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15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中中国选手谌龙迎战马来西亚的李宗伟,比赛结果中国选手谌龙以2∶0赢得此场比赛的胜利.以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录像观察法,对本场比赛技术运用手段及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对比显示:2人技战术的使用上各有特点,从身体和体能来说谌龙处于优势,李宗伟在比赛经验的积累上比谌龙更胜一筹,旨在为今后各水平运动员训练及比赛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中国羽毛球队男子单打运动员谌龙在李矛教练指导训练前后的各三场比赛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李矛教练指导谌龙后其技战术使用的变化,旨在总结出谌龙最近技战术运用的特点,为中国年轻的羽毛球选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谌龙和李宗伟2011年4场国际比赛进行技战术统计与分析。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又加入一些新的研究思路,以击球点的高低作为判断运动员赛场上所处态势的主要依据。研究结果发现,没有扎实的网前技术做保障,后场进攻的威胁性、准确性就没有发挥的空间;谌龙进攻更多的是凭借速度力量,较少依赖线路和落点变化;谌龙杀上网技术组合变化少针对性弱,而李宗伟杀上网技术组合灵活多变针对性强;谌龙需要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更多突出专项体能的优势,不仅要具有强攻的“狠、准”,而且要有连续进攻的能力;在多拍控制反控制的过程中增强进攻的准确性、威胁性,是谌龙今后训练与比赛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以及数据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通过对中国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谌龙在2011-2012年间与林丹、李宗伟的比赛录像进行技战术的采集和整理,共计六场。分析结果显示:谌龙身高臂长,步伐灵活,防守稳健,属拉吊突击型打法,谌龙在比赛中的表现说明了他目前已经具备了与世界顶尖选手抗衡的能力,但与林丹、李宗伟相比,谌龙还存在着主动失误偏多、得分手段单一以及不善把握比赛等问题。然而,作为一名后起之秀,他在比分落后时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以及不屈的斗志,为他在今后成为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访谈等方法对林丹与谌龙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中的发球、前场、中场、后场、主动得失分进行对比分析。结论:发反手网前球是双方使用最多的发球技术,谌龙的发球技术较为单一;两人在前场网前主要运用搓放球与挑球技术;中场技术主要运用平抽平挡技术;后场技术主要运用正手吊球和杀球技术;双方主动得分方式是杀球技术;三局比赛中,林丹主动失分呈"V"型,谌龙主动失分呈逐渐上升趋势;整体上看,林丹发挥更稳定,全场比赛主动失分低于谌龙。  相似文献   

6.
界内     
《羽毛球》2019,(12):12-13
10.26军运会羽毛球比赛中国队夺5金10月26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羽毛球比赛结束,中国队在男子团体比赛中夺冠,又在单项赛中夺得女单、男双、女双和混双金牌,合计夺得5金5银4铜。10.27谌龙卫冕法国公开赛男单冠军10月27日,法国公开赛结束,中国男单名将谌龙在决赛中战胜印尼的乔纳坦,成功卫冕男单冠军。混双决赛,郑...  相似文献   

7.
丁晓磊 《羽毛球》2020,(4):107-107
在羽毛球比赛中,有一种玄学叫做节奏,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的存在。一旦掌握了节奏,往往越打越顺,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而半决赛安赛龙对阵李梓嘉,虽然安赛龙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我在看比赛时,总觉得节奏是掌握在李梓嘉的手上。如果说前一场谌龙输给李梓嘉,可能还觉得是谌龙没有发挥好,那么在半决赛中,我确实可以感受到李梓嘉成长了许多。整场比赛,李梓嘉打得非常有耐心,针对安赛龙的特点做了很好的处理,并一度有望拿下比赛。只可惜最后19平时的机会球略有点着急,被判了个过网击球,确实在运气上差了一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情绪变化而导致运动员技术水平失常,着重分析了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以使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武术散打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由于其技击性、观赏性强,得到了国内外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如何使散打项目继续发扬光大,就需要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发挥潜能,展现自己的魅力。通过研究散打运动员体能与技战术发挥的关系,为其训练、比赛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观察法和比较法,以散打运动员体能与技战术发挥情况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对散打运动员体能在比赛中的重要作用、地位以及与技战术发挥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秀散打运动员训练时,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同等重要;但在比赛时,体能好的散打运动员占据优势,尤其是同场队员技战术水平接近时,体能成为散打运动员获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麦延 《羽毛球》2019,(12):54-55
最近半年,谌龙的变化不可谓不大:赛场外,儿子的出生使他升级为父亲,进入奶爸行列;赛场上,资深教练李矛的加持,让他的状态明显回升,带来的变化不止是丹麦、法国两站公开赛的一亚一冠,更多的是他在比赛中呈现出的积极状态。人们似乎看到了巅峰时国羽领军人物的那个谌龙又回来了。  相似文献   

11.
闫佳  麦延 《羽毛球》2021,(1):28-33
谌龙:迷茫之后回正轨2020年的上下半年其实有很明显的不同。全英赛回来后,我们在成都待了半年,那段时间我比较迷茫。我们这批运动员包括大部分教练都没遇过这样的情况,比赛不断被取消会消磨动力,加上封闭的环境,整个人挺压抑的。情况在9月发生了转变,因为参加了羽超联赛和全国锦标赛,感觉自己的心情和动力都不一样了,感觉挺开心的。  相似文献   

