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泉州赵氏宗室是南宋初年随着南外宗正司这一机构的迁入而入居泉 州并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一个特殊群体。南宋末年泉州郡守蒲寿庚的屠杀使得 泉州赵氏宗室几乎被斩尽杀绝。少数因有事外出,或为官在外、或被收养等的宗 空得以幸免。这些幸存下来的宗室,有的隐居下仕,有的改姓换名,有的为元王朝 服务等。考察宋末元初的泉州赵氏宗室,对于了解宋代地方宗室在这一特定历史 背景下的遭遇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2.
作为历史人物的赵孟顿,在中国书法史上一直存在着褒贬的争议。站在书法本体的立场论赵孟须,大多持肯定态度;站在伦理与气节的角度论赵孟须,则以来宗室仕元而贬之。然而,赵孟须终究是一个历史人物,他的人生际遇与审美理想总是他那个特定时代所决定的,并非我们站在今天的立场,能要求赵孟颁屈从其意的。因此,我们不想在这里讨论其人品与书品的关系,只就其赵书在历史及现实的意义谈点浅见,以就教于大方之家。一、赵孟顺书法的历史意义赵孟顿生于宋季,在宋代渡过了20多个春秋。年轻时赵孟饭聪颖过人,颇得时人赞许,更兼他敏于艺事,…  相似文献   

3.
泉州赵氏宗室是南宋初年随南外宗正司迁入泉州并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皇帝的重视、宗室中高级官员的关注以及宗学教授的认真工作,宗子得到了较好的文化教育。这在考进士、著书立作、藏书等方面得以体现。考察泉州赵氏宗室的文化教育,对进一步了解宋代朝廷对外居宗室的态度以及外居宗室的生活状况等将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4.
德祐二年(1276)元兵统帅伯颜占领湖州,祥兴二年南宋即灭亡.元代统治者在征服过程中注意到利用封建文人巩固统治的重要,元世祖就曾征召著名儒士.但是走上仕途的文人很多因受蒙古贵族的歧视而苦闷不满,终又消极归隐.这对元代文学有很大影响.元代的湖州文人,或如钱选的入元不仕,或如赵孟(兆页)等较多的是应诏入仕而终又归隐.因此,元代湖州文学的特点之一是内容上功歌颂德的很少,反映隐逸生活、怀念往昔者较多.元代湖州文学的另一特点是与绘画的结合.湖州绘画艺术的发展,使湖州画坛为元初画家所崇敬,赵  相似文献   

5.
范成大仕桂期间的诗歌作品折射出南宋士人眼中广西的本土生态以及历史文化基因,他对这片土地的吟咏塑造影响着后人对岭南风物的观照。范成大仕桂诗有三个特征:一是以家国情怀介入地方书写,表现了南宋士人的历史责任感;二是在摹山范水的同时将自身内在的精神气质与外在的山水形态高度结合,赋予了山水独特的文化魅力;三是改变了前代旅桂文人对岭南的他者书写模式,表征了广西的地方文化特质,塑造了人文广西形象。范成大的个案研究表明,当地方书写能够表达地方认同、塑造地方形象并在地方—国家的历史文化场域中凝聚地方特色时,它就具有了建构区域意象的功能与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钱选(1239—1299),宋末元初著名画家,字舜举,号玉潭,又号巽峰,川翁,别号清癯老人、川翁等,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与赵孟等合称为"吴兴八俊"。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乡贡进士,入元不仕。工诗,善书画。其山水师从赵令穰,人物师从李公麟,花鸟师赵昌,青绿山水师赵伯驹。人品及画品皆称誉当  相似文献   

7.
明代宗室文化及其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宗室文化及其社会影响苏德荣明代宗室这一庞大的寄生集团,在政治上、经济上对有明一代产生过重大影响,为史家所重视。但是,由于他们优越的生活条件和不仕不农的悠闲生活环境,给他们创造了极为良好的从事文化活动的条件。因为明代宗室人口的众多,更决定了他们从事...  相似文献   

8.
保州宗室是宋朝宗室中较为特殊的一脉,虽有宗室之名,实属疏属之列,故在荫补子弟、任官俸禄等方面远低于其他处宗室。宋朝皇帝为维系和繁衍宗子脉系,多次破格优待保州宗室,并设保州敦宗院专门管理这一支宗室,南宋时期更是进一步提高保州宗室的任官级别,比照两京宗室之例注官,使其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论赵孟頫仕元的心态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孟以故宋王孙的身份出仕蒙元 ,极其复杂的内心矛盾决定了他的心态历程的曲折多变 ,其仕元心路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他怀着将所学“用之于国”的抱负和改变生存环境的愿望热诚出仕 ;初入朝廷的失望却很快让他懊悔思归 ;忽必烈的特别赏识和关照又使他恢复了从政的热情 ,决心“忠直报元” ;但在忽必烈再次欲“大用”他时 ,他则激流勇退 ,之后心境渐趋于平淡和超然。  相似文献   

10.
正俞和(1307-1382),字子中,号紫芝生,暮年称紫芝老人,浙江桐庐人,诗人、书法家,隐居不仕。他擅长行草、章草、篆、隶、楷诸体,皆精到而文气,书法代表作有《临乐毅论》《行书诗卷》《千字文篆隶册》《临定武兰亭》《次韵答朱仲义见赠》等。元代的书法,基本上笼罩在赵孟"用笔千古不易"的复古大旗下,书风也大多效仿赵孟,俞和的书法也是如此。与其他书家相比,俞和的行草书可以乱真赵孟,落赵款后,不仔细比对是不容易发现  相似文献   

