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5 毫秒
1.
在体育课中,提倡快乐教育、注重开展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娇生惯养,极少吃苦,“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等现象极为普遍。身体与心理的承受能力极差,稍遇困难就后退、遇挫折就生事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我们在开展快乐教育的同时,也应提倡磨难教育,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所谓“磨难教育”,是相对于快乐教育而言的另一种教育手段。我们在体育课中,可以有意识、有计划地安排一些“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还没体会过的经验,从而达到“增益其所不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现在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娇生惯养,极少吃苦,怕摔、怕累、怕冷、怕晒,遇困难就后退、遇挫折就灰心,身体与心理的承受能力极差。体育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点:(1)学生上体育实践课时,不是静坐在教室内听讲和读写,而是在操场上从事各种肢体练习。(2)学生在上体育课时,身体都要承担一定负荷量的运动。(3)上体育课时,学生之间对抗的活动较多,容易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因而,体育教育也就成为“磨难教育”的重要阵地。为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教师可以在体育 健身运动课上,有意识、有计划…  相似文献   

3.
中长跑是发展一般耐力素质的基本训练形式之一,但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经常出现学生“怕练”,教师“怕教”的现象。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中长跑项目本身动作过于单调,容易使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从而在心理上对耐久跑产生厌烦和恐惧情绪,由此而使运动兴趣下降。  相似文献   

4.
剖析了当前部分学校对体育教育的偏见,如重智育轻体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不考虑如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等。同时论述了体育的功能不仅在健身,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肩负着教育的功能和美育功能等等,文章还就一些错误倾向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英年早逝"与高校健康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陆永庆 《体育学刊》2002,9(4):62-64
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的今天,“知识精英,英年早逝”的现象不但未能缓解,反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一现象已经超越了“纯病理学”范畴,具有社会学意义。就中青年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的原因剖析,引发对当前高校健康教育的思考,全面实施健康教育是提高高级专业人才身心健康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对徐州医学院在校女生历年来参与体育课选课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女大学生体育选课存在以下问题:室内体育项目选课人数多,室外体育项目选课人数少;运动量小的体育项目选课人数多,运动量大的体育项目选课人数少;考试难度低的体育项目选课人数多,上课严、考试难的体育项目选课人数少;时尚新颖、娱乐性强的体育项目选课学生多,运动量大、健身效果好的体育项目选课人数少。这样过于满足学生的自主性造成女生怕吃苦、怕锻炼、怕考试的现象,使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健身功能无法得到体现。通过专家访谈法提出女生体育课选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土化是普及奥林匹克教育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叶芜为 《体育学刊》2005,12(4):74-76
针对奥林匹克“全球化”研究一涌而上的现象,从实现普及奥林匹克教育目标出发,借用经济领域“本土化”概念,提出了奥林匹克教育本土化这一命题,阐述了普及奥林匹克教育必须走奥林匹克教育本土化之路的理由。并就奥林匹克教育本土化的主要内容:思想体系本土化、组织体系本土化和活动体系本土化及其实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法纪教育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了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种种违法违纪现象,分析了产生违法违纪现象的原因,探讨了对大学生进行法纪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关于“0”     
如果要问你在0到9这十个数字中最喜欢哪一个,恐 怕很少会有人选择“0”。因为人们看到它就会联想到一 穷二白的起点、一事无成的状态或一无所有的结局,但 却忽略了它同样意味着崭新的开始。其实,“0”并不可 怕,可怕的是毫无止境地将“0”延续下去,也许从下一 秒开始,足坛的某些“零现象”就将作古,他们也将迎 来一个的新的开始。  相似文献   

10.
一名排球运动员,在通往成功之路的较长训练生涯中,少儿时期的启蒙训练和教育是极其重要的,是运动训练和教育的极佳时期。但是,儿童少年时期的思想和心理稳定性较差,好凭兴趣用事,加之一些家长的顾虑(怕影响孩子文化课成绩、怕受伤、怕练不出来影响以后出路等等),本来很有前途的队员,中途休练,而  相似文献   

