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时间统计法不会扼杀灵感,因为人适应它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一切可能性。每个人能做的,比他所做的要多得多,我们还没有达到一个人能够达到的限度的一半。人的精神潜力在很人程度上还原封末动。  相似文献   

2.
程洪 《职业圈》2012,(6):95-95
所谓的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要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的管理.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如果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可能作出卓有成效的工作,那么,在我们面前也就不存在“人才短缺”的状态。我们也许仍感到资源的匮乏,但我们匮乏的只是。人”而不是“人才”,同时我们匮乏的是一种使每个潜在人才成其为现实人才的制度。  相似文献   

3.
所谓的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要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的管理.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如果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可能作出卓有成效的工作,那么,在我们面前也就不存在“人才短缺”的状态。我们也许仍感到资源的匮乏,但我们匮乏的只是。人”而不是“人才”,同时我们匮乏的是一种使每个潜在人才成其为现实人才的制度。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世纪之初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一个重要思想,即“以德治国”。这实乃治国之大举,民心之所向。同时也给我们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亮出了一面旗帜。 我们每个人都有切身感受:二十多年来党的改革开放、富民政策实现了国民经济大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人喜欢说中国梦。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  相似文献   

6.
邹凌远 《职业圈》2014,(31):64-65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时代,每个受众都是一个综合经济体,有多重身份,按照商业思维来说,每个人既是消费者,也是销售者。大众可以消费,也可以创造商业价值,满足他人的需求。这就催生了一个社会特殊群体——名人,简而言之,就是在一定范围内有很高知名度的人。  相似文献   

7.
创业留言板     
《职业圈》2005,(6)
成功的心态来源于个的习惯 心态只是一个人内在修行的事物, 它无形地存在于每一个人内心深处,却 又深深地影响着每个人的前进与发展。 成功是每个人的梦想和追求,同时 失败又是多数人的结局。究其因多因为 自己的心态不良,没有真正地战胜自 己:是自己将自己打败的。一个人的成 功,心态因素占99%。没有良好的心态 就不会拥有永久的成功,没有一个良好 的习惯和环境就很难取得成功。 (贾光明)  相似文献   

8.
每个人都选择情感寄托方式,宋维君选择了根雕艺术。我们一直认为热爱艺术的人,必定是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 宋维君的中华龙有着浓郁的自然意识与“绿色”情结,这种情节来自一个酷爱艺术的人对大自然的特殊认识。宋维君的这件根雕作品名为“中华龙”,其造形大气雄浑,[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毫不避讳的说,模仿是每个人的本能,也是每个企业的本能。但在中国流通行业,这一功能已经被企业发挥到极致,甚至出现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任何一件商品拿过去都能被复制出来。正因为超强的模仿能力,加速了产品的高度同类化、同质化,导致了大众消费者的反感、抵制。每年的糖酒会上,我们都能看到各种"山寨"品牌,当你兴冲冲的走过去  相似文献   

10.
王帆 《对外大传播》2009,(4):8-9,14
当今世界,每个人都在享受着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从商业意义而言,每个人都是国际人。无论一个人身在何处,都可以享受中餐,身穿法国时装,用瑞士手表,开日本汽车,看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可以喝到地道的可口可乐,而美国人使用的圣诞树也可能是中国制造的,全球生产链产生了不可割裂的共同性。  相似文献   

11.
钟友 《文化交流》2013,(9):41-43
"一部戏剧史,半部在浙江。"目前,浙江省有56个剧种列入省级"非遗",24个剧种列入国家级"非遗",因而被称为"戏剧大省"。但据浙江省政协文卫体委员会和浙江省戏剧发展促进会调研,只有14个剧种可以登台表演,有11个剧种已经进入濒危状态。如在千岛湖畔的淳安县,古属睦州,睦剧全盛时有90多个剧团,300多名艺人。而现在县里只有一个睦剧团,戏称"天下第一团"。为此,浙江省文化厅专门制订  相似文献   

