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题背景面对新千年伊始围绕"减负"的讨论,我们觉得,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几乎同一个嗓门发出的声音似乎太单调了一点。在给学生"减负"喊得震天响的同时,我们可不可以适当地给老师也"减减负"--减去老师教学工作以外的负担;减去老师在现行考试制度之下沉重的思想压力;减去整个社会对老师过分拔高的期望。我们呼唤给孩子满载幸福的童年,我们也应当努力为老师创造一个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生减负在自上而下的齐抓共管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学生减负之后 ,老师是否需要加压?有人认为 :老师加压是学生减负的前提———只有老师利用学生减负带来的空闲时间 ,加强学习 ,提高能力 ,才能做到给学生减负不减质。也有人认为 :应试教育既害学生也害老师 ,教师的工作负担、心理负担同样非常之大 ,社会应充分理解老师所承受的压力 ,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为教师减负。为了研讨教师究竟该减负还是该加压 ,我们特意策划了本期专题 ,邀请各方人士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编辑同志 :您好!最近 ,在为学生…  相似文献   

3.
<正>长期以来,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导致学生负担,特别是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同时也导致学生心理负担加重,甚至超过了其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学生心理变得扭曲。于是"减负"精神深入人心。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都在努力探索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如何贯彻落实"减负"精神。应当说,课堂上减轻学生负担是落实"减负"精神的主渠道。因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那么,我们在教学管理中应该怎样落实高效课堂"减负"呢?  相似文献   

4.
孔怀文 《教师》2014,(18):66-66
正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喊"减负",可是喊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学生的负担一直都没有减下来呢?我认为主要矛盾是"减负"没有与"增效"挂钩。"减负增效"是我们所期盼的教育教学理想境界。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把握不住分寸,特别是数学学科,课堂上该如何"减负"、怎样"增效"?一、更新观念,追求效益效益观念就是要以较少的课堂时间,使学生掌握最多的知识,使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一直以来,很多讲究"实干"的老师非常热衷于上课堂外的课,热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师》2015,(Z1):75-76
<正>一、问题的提出及思考"考试"与"减负",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对矛盾。常常会听到学生家长、老师们的抱怨:"要考试,谈何减负!"表面看似乎有些道理,但"减负"就是意味着不要质量吗?"减负"减什么?考试就是给学生"增负"了吗?这引发了我们教育实践者深深的思考。(一)过重课业负担依然存在2012年5月25日,原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在"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指出:在最近一次全市  相似文献   

6.
<正>"减负"一次次成为教育关注的热点,似乎成了打不垮的"顽敌"。我们认为,教学一线的老师是"减负"的第一责任人,是具体落实人。尤其课业减负,教师完全可以有所作为,而且应该有所作为。但就教学现状来看,许多老师做得不够,个别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减负"的要求偏差甚远,甚至不客气地说,是在"增负"。1.重复练习,浪费时间。现在学生作业重复训练太多,不论学生是否掌握都要统一作业,低年级语文作业尤其如此。以生字学习为例,老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往往会让他们完成一定数量的抄写。本属正常的学习方式,但由于要写的生字数量和次数过多,会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学生要减负,老师要加压",是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的"名言".他认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是可以破解"如何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育质量"这一难题的.为此,他提出了"科学减负观".……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过程中,"减负增效"逐渐被更多的老师所重视,成为新课改首要任务,但部分老师由于认识不足,对"减负增效"没有很好的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误区,教学效果未增反降。作为数学老师,我们要积极探索,寻求一种适合本班学生,能够为本班学生学习增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向课堂要成效,向45分钟要成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课后不再花费大量时间去钻研、去请教,这才是"减负增效"。  相似文献   

9.
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导致学生作业量一直居高不下,进而高负荷的作业量也给学生和老师带来了诸多问题。如何"减负增效",体现作业的科学性?从教育实践的数据、传统作业内容的比对及完成方式等要素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历经了历时20多年、总共49道"减负令"之后,如今的学生依旧苦唱:"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的确,"减负"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当更多的人在关注学生的书包、关注学生的课业负担时,我们是否应该换个视角来审视这个问题?在笔者看来,最本质的"减负"问题应该先从课堂"减"起——如果  相似文献   

