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绕口令《盆与瓶》,目的是使幼儿练习正确区分“盆、瓶、碰”三个字的发音,锻炼他们伶俐的口齿。这首绕口令只有五句话,但如果教学方法不当,部分幼儿学起来就很吃力,影响教学效果。我先用实物直观教学法教。桌子上摆上一只瓷盆,教幼儿念:“桌上放个盆”,再拿一只瓶子放入盆里,教幼儿念:“盆里放个瓶”;念到“乒乓一声响”时,由于幼儿不理解“乒乓”一词,他们所发出的声音总是“嘭叭”声。这时,我把瓶推倒,碰在盆上,发出声响  相似文献   

2.
在计算教学中,善于抓住幼儿不正确的思维进行辨析,启发幼儿的正确思维,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有些教师,甚至学过幼教专业的教师,却常忽略这点,下面就听课中发现的问题,谈点认识。我在某幼儿园大班听“求两数差”的计算课:上课开始,教师先出示一张画有7只蹲着的青蛙的图片,然后又出示一张画有5只跳起的青蛙的图片。老师让小朋友们观察后提问。教师:“蹲着的青蛙多,还是跳起的青蛙多?”幼儿:“蹲着的青蛙多。”老师:“蹲着的青蛙比跳起的青蛙多几只?”幼儿:“蹲着的青蛙比跳起的青蛙多两只。”老师:“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幼儿:“用加法算的。”  相似文献   

3.
智力魔方     
读读下面的诗句,在空白处填上鸟儿的名字,并写出诗名和作者。1.两个()鸣翠柳,一行()上青天。2.故人西辞()楼,烟花三月下扬州。3.旧时王谢堂前(),飞入寻常百姓家。4.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深树鸣。小孩无罪车上放着一个盆,盆里放着一个瓶。乒乒乒,乓乓乓,瓶碰盆,盆碰瓶,不知是瓶碰了盆,还是盆碰了瓶。不知是盆碰破了瓶,还是瓶碰破了盆。我来试一试——读绕口令王于到李纯那里去做客。他把骑的驴拴在门槛旁边,而驴脱开缰绳跑了。王于和李纯急忙去找。他们在途中碰到了一个小孩,便问他是否看到了一头驴。小孩问道“:什么样的驴?是不是左眼瞎,前…  相似文献   

4.
上小班美术课常有幼儿喊“我不会画”。尽管我忙前忙后巡回指导,但还是常常顾不过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采取了分解作业的方法,就是将作业内容有步骤地分解开,然后用游戏或故事等形式富有情趣地把每一步串起来,让全班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下一步一步进行作业。如教绘画《小鸡》这节课,具体作业步骤是这样的:一、画鸡1.“一只小皮球跳进了小朋友的本子里。”让幼儿在作业本上画一个圆。2.“皮球要小朋友把它变成小鸡,大家  相似文献   

5.
根据小班幼儿品德教育的要求,我们编写了26首儿歌,包括友爱同伴、爱长辈、爱劳动、有礼貌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并为每首儿歌配上一幅插图,每幅插图下面画一朵花、一颗五角星、一个三角形。然后,把26首儿歌及插图装订成册,每个幼儿一本。在运用“儿歌画册”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时,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几种形式: 1.运用集体教学活动的形式。如在语言课上教幼儿学儿歌《幼儿园里真快乐》。教师首先用提问的方法,问幼儿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看画面,初步感知儿歌内容,然后教师再教幼儿朗诵儿歌,幼儿边看画册边朗诵,容易记忆,学得也快。有时学完了一首儿歌,我们还让幼儿给画面上小朋友穿的  相似文献   