12.
美摄欣赏     
《文化交流》2009,(1):46-47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文化多元化的追求和照相器材高度数字化的发展,摄影艺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摄影艺术精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从本期开始,本刊将新开辟“美摄欣赏”这一栏目,不定期地选登各类摄影精品,并请摄影专家予以点评,以飨读者。同时也欢迎广大读者向本刊投稿或荐稿。通过读编双方的共同努力.把“美摄欣赏”这一栏目办活、办好。本专栏得到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交流》2014,(3):23-27
钱江两岸,春色烂漫.浙江省原定2013年建成的1000家文化礼堂在10月底就已完成.新的-年,文化礼堂将遍布浙江大地.农村文化礼堂正越来越成为浙江宣传文化工作的一个有效的平台、一个响亮的品牌、一个精神文化的地标.本刊这一期集中刊发了绍兴市上虞区、舟山市定海区、台州市黄岩区三地的文化礼堂专稿.这三地的文化礼堂各有特色,但共同奏响了人文殿堂、精神家园的美丽乐章.  相似文献   

14.
孙侃 《文化交流》2014,(8):29-32
2014年6月15日,位于约翰内斯堡的南非华文图书馆内,宾客云集。“浙江精品图书展暨‘悦读浙江-浙版图书海外百柜工程’南非站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交流》2009,(11):M0001-M0001
日前,“中国文化交流大使”选拔浙江赛区工作在杭启动。最终在全国产生的6名决赛选手,作为“中国文化交流大使”将参加由外交部办公厅组织联络的赴英国进行中英学生文化交流系列活动。祖籍浙江、曾长期担任外交部发言人,  相似文献   

16.
从2012年4月至8月底,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省对外友好协会和省广播电视集团将联合举办"外国友人拍浙江"摄影比赛,向所有在浙江省或曾经访问过浙江省的外国友好人士征集参赛作品,同时择机组织"我与浙江"摄影采风活动,邀请部分在浙外国友人到我省各地进行现场拍摄。  相似文献   

17.
古镜今照     
这些年来,"盛世收藏"一词被人们越来越多地提及。在众多的收藏品中,铜镜却一直不多见。今年3月30日,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一场名为"古镜今照——中国铜镜研究会成员藏品精粹展"忽然走进了我们的视野,集中展出大大小小300面铜镜,让人眼花缭乱。更可贵的是,这些铜镜都由民间藏家私家珍藏并征集而来,一场展出,见证了趋于多元化发展的中国民间收藏。  相似文献   

18.
邱雯 《文化交流》2009,(5):72-75
浙江山清水秀,地灵人杰,是中国的绘画大省,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就诞生了刻有猪纹图案的方钵和刻有稻穗纹的陶盒,它们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原始绘画的风采。宋元明清以来,浙江更是画家辈出,流风不绝。如南宋的刘、李、马、夏,元初的赵孟频,元末的吴镇、王蒙,明初戴进、吴伟,明中期的徐渭,明末的陈洪绶,清代的董邦达、金农,晚清的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等,都是彪炳中国绘画史册的人物。  相似文献   

19.
汤麟禹 《文化交流》2009,(11):60-63
今年9月3日,温州龙湾区宁村“七月十五汤和文化节”如期举行。浩浩荡荡的巡游队伍从拂晓到深夜,游经42个村,以其独具特色的形式纪念民族英雄汤和,献礼共和国60华诞。9月下旬,村长徐顺炜带领“拼字龙灯”这一“非遗”项目和部分巡游节目赴杭参加了浙江省国庆文艺巡游及“非遗”项目展示活动。广受欢迎。  相似文献   

20.
温哲平 《文化交流》2013,(9):F0003-F0003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浙江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外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越来越多外国友人来浙江求学、工作和生活。来浙江的外国人中,不少是专家、学者、艺术家。他们在浙江各地或参观访问,或采风创作,或倾情献艺。这里刊出的是他们在浙江进行文化活动的一组镜头,由此反映外国友人在浙江丰富多彩的文化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