12.
王军 《健与美》2022,(7):126-128
在所有竞技类运动项目中,力量与技巧训练都是非常重要的,力量与技巧训练不仅要求运动员能保持恰当的身体姿势,也要求运动员在指导之下完成相应的动作。在击剑这项运动中,力量与技巧的融合能让运动员在竞技中获得较大的优势,也能通过提高运动员的体能素质,提高比赛获胜的几率。对于运动员来说,在击剑项目训练中,需要进行核心力量和相关技巧训练,在身体的稳定性及平衡性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突破体能上限,并推动击剑能力的提升。从当前阶段中国击剑项目训练的实际情况来看,要想让运动员在击剑比赛中有更明显的优势,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就要强化核心力量和相关技巧。在紧密联系上下肢共同发力的基础之上,提高运动员参与击剑比赛的能力,让运动员在竞技比赛中有较好的控制能力和制胜能力,从而在击剑比赛中获胜。  相似文献   

13.
第三届武术散打世界杯男子决赛搂抱情况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第三届武术散打世界杯男子决赛中运动员运用摔法技术的数据统计发现,合理运用搂抱摔技术已成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得分取胜的有效手段。通过观看录像资料,对比赛中运用技术进行统计,并加以比较,文章通过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分析摔法在比赛中的作用,针对运动员在比赛中所使用的搂抱摔技术加以分析,将比赛中五种得分率较高的搂抱技术动作进行对比,分析其技术特点,得出结论:合理的运用搂抱摔技术已成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得分取胜的有效手段。以使现代散手训练更加直观和有针对性,以期为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日常训练和比赛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我国武术散打运动员参加K-1比赛的录像研究分析,对双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竞技状态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我国武术散打运动员在K-1比赛中的的优势和不足,并试图找出原因,以期为以后中国散打运动员在K-1比赛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乃至成为K-1比赛的王者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促进我国武术散打的更新和完善、更快地与世界搏击运动接轨。  相似文献   

15.
戚雅茜  仰红慧  宋闪 《体育科研》2015,(4):84-86-91
通过对第十二届全运会100 m蝶泳比赛进行技战术分析,介绍比赛技术解析方法在比赛中的应用,特别是研究运动员比赛战术方面的应用。通过技术录像解析法对参加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男子蝶泳100 m决赛第二组的运动员进行比赛视频的拍摄和解析,结合近几年游泳比赛男子蝶泳比赛成绩和排名情况,对男子100 m蝶泳半决赛中运动员的出发、转身、途中游、冲刺等阶段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通过分析结果为教练和运动员选择最佳的比赛战术提供科学依据,这将让运动员在了解自身情况的基础上对对手在决赛中的表现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预判,为教练和运动员采用更合理的比赛战术提供了积极的帮助,也让运动员在比赛中对对手的把握更准确,为其提供了心理的准备。运动在比赛中了解自己的实力和弱点,扬长避短,不仅从心理上,还能从合理分配体力上为赢得对手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冰球比赛中运动员行为犯规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3,他引:0  
李美霞 《冰雪运动》2007,29(1):34-36
探究冰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行为犯规的原因,对提高教练员、运动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在比赛中合理运用规则,减少行为犯规和获取比赛的最终胜利,以及促进冰球运动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论述了冰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行为犯规的消极作用与危害性,从运动员行为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寻找产生犯规的原因,试图能够更客观地认识和解决比赛中的犯规问题。认为冰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行为犯规,通过训练、教练员的严格要求和运动员自身的努力是可以避免和减少的。  相似文献   

17.
孔亮 《拳击与格斗》2020,(4):125-125,129
在所有运动当中,古典式摔跤运动对比赛运动员要求相对较高,在训练时,应着重注重对运动员体能的训练。为了提高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摔跤技能,在平时的训练当中应该加入力量训练,才能使运动员的身形姿态变得更加沉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才能使摔跤运动员的比赛技能、力量水平均得到提升。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应更加注重训练的系统性,结合运动员自身的条件与优势进行训练,使运动员的技能进一步提升。本文将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对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优势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2009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双人滑前7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优秀运动员及其有力竞争对手的技术数据进行统计,总结出双人滑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和我国运动员的不足之处。研究表明,在本次比赛中稳定性及心理因素对运动员的跳跃动作完成造成影响;我国运动员在捻转托举上呈现优势;单个技术动作得分高对获得优异成绩贡献重大;技术动作发挥对节目内容分造成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运动比赛中,对运动员心理压力进行合理调节疏导,对提高比赛成绩有着重要作用,运动员心理上的压力往往制约着其临场发挥。本文笔者在日常教学和工作中,充分关注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引导运动员对自身出现的心理压力通过科学方法进行合理调节疏导,对在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具有重要意义,在平时运用时也总结了一些工作方式、方法与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多年随队观察了解沙滩排球比赛的特点,并定期为运动员进行生化监测,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状况为其安排适当的营养处方,使其在比赛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