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实验仪器探索运动员眼动特征一直是运动心理学家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证明,运用眼动记录仪能够及时、准确地记录运动员眼球运动的时间和空间特征,是反映运动员视觉特征的有效手段。采用ASL Eye Tracker 6000型眼动记录仪对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对扣球动作图示各期段眼动特征进行试验研究,力求探索排球运动员对排球扣球动作图示进行视觉搜索的内在认知规律,为排球运动科学训练、心理选材和技战术合理运用等方面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结果发现:(1)高水平运动员在各期段的平均注视时间、总注视时间、平均眼跳距离、平均眼跳速度、瞳孔直径眼动指标都大于低水平运动员,高水平运动员注视点数量在击球准备期内大于低水平运动员。(2)高水平-低水平运动员的平均注视时间在击球准备期内对比差异显著、总注视时间在击球准备期和击球期内对比差异十分显著、平均眼跳速度在起跳期和击球期对比差异显著、注视点数量在击球准备期内对比差异显著、平均瞳孔直径在三个期段内对比差异十分显著。(3)高水平运动员判断正确率远远高于低水平运动员,对比差异十分显著。说明高水平运动员在长期的比赛和训练中,形成了快速、准确搜索动作特征信息的能力及对信息分析综合和正确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美国应用实验室生产的ASL-H6头戴式眼动仪,对20名专业网球运动员和30名网球专项大学生在观看网球静态图片时的眼动特征进行研究,对两组不同水平网球运动员的首个注视点时间、注视点个数、平均瞳孔直径、注视点平均注视时间、注视顺序、注视轨迹进行分析,发现:(1)在观看网球图片时,专家运动员与新手运动员的视觉搜索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2)专家运动员的注视点平均注视时间少、平均瞳孔直径小、注视点个数少;(3)专家运动员的注视轨迹简单集中,特别是在注视顺序上有一定的策略性,而新手运动员的注视轨迹复杂,注视顺序比较随意,没有任何的加工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Meta分析定量评价运动水平对足球运动员行为指标与眼动指标的影响,为促进低水平运动员视觉搜索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内外大型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采用Stata15.1软件对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并绘制森林图,采用Egger’s进行定量发表检验并绘制漏斗图。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包括230名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表明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反应时短于低水平运动员(SMD=-0.135,P<0.001),高水平运动员注视点较少(SMD=0.924,P=0.187),注视次数高水平运动员少于低水平运动员(SMD=-0.440, P=0.491),注视时间高水平运动员较低水平运动员长(SMD=-0.512,P=0.259)。结论:高水平足球运动员表现出更短的反应时,水平越高、经验越丰富的运动员反应时越短。高水平足球运动员与低水平足球运动员相比注视点较少并有选择性的注视支撑脚、摆动腿与脚触球等重点部位,注视次数少并集中在腿部、髋部与头部,注视动态刺激材料较静态材料注视次数更少,注视时间长但在高压状态下注视时间短。  相似文献   