11.
赵孟頫因以宋室后裔身份入仕元朝,故历代论者对其毁誉不一。通过联系时代和书画艺术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正是因为他的出仕,才使他的艺术观念得以风靡,并成为元代艺坛的主流。因此,对赵孟頫的出仕,应该把他放到一定的高度去认识,去理解,不能简单地以“丧失民族气节”来加以否定,或者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相似文献   

12.
赵孟頫的诗歌反映了他个人独特的才情与个性、情感,同时他又扬弃了宋诗的长于深沉与理性思索的经验,兼宗唐宋与汉魏诗歌传统,为承袭金末南宋的元初诗坛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局面。赵孟頫的诗歌对元初诗坛典雅平和、婉约雍容诗歌风格的形成,以及对"元初四大家"诗歌风格有着直接的作用与影响,在元初诗坛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赵孟頫是赵宋近支宗室,他一生富贵,却极度痛苦。赵宋宗室的特殊出身和丰富的遭际造就了他复杂的性格,加深了他对人生的体悟,他寄情书画,才华横溢,形成独特的艺术风貌。根据所得史料,结合赵孟頫的书画作品,试图窥探其人格特征及在他的人格特征影响下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
元代著名诗人虞集仕宦生涯的复杂心态在诗歌中有较多流露。一方面,出于对盛世文明的认同,他很多诗歌流露了颂盛忠君的思想;另一方面,在朝屡受排挤和迫害,他也有一些诗歌流露孤独、无奈甚至愤懑的消极情绪。但颂盛忠君一直是他思想的主线,他的归隐之念从未超出过他的仕宦期待,他的仕元立场显然比赵孟頫和袁桷更热忱和积极,他诗歌的情感基调也一直是颂美盛世、感念君恩。把握虞集,离开这条主线所得出的结论都是偏颇和有失公允的。  相似文献   

15.
最早提出宋初"晚唐体"一说,并对其成员进行勾勒的是宋元之际的方回《送罗寿可诗序》,今人多从此说,然学界也有异议。笔者将现有文献史料和诗人诗歌创作实践等结合起来考察,认为将"九僧"、寇准、林逋、魏野、潘阆、赵湘归属于"晚唐体"应属无疑。宋初还有很多诗人受"晚唐体"影响,其诗具有"晚唐"风味,但这些诗人作品大多散佚,仅凭几首佚诗残句以及古人的评论,难以考征其诗风归属。  相似文献   

16.
湖州竹派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重要画派。以水墨为元素.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宗旨的墨竹创作思想深深地影响着赵頫.他以文同、苏轼为师法对象,继承和发扬了湖州竹派的美学思想.明确提出了“书画本来同”观点.对元代及元代以后的墨竹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董源与黄公望,两位都是我国早期杰出的山水画大师。董源生活在五代,其《潇湘图》、《夏山图》、《夏景山口待渡图》等都是我国关术史上少见的珍品。他在艺术上的创造及主张,对后人影响颇深。宋代米芾对其推崇备至,元代赵孟颊、高克恭及“元四家”几乎都从董源那变化出来,而最能将董源的江南画派发扬光大的则非“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莫属。黄公望遵循董源以造化为师的创作道路,以笔墨精湛,苍茫秀逸,澹远宏浑的艺术风格被董其昌称为“元四家”之首。黄公望彻底改变了南宋后期画院陈陈相因的积习,开创了一代风貌,并拓展出一个学董为风的时代,不但发扬光大了江南画派,而且彻底变革了南宋院体的画风。  相似文献   

18.
赵孟頫是元朝书画艺术成就最高的艺术家,他在诗歌创作方面也有不俗的成就。善于用典是他诗歌创作的一大特色。赵孟頫在诗歌中大量使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的思索与态度。因此,我们分析他在不同时期的诗歌中的用典,可以看出他政治思想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9.
区仕衡,顺德人,一位生活于南宋末年的普通读书人,却做出了上疏弹劾权奸贾似道、倾尽家财募兵抗元等不寻常的举动。通过对他的人生轨迹的简述,结合对他的诗作的分析,探讨他存于心底的忧国忧民的意绪以及百折不回的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20.
谢脁在宋代逐渐变成一个被称引的符号——山水诗人和宣城太守吏隐形象。一些谢脁生活或者吟咏过的地方在宋代已经积淀为独到的风景,如澄江亭、绮霞阁、列岫亭等。宋人对谢脁的接受主要是山水诗人的角色。本时期不像唐人对谢朓诗歌"清"之大力称赞模拟,而是从诗句称引中不断翻新,力求另辟蹊径。宋人对谢朓吏隐人生态度的接受较唐人更直白更成熟,人们看到了远离尘嚣的清净与自然,忽略了吏隐之吏,多强调吏隐之隐。在唐宋诗人眩目地光芒下,谢脁之所以还受人关注,首先是李白对他的推崇促进了人们的接受,而且陶渊明在宋代的接受高潮也推助了谢脁的接受,二者的诗歌创作和人生态度某种程度上有一致的地方。梅尧臣、杨万里等时人对谢脁的推崇,对其在宋代的接受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