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开近两年的《人民画报》,你会发现这本有47年历史的“老”刊物有了不小的变化。最直观的是开本小了,改为国际流行开本,页数由44页增加到60页。但如果细览内文,突出和显著的感受是画报质量在不断提高:少了以前的“画报体”,报道的针对性增强了,内容更丰富,题材更拓宽,更贴近读者。  相似文献   

2.
1961年9月14日,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召开了一次讨论画报业务的会议,中心议题是“研究如何提高《人民画报》宣传艺术”。参加会议的有外办副主任廖承志、张彦;外办宣传组的负责人、对外文委副主任兼外文出版社社长罗俊;人民画报副总编辑范源、徐敏、蔡尚雄和几位编辑组长。为了博采众议,还邀请了美协、  相似文献   

3.
《人民画报》是一本以图片为主、图文并茂的综合性月刊,其宗旨是向国内外广大读者介绍中国各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友谊。画报1950年创刊,目前以汉、藏、英、俄、日、法、西班牙、德、印地、阿拉伯、斯瓦希里、意大利、乌尔都、泰14种文字出版,发行180个国家和地区。世界  相似文献   

4.
《人民画报》(以下简称《画报》)自1952年开始向国外出版发行英文版《中国画报》后,成为我党对外宣传的刊物之一。就是在“十年动乱”我国仅有20种期刊出版的非常时期,《画报》仍未停刊,至今已出版了580多期,今天仍继续以14个文种向全世界182个国家出版发行,是我国对外发行量最大、涵盖面最广的一本对外宣传期刊,1996年被列为我国对外宣传三个重点期刊之一。  相似文献   

5.
提起《人民画报》,许多读心里都蕴藏了一份珍贵的记忆。建国以来,《人民画报》就以一幅幅精美的黑白照片滋养着自己的读。几代国家领导人都对这份创刊于1950年的刊物投注了极大的关怀,毛泽东主席当年亲自为之题写的“人民画报”的刊名,那熟悉的字迹至今让人感到亲切。  相似文献   

6.
1995年,适逢《人民画报》创刊45周年。在过去的岁月里,它紧随中国前进的脚步,向世界报道中国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7.
大西南画报     
《大西南》画报,是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西藏、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区)政府办公厅协办的一份综合性刊物,该刊于1993年8月,首届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举办之前创刊。主要栏目有:西南大事、西南纵横、西南民族、西南人物、开发大观、光辉历程等。该刊已编印10期,由于坚持了正面宣传、弘扬主旋律、重视了刊物质量,在西南地区有较广泛的影响。昔日的大西南曾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尽管云南高原曾是古人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共庆人类步入新千年之际,欣逢《人民画报》创刊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几代画报人秉承50年前画报发刊时的宗旨,用手中的相机,辛勤的劳作,创造的才智,甚至宝贵的生命,向读者报道了新中国发生的令人兴奋鼓舞的新鲜事物,奉献了600余期精美画报,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色彩斑斓的历史长卷,为宣传新中国,帮助海外  相似文献   

9.
我常常怀着复杂的心情审视我为之工作了十几年的《人民画报》。这本伴随着新中国成长、曾受到人们喜爱并发挥过重要作用的老杂志,正面临着许多现实困难,一直在走下坡路。  相似文献   

10.
今年7月1日,是《人民画报》创刊45周年。近半个世纪以来,它随着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脚步一起成长壮大,在它的565期画报中形象地向读者介绍了新中国的诞生、成长;介绍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介绍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介绍了中华大地大好河山和名胜风物。近十几年来,它更是着力反映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表现了亿万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率领下进行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性  相似文献   

11.
孟定恭是清末民国时期达斡尔族著名文人,著有《布特哈志略》、《人生指南》两部作品,其中《人生指南》遗失已久,论者阙如。该书内容构思、写作风格主要体现出中西兼容并包、古今新旧参半的特点。其写作目的是为了革除时弊、重振颓风。对当时社会风习和生活状况也有所呈现,是研究清末民国时期布特哈地区民物风情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2.
《巴黎竞赛》画报创刊于1949年,是法国时事杂志中最有特点、也是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在鼎盛时期,它曾创造法国发行量200万册的最高记录。它对法国国内和国际问题的追踪不遗余力,在法国社会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人民画报》便于1950年7月应运而生了。而今,它已经度过了45周岁。这是不平坦的45年,又是闪耀着辉煌的45年!《人民画报》创刊伊始,只有一个汉文版,以后陆续扩充。目前,它以汉、藏、英、俄、法、德、日、泰、印地、朝鲜、阿拉  相似文献   

14.
文摘     
整整50年前,新中国江山初定,百废待兴,新闻界经过紧张的谋划筹措,《人民画报》创刊特大号终于在万众翘首以待中,于1950年7月问世。新中国第一本画报《人民画报》由毛主席亲笔题写刊名。创刊特大号开本大,堂皇华丽,封面设计顶天立地,气势恢宏,一代伟人英姿勃发,面带微笑,向人民挥手致意,象征着新中国的巨轮,搏击风浪,出海首航。创刊特大号的“发刊词”宣告:“《人民画报》的  相似文献   

15.
走过半个世纪的《人民画报》,与新中国同行。她伴随着祖国前进的脚步,用大量真实生动的图片和文字,记录下了中华大地上的沧桑巨变,涉及到经济建设、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等各个领域。50年连续未停刊地出版了600余期,汇聚成一幅彩色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总理在“文革”期间,从1970年第七期《人民画报》开始审阅画报的整本稿件,一直到1974年初,身患重病才不再审阅,整整3年多,期期审阅。作为一个大国的总理,日理万机,尤其是在全国大动乱期间,与“四人帮”的斗争十分尖锐、激烈、紧张之时,他还要连夜审阅《人民画报》,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事情。这说明周总理多么重视以对外宣传为主的《人民画报》(外文版为《中国》画报)的作用。当时,人民画报编辑部在每期杂志的文图编辑完成后,将全部稿件,从封面到封底,按画报开本、设计版样,贴好照片和文稿,主送中联部、并送外交部审阅,然后画报社根据两部审阅  相似文献   

17.
1972年9月中国和日本恢复了邦交,这在当时是轰动世界的重大事件。毛主席在中南海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时,亲自送给田中一册线装本的《离骚》作为礼品。《人民日报》、《人民画报》等新闻媒体都刊登了这张照片。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1月11日,北京保利剧场。 一场名为《粉墨春秋》的舞剧在无数人的关注中上演——剧中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北国梨园戏班,写三个武生在生死爱恨中的成长,最后小师弟在穷途末路时顿悟戏路,创立新派“美猴王”。  相似文献   

19.
半个世纪过去了,《人民画报》这份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期刊发生了哪些变化?如同一棵不老松的《人民画报》怎样才能独步其林?它占领今天地位的独特资源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温馨的回忆     
在《人民画报》创刊45周年的喜庆日子里,作为一个老兵,不禁浮想联翩。现将一些杂感书后,以聊表纪念之情。从出师不利说起我于1962年调到隶属外文出版社的《人民画报》阿文组工作。我所在的阿文组虽没有国内知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