4.
重剑运动员在运动情境中视觉搜索优势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眼动记录技术对重剑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在重剑运动情境中的视觉搜索过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发现:(1)在运动情境中,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的视觉搜索过程可以依据首注视点的出现划分为视觉搜索前期和视觉搜索期两个阶段;(2)在视觉搜索前期,运动员不存在时间优势,但是已经体现出显著的空间优势;(3)在视觉搜索期中,运动员的在时间和空间方面都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5.
采用眼动技术对专家运动员、一般运动员和新手在中央和外周运动情境信息加工的眼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不同类型运动信息加工的眼动规律。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专家对图片信息的加工能力较强,次注视点持续时间短,注视次数多,平均注视时间短,与新手组差异显著,专家组和一般组的眼跳距离差异显著。不同材料对被试的次注视点持续时间、注视次数、注视持续时间和眼跳距离有显著影响;(2)对于从专家到新手的不同水平运动员,同样任务的认知难度增加,被试的眼动指标也有明显的改变,具体表现为初始加工时间延长,平均注视时间延长,注视频率降低,瞳孔直径减小,眼跳距离减小,对球体的关注也明显减少;(3)运动员对中央信息的注视次数少于外周信息,专家的注视次数多于新手,专家对中央信息眼跳角度小于外周信息,且专家的眼跳范围显著大于新手,其余中央和外周信息指标的差异不显著。说明专家采用对中央信息集中注视和搜索的策略,而对外周信息采用快速和大范围扫视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信息量与认知负荷对羽毛球运动员视觉搜索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14名羽毛球专业运动员和14名大学生初学者为被试,以羽毛球专项情境中对手即将回球的动作前情境图片预判为反应任务,探讨被试在不同信息量与认知负荷情况下知觉预判绩效及眼动特征。结果表明:运动员与初学者利用更多的信息来加快动作预判速度;运动员动作预判速度要快于初学者,二者在简单任务中的动作预判准确性优于复杂任务中的预判准确性;信息量主要影响运动员动作预判准确性。运动员视觉搜索的注视时间低于初学者;高信息量注视时间少于低信息量的注视时间,且运动员比初学者注视频率更少。运动员注视次数少于初学者;眼跳距离多于初学者;运动员注视轨迹比初学者更为集中。在视觉搜索分配上,运动员与初学者都主要关注球拍与持拍臂,但是在复杂任务与高信息量中,运动员比初学者更关注场上对手与场地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7.
设计羽毛球后场球落点判断的直觉性运动情景,采用眼动记录技术,分析羽毛球专业组与业余组的视觉搜索特征的差异。结果显示:在后场球落点判断时,专业组和业余组的反应时并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判断的准确性上,专业组明显高于业余组;从视觉搜索的时间特征来看,按照兴趣区注视次数从大到小排序,专业组依次为步法、躯干、球拍面;而业余组依次为球拍面、球、手臂,且专业组对所有注视点持续时间均明显小于业余组。从视觉搜索的空间特征来看,专业组的注视点分布比较规律,形成了从脚步到躯干以及到球出手这种对对方队员全方位视觉搜索的模式,而业余组的注视点分布集中在球与球拍触点周围,且视线较多追随球的空中运动。  相似文献   

8.
排球运动员观察运动情境图片的眼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取专家-新手范式,利用眼动仪记录专家运动员、一般运动员和新手在观察运动情境图片时的眼动规律,了解排球运动员的视觉信息特征,分析被试的注视次数,注视时间,眼跳距离等眼动指标.研究表明,专家组对排球情境图片信息的加工更为细致,他们的首、次注视点时间较长,注视次数少,注视持续时间较长,与新手组有显著差异.专家组的注视范围较为宽广,注视点少而分散.被试的注视多以球的位置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散开,重要信息区内都有较多的视觉注视.图片材料的不同对于被试的首注视点、次注视点时间以及瞳孔直径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排球运动员接发球过程中视觉搜索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3名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为被试,将时间阻断范式、眼动记录技术相结合,探讨排球运动员接发球过程中的视觉搜索特征。结果表明:在接发球过程中,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的视觉搜索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优秀排球运动员可以根据运动情景中任务的变化迅速调整视觉搜索模式,在接发球的预期阶段采用了注视次数少、注视持续时间长、眼跳距离小、注视轨迹简单、集中的搜索模式;在动作操作阶段采用了注视次数多、注视持续时间短、眼跳距离大、注视轨迹分散成网状的搜索模式。优秀排球运动员对发球落点进行预判时,在反应时和准确性指标上存在明显的优势,但是,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反应准确性不是优秀排球运动员预期能力的主要区分标准。提示:对于测试、评价运动员在运动情景中的信息加工处理能力不能根据单一运动情景的眼动特征进行,要综合运动情景中的不同任务的眼动指标和行为预判探讨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视觉搜索特征。  相似文献   

10.
对20名省队网球专业运动员和30名体育院校网球专业大学生观看网球视频时的眼动特征进行研究发现:(1)专家运动员与新手运动员在观看网球视频时注视点平均注视时间、平均瞳孔直径、注视点个数都存在显著性差异。(2)专家运动员比新手运动员的视觉信息加工效率更高,视觉搜索策略更合理,主要原因是专家运动员与新手运动员在观看网球视频时知识组织方式、问题解决方式和认知加工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