11.
从我校近7年测验新生“达标”率来看,均在70—75%之间,其中的弱项主要是男子的1000米和引体向上,女子的铅球和800米。我们针对“达标”弱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其主要做法为:第一,消除怕难怕累心理,激发达标的动机。1.远景激励法,从给新生上第一堂课开始,就明确要求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即“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激励学生主动消除怕难怕累心理;2.荣誉激励法,针对高考录取的新生富有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告诉学生高校各种荣誉和奖学金均与达标紧密相关,激励学生自觉克服怕难怕累心理;3.渐进激励法,指导学生在达标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走向社会,使得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对于教育系统中体育教师岗位的需求而言,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人数远远供大于求,这就导致过度教育现象的产生。通过对过度教育含义进行解释并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过度教育对毕业生就业产生的影响,进而为缓解过度教育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提出一些相关对策,并为高校对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杨红英 《精武》2013,(18):119-119,121
在我国的现代教育中,素质教育一直是我国最提倡的教育教学方式。实际上,在专业知识的教育教学方面,我国的教育成果是比较成功的。然而在人文教育方面,我国普遍存在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就无法满足现代教育要求了。这种现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就越显突出了。本文将结合排球的教学特点,详细阐述如何将人文教育有效地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4.
学生心理发展尚不成熟,易冲动,遇到失利的事情,往往出现过激行为,如报复行为、暴力事件等,这都是心理不健康的典型表现。对这种现象,我们应与学生分析原因,教育他们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鼓励学生不仅要记下自己的进步和取得的优异成绩,更要勇敢的记下自己的失败和挫折。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活动与其它学科的教学环境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的不同之处是体现在“宽松”二个字上。就因为“宽松”,加上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违反规范、出格的现象特别多。当我们体育教师试图改变学生的错误行为时,使用最多的教育手段是惩罚。教育学生应该以鼓励表扬为主,但也要辅之以必要的批评和惩罚。这里的惩罚并非传统意识里的体罚或责骂,应该解释为带强制色彩的批评。惩罚批评运用得相当广泛已不是秘密,但实际效果往往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心理因素对运动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对竞赛水平的发挥和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消除和克服体育运动中的种种心理障碍,形成适宜的心理状态,对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都具有重要意义。“怕栏”是初学跨栏者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由于害怕栏架,不敢跨越,练习者在跨栏时就只注意了自我保护,而忽视了技术动作,其结果势必造成动作的错误,甚至出现伤害,直接影响正常的教学、训练。因此,探索“怕栏”心理产生的原因,寻求克服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选择体院普修课跨栏教学中出现的“怕栏”现象作研究,供参考。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一、对于实习前的规划与管理1.高校体育教师了解与研究基层中小学的现状,提高基础知识与技能传授的有效性与实用性现今基层学校普遍反映一种现象: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不能上好课,有的甚至就不会上课。对此,笔者认为高校教师缺乏对基层学校体育现状的了解与研究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高校所传授的知识、技能与基层中小学校体育的现实状况和需求严重脱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浅谈建设和谐社会中的武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武术自它产生以来,就被纳入中国伦理之道。在中国古老而独特的伦理思想的哺乳与规范下,形成了武术之人应当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这就是中华武术的一个重要内涵——武德。本文通过对武德教育内容的继承和发扬的研究,针对当代社会道德发展相对滞后和滑坡的现象,提出了武德教育对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排球运动员的心理活动表现及其心理训练(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体训练中队员的心理活动表现及其训练(一)力量训练1.心理活动表现: (1)在进行杠铃训练时,女队员怕体型发胖,怕大腿练粗,怕臀部练大,怕扭伤、拉伤,怕大重量训练……。(2)在进行单杠引体向上训练时,由于臂部力量差而信心不足,怕拉不上丢脸。有的意志品质不强,几次拉不上就失去信心,不想再练。  相似文献   

20.
对于女生,经期是否能上体育课?许多文献上持稳妥的观点,体育老师视经期为病假、医生们一律给她们开绿灯,女生们在例假期间厌动、怕动、不动的现象已是由来已久、习以为常的事了。然而,屈指一算,比起男生来,她们一月少两节体育课,一个学期就缺十节,自初中到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