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赛事品牌的法律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事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它是赛事外在的形象标识.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体育赛事品牌知名度的提高,针对各种赛事品牌的侵权行为开始出现并有扩大的趋势,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赛事的健康发展.文章全面阐述了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品牌法律保护的现状,对体育赛事品牌侵权行为进行了分析,从构建完善的体育合同法律体系、加强体育赛事转播机构的法律约束力、完善反埋伏营销法律体系、维护明星运动员的权益等方面提出了对体育赛事品牌进行必要法律保护的措施,研究目的在于促进体育赛事品牌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体育涉及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人类活动的广泛领域,经常决定着体育行为和体育项目的结果。法律确保体育组织顺利且有秩序组织体育行为和体育赛事,确保自然人和法人公平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文章从侵权对责任的区别、体育中的侵权行为等视角对希腊体育法规制下的体育责任和体育行为兴奋进行阐述,认为在发生体育活动侵权、追究责任时应当考虑在保护运动理念、运动原则及运动一般方面存在疏忽或故意。在体育活动中追究责任,应当先考虑行为违法的环境因素、条件和原因。  相似文献   

3.
奥运特殊标志因具有独特特征而易受到外界的侵害。奥运特殊标志立法不够完善、多头执法协调机制不畅、社会各界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奥运特殊标志无形且易复制,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侵权行为的发生。奥运特殊标志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未经授权的滥用、网络侵权和隐性侵权等。奥运特殊标志权不宜通过《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等法律中的某些条款来进行保护,而应当确立专门法保护的立法模式。同时,我们应当完善奥运特殊标志立法条款,加大奥运特殊标志的行政保护,实现对奥运特殊标志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侵权行为与伤害责任认定是解决学校体育教育的矛盾纠纷,维护体育教育权、财产权和人身权,规范学校体育教育行为,遏制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滑坡和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路径。借助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在分析我国现行学校体育法的构成情况与立法缺陷,阐述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侵权行为和伤害责任认定的基础上,从健全学校体育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法律救济保障体系,拓宽学校体育侵权行为与伤害救济路径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学校体育侵权行为与伤害责任法律救济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论违反体育健身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违反体育健身安全保障义务从性质上看是民事侵权责任,属于法定的义务,对违反该义务的侵权责任适用范围主要是健身场所责任和违反体育健身安全保障义务人责任.违反体育健身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行为从内容上看主要是指人身侵权,而财产上的损害可以通过合同的形式进行赔偿.由于违反法定的安全保障义务,由此承担责任的形式主要是直接责任和补充责任.  相似文献   

6.
体育新闻侵权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和个案调查方法,通过对两个体育新闻侵权而败诉的案件分析,认为体育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增强法制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有关部门要加快立法进程,尽早出台《新闻舆论监督条例》,使媒体的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有法可依,规范操作,防止或减少体育新闻侵权行为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7.
论体育标志权的实现与救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实现体育标志的价值,从分析体育标志权的市场交易过程入手,探讨了体育标志权的许可使用方式及其合同的主要内容。提出为体育标志权的实现而必须加强对体育标志侵权的法律救济,研究了体育标志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侵权主体、表现形式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体育领域,特别是竞技体育领域基于运动伤害所导致的侵权纠纷日益被人们所关注。通过对中美竞技体育领域运动员之间运动伤害侵权行为的比较研究,试图发现两国在这一领域法律适用上的异同点,并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对方经验,为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我国体育自媒体传播的价值、困境,并提出纾解方略。价值:促进全民健身参与,革新体育传播模式,激发体育消费活力,推动体育文化传播。困境:创作者专业素养欠缺,作品创新程度不足,侵权事件层出不穷,误导性舆情频发。纾解方略:提升专业素养,优化内容质量;开发多元题材,强化技术赋能;完善监管机制,增强版权意识;培养意见领袖,加强舆情监管。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青奥会知识产权的主体、客体以及青奥会知识产权的侵权形式。针对青奥会多种侵权形式应采取协商、调解、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等多元化的救济措施,才能保护好青奥会知识产权的商业价值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