11.
写了《“减负”杂感》以后,感到言犹未尽,似乎还有一些话要说,于是就有了《再议“减负”》这篇东西。这里想重点议一议如何“减负”这个问题。我赞赏一住朋友的一种说法:“减负”不是四则运算。意思是清楚的,“减负”不是简单的加一点什么,减一点什么的问题。能不能这样说:“减负”的要旨在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我们的学生。此话怎讲?实际上,负担重的本质是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包办代替得太多了。老师把学习的内容分解成若干  相似文献   

12.
"减负增效"是我们现在提得最多的话题。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在课堂上该如何"减负"、怎样"增效"呢?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能当堂完成作业,就是"减负增效"了。对于"减负增效"的实质理解不透,不能很好地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方法,去真正地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由于教师片面地追求形式上的"减负增效",学生学得不够深入,练得不够充分,课堂教学匆匆收场,教学质量不能真正得到保证。如何真正做到"减负增效"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笔者以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落实"减负增效"。  相似文献   

13.
正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像火炬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像粉笔宁可粉身碎骨也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老师们也是凡人。在全社会都在呼吁给学生减负的同时,也许我们更不应该忽视教育的主导者——教师。因为,只有身心健康的老师,才能更好地为我们的下  相似文献   

14.
以往视作业为沉重"包袱"的高密市中小学生如今主动地找作业,渴望老师"恩赐"作业。这到底是为什么?高密市的中小学生说:"作业改革了,我们解放了!"  高密的教育工作者是在更新观念的大前提下去研究减负的。他们认为:减负并不等于不布置作业,也不等于让学生放任自流、无所事事,要想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就要砍掉那些机械重复、单调乏味的束缚学生手脚和头脑的过量作业,而代之以趣味盎然、千姿百态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创新性实践性作业。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高密市出现了异彩纷呈、妙趣横生的作业。  一个知识点,多种作业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专题背景面对新千年伊始围绕“减负“的讨论,我们觉得,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几乎同一个嗓门发出的声音似乎太单调了一点。在给学生“减负“喊得震天响的同时,我们可不可以适当地给老师也“减减负“--减去老师教学工作以外的负担;减去老师在现行考试制度之下沉重的思想压力;减去整个社会对老师过分拔高的期望。我们呼唤给孩子满载幸福的童年,我们也应当努力为老师创造一个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老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在新课程大力倡导轻负担、高质量的背景下,"减负增效"教学策略行动研究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课堂教学,对初中数学课堂减负增效新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减负的要求,我在语文教学中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减负的对象是学生,但在替学生减负之前,老师至少面临两个增:一是增负,增老师的负;二是增效,增课堂的效。其实,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更多的负压在了老师的身上,因为减负还需增效。  相似文献   

18.
青羊区教育局在减负上大做文章,可谓用心良苦.但是,"四号令"不以学生减负为主,却以老师和学校为减负对象,只能起到隔靴搔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姚军华 《学子》2013,(10):24
案例:班主任甲在教育学生:最近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多同学不能认真完成,理由是文件规定要为学生减负的,所以可以少做作业,真是这样吗?减负是好事情,我们老师也很赞成,你们负担轻了,老师也可以轻松些了,何乐而不为呢?然而,同学们是否知道,虽然减负了,前黄、武高、奔牛等四星级高中是否就不要分数了呢?就不要考了,可以随便进了呢?一般高中是否什么学生都  相似文献   

20.
凡事都有"度",减负并不是要把学生应知应会的学业负担中的某些部分减去,减负不等于不要质量,"减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效",即少投入多产出。"减负增效"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各方面不断学习充电,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升教师人格魅力,把课堂变成学生的乐园。要做到减负增效,需要我们关注以下问题。一、思想开放,平衡得失。教育工作者要以"减负"为中心,摒弃陈旧的、落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