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语作为语言的精华能折射出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共性、相似性与个性.习语的翻译既是语言的翻译,又是文化的翻译.文章首先诠释习语,指出习语翻译研究现状,并比较主要翻译策略.接着,作者结合丰富的实例,论证英语习语的主要翻译方法--直译法、意译法和直译加意译法;其中,直译法和意译法又分别细分为三种翻译策略予以详悉探究.最后,作者提出以直译法为主、其他译法为辅的主张,强调直译法的适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英语习语是英语文化宝库中的一笔珍贵财富。英语习语的翻译既是语言的翻译,又是文化的翻译。文章分析了英语习语的文化特征,比较了英汉习语的差异,并结合丰富的实例,论证了直译法、意译法、增译法和减译法等英语习语汉译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习语是人类语言的结晶,具有形象、得练、寓意深刻,机智幽默等特点和强烈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特色,所以习语的翻译是翻译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从习语的起源说起,论术了习语的五种翻译方法,即直译、意译、对等翻译、直译加注和音译加注法。  相似文献   

4.
英、汉语是两种不同的民族语言,习语是民族语言的精华,恰当处理习语所承载的文化义蕴,是习语翻译至关重要的一环。笔者认为习语翻译应采用直译法,以确保移植译出习语文化义蕴的独特风貌和韵味,并依次提出了以下几种译法:借译法、意译法和直译加注法。  相似文献   

5.
不同语言的翻译有利于各种文化的交流,而习语的翻译在语言翻译中至关重要.习语翻译得好坏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整体质量和文化交流的程度.在习语翻译中,往往采用直译法、意译法、增补法、注释法、节译法等.  相似文献   

6.
英汉习语在人们的生存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历史典故4个方面体现文化差异,习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的难点。英语习语翻译的主要方法:直译法、汉语同义习语的套用法及意译法。  相似文献   

7.
习语是语言中的核心和精华,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习语翻译要同时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盾。为了再现原语风貌,准确传达原语的文化内涵,可以把“忠实”和“功能对等”作为习语翻译的基本原则,采用直译、意译或直译加注等方法进行翻译,确保原语习语文化信息的传递。文化信息传递的信息量和有效性是习语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习语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被人们提炼出来的固定的短语或者短句,是语言文化中的一枚奇葩。英语习语承载着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与文化信息,这就要求我们翻译英语习语的时候,要充分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地理条件、思想观念、风俗人情及生活方式等,并熟练运用直译法、意译法、省略法和增添法等。只有精准把握了这些方面,译者才能翻译好英语习语。  相似文献   

9.
王莉 《考试周刊》2009,(19):103-104
食物名称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显示出不同的文化喻义。对比它们的喻义差异,在翻译英汉习语中的食物词汇时,可采用直译法、替换翻译法、意译法三种不同的翻译方式,从而有效地传递习语的文化信息,避免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  相似文献   

10.
李红梅 《文教资料》2006,(29):151-152
习语是语言中的精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本文从习语的特点入手,从直译和意译等角度浅谈了英语习语的几种翻译方法,又从文化的角度重新认识习语的翻译,提出了文化对习语翻译的影响,运用了文化这一新的思维方法思考习语翻译这一永久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孙先洪 《考试周刊》2007,(36):31-32
习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是语言的核心与精华,对习语的掌握程度往往是一个人语言水平的体现。文化图式是存储在大脑中的已知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在习语的翻译过程中,如果能够将源语文化中相应的文化图式转换到目的语中,就为文化空缺的翻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具体的翻译手段,包括直译、直译加注、借用及意译。  相似文献   

12.
习语作为独立的语言单位,比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成分更具典型性,但它的翻译却常产生偏差。本文探讨了习语翻译的原则和常用的4种方法,即直译法、借用法、意译法和注释法,旨在使翻译更加明晰、规范。  相似文献   

13.
刘寒冰 《文教资料》2014,(25):187-188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拥有大量的习语,它们主要被用来比喻事物,在长期的使用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固定的表达方式,往往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要了解这些习语的意思,通常需要翻译者对两种文化都有深厚的知识和理解。在实际的文化交流中,两种语言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所以,习语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文化交流质量的高低。本文通过对直译法、意译法和汉英习语对照法三种基本翻译方法的研究,探讨英语习语的翻译,以便了解习语与其他文体翻译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习语是语言中的特殊成分,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其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译文质量及文化信息的传播.<红楼梦>杨译本中对习语的翻译主要采取了五种策略:保留形象直译,直译加注,意译,直译加释义,借用同义习语.从对各种译法所占比例的数据统计及分析来看,杨宪益夫妇主要采用直译法对<红楼梦>习语中的文化因素进行了"异化"处理,以保留源语的文化特色,达到其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目的.可见,翻译策略的选择取决于译者的翻译目的,体现了其文化翻译观念.  相似文献   

15.
英汉习语翻译要体现中西方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萍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110-112
习语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中西方不同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价值观促成了英汉习语之间的巨大差异。为了使英汉习语的翻译体现这些文化差异,应该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如直译法、意译法、借用法、补译法与节译法、音译加注法等。在翻译时,译者要对中英两国的文化有全面的了解,并建立自己的习语语料库,这样英汉习语的翻译才能做到准确、通顺和畅达。  相似文献   

16.
习语是千百年来语言沉淀下来的精华,英汉习语各自具有其强烈的文化特征,习语翻译要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矛盾。不仅要译出原语习语的形象、喻义,还要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对于英汉习语互译,我们通常采用的有套译、意译、直译、和直译兼意译以及增补译法。  相似文献   

17.
彭卓 《华章》2008,(23)
英汉习语各自饱含了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特点,正确有效的习语翻译,既能够忠实于两种语言,又能够保证跨语言交流的顺利产生.无论是对等直译或是功能意译,都是建立在英汉习语相似的结构与语义特性基础之上.英汉习语的有效翻译,是英汉语言高级语言单位,即篇章翻译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18.
习语是文化的载体,又是语言的精华,被称为语言的活化石.从社会习俗、宗教信仰、历史文学典故和地理环境四方面对《围城》中的习语进行归纳分类,译者在处理《围城》英译本习语的翻译时,主要采用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使用了直译、直译加注、改写、替代、省略和补偿的翻译方法,既有效的保留了中文中的文化成分,又保持了文章的流畅性、贯通性和易读性.  相似文献   

19.
习语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特征的集中反映。经过千百年的锤炼,习语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式和文化意象,通常有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两层含义。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差异较大,它们源于不同的宗教信仰、地理环境、文化心理等,翻译时要灵活使用不同方法,如直译、略译、套译、意译、直译意译兼用或直译加注等方法。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88):86-8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中西环境、历史、制度、宗教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英汉习语语言的不同。本文拟在图式理论框架的指导下,针对英汉习语翻译中可能出现的认知图式相同或基本相同、认知图示冲突和认知图示空缺的三种情况,分别就直译、套用和直译加注的三种翻译策略进行探究,以达到准确传达英汉习语语义,透过英汉习语了解中西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