生可以灵活安排教学计划和学习计划,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不同院校同行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地方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由于条件限制存在师生比例悬殊、教学资源匮乏、教师教学观念陈旧等问题,慕课作为一种新兴的在线课程模式,相对于传统课程模式具有大规模、开放性及在线学习等特点与优势,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解决这些问题。文章结合慕课的特点及优势提出整合传统教学与慕课教学,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方案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3.
慕课是一种面向社会大众的在线开放课程模式,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中受到青睐,并在世界范围内被大规模推广应用。在详细了解慕课教育模式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高校"灾害地质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文提出了基于慕课背景下的"灾害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灾害地质学"课程教学应积极探索与慕课模式的有机融合,在课程教学中应用慕课的影响力,构建"二合一"的教学模式。针对"灾害地质学"课程提升与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基于慕课的"灾害地质学"课程应如何面对挑战与改革,为高校学生提供新的学习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慕课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课程教学模式,在线提供课程教学全过程。慕课普及化、个性化以及多元化的理念,对传统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过程提出诸多改革要求。本文从慕课背景出发,概述了慕课国内外研究概况,结合材料专业课特点,对慕课教学创新模式,教师教学理论和学生学习理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最终为材料类专业慕课的实施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慕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共享模式,近年来在中国高校得以迅速普及,受到了包括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内的各类高校的关注。就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慕课"作为一种灵活的教学方式以及共享的优质教学资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资源不足提供了新的机遇。鉴于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慕课"在线教育模式的触动引导下,从树立正确认识、引入教师评价机制、以公共选修课为先期引入,以及建立应用型本科院校"慕课"联盟建设等途径,探求"慕课"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融合,从而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军事课教学创新的重要意义阐述入手,分析了"慕课"对于传统军事课教学的冲击与挑战,以新的视角从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有力对策,以期与"慕课"接轨,推动高校军事课教学工作的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慕课教学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指的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一种新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慕课应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们合理安排时间,并促进教育模式的创新。慕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短视频的应用、教育者讲解、反馈与考核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宜宾学院学报》2015,(8):114-119
慕课是开放教育领域的新兴在线教育模式,它在教学设计、教学环节等方面打破了传统教学,实现了课堂革命,这归益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行为动机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等的有力支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课程应以受众需求为中心,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思想启迪为取向,解决"教""学"具体问题;以综合测评为依据,构建实体课堂与网络媒介相结合的反馈测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技术》2016,(10):107-113
近年来,在教育信息化和双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慕课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普遍开展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管理会计"双语课程为例,针对该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设计了一套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双语教学模式。通过对比该模式实施前后的课堂效果,总结了应用慕课和翻转课堂手段进行"管理会计"双语课程教学的优势,并提出了后续课程开发的改进意见,以期为我国普通高校财会类专业"管理会计"双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教育模式,是依托信息技术进行教育变革的具体体现。大学英语慕课建设一定要遵循外语学习的规律,充分考虑语言课程自身的特殊性。本文认为我国大学英语慕课建设要避免"重技术团队,轻教学团队""重视频设计、轻教学设计""重前期建设、轻后续教学"等误区,同时,需要处理好"在建慕课和已有数字课程"以及"MOOC和SPOC"之间的关系。此外,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慕课平台应该采用同一标准,便于课程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