6.
刚毕业时,我分配到一所农村幼儿园,教的是大班。开学不久,一次我让幼儿自由绘画,但所有幼儿画的却是同样的内容:一间农村的房子,房子一边是一棵苹果树,另一边是一个幼儿在做操。我的心一下缩紧了,这是我小时侯画的呀,现在的大班幼儿还在画这个?我顺手拿了一盆花放在讲台上,说:“小朋友,我们今天画这个好吗?”他们都摇头,说:“我不会画。”有的说:“老师,你画在黑板上吧。我们可以跟着你画。”我感到非常震撼,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呢?本人从几年来在美术课实践教学中的探索,谈点肤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刘美玉 《师道》2005,(1):34-34
一个初中语文老师在教《变色龙》的时候,曾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节:“同学们,只要我们用几条线就可以形象的概括《变色龙》的内容。下面我先画一条。”老师一边说着,一边在黑板上画了一条从低处起笔,又在低处终笔的五折曲线。曲线画完了,老师洋洋得意的说:“这就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曲线。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美术教学是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手段之一,特别是对发展幼儿想象力起着更加突出的作用。绘画教学中“主题画”占有很大比重,教学时是刻板简单地灌输绘画技能,还是同时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开始我和许多教师一样,认为就是教绘画技能。而所谓绘画技能,就是教幼儿把教师的范画临摹得一丝不差。例如教画“鱼”,那么要求幼儿画的鱼,头朝那个方向,尾  相似文献   

9.
画猫先教幼儿学做猫的头饰,学习画猫的头。画时,先画一个椭圆形的头,在头顶的两旁画两只耳朵;在头的中间画眼睛,猫的眼睛象枣核,眼珠子在中午时眯成一条缝,所以可在眼睛中间画一条短的竖线;眼睛的下面画上圆圓的小鼻子,鼻子下面画上嘴,在嘴的两边画胡须。第一节课着重教幼儿  相似文献   

10.
笑话四则     
外号外号“老师,他们不听您的话,又喊我的外号了。”“谁?”“马尾巴、豆芽菜,还有癞蛤蟆和娃娃鱼。”惯性物理老师正在讲惯性,看见一个学生在下面讲小话,就用眼神暗示了一下,可那个学生还是讲个不停。老师只好点名要他回答问题:“我刚才讲些什么内容?”学生:“惯性。”老师:“请你举个实例。”学生:“刚才我在下面讲话,您暗示了我一下,但我没有立刻停止,这就是惯性。”心不在焉仆人:老板,门口有个收账的,我告诉他您不在,可他就是不相信我。老板:是吗?那我出去亲自告诉他。抽象画交美术作业时,一位学生只交了一张白纸。老师:“画呢?”学生指…  相似文献   

11.
幼儿生活能力培养是幼教工作极为重要的一个内容。“三岁幼儿会弹钢琴不会系鞋带”,引发了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下面介绍我们对低幼儿基本生活能力辅导二则:洗手:小班幼儿不会洗手。如果老师只说一声“小朋友去洗手”,许多小朋友会跑到洗手间打开水管子冲一冲就回来了。如何正确地洗手,这需要老师认真地教,还应作出示范。让其先用水冲一下手,再打肥皂,挂一搓手心,再用一只手搓另一只手的手背,然后反过来再搓另一只手的手背,最后用流动水冲洗。进餐:吃饭时常常看到这种现象:孩子们认为放下了碗就等于吃完了饭,为了早放碗…  相似文献   

12.
每次评价美术作品时,我都用印章给孩子们印上与美术活动内容相关的物体形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让幼儿学画蘑菇时,我对幼儿说:“谁画的蘑菇漂亮,小兔子就会来采。”幼儿的绘画积极性马上被调动了起来。为了招徕“小兔子”,他们画蘑菇时特别认真、仔细。讲评时,我一边巡视,一边在他们的美术作品上印上“小兔”。幼儿一边数,一边兴奋地交谈着:“我有四只小兔子来采我种的蘑菇,你呢?”“我有六只。”  相似文献   

13.
声形结合,吸引幼儿的注意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持久性差,按“有相对强度的刺激物易引起注意”的道理,我常用声形结合的方法引出课题。如《小猫在哪里》教学时,我就设计这样的开头:“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两幅有趣的图片,我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看。看了以后再和老师说句悄悄话,告诉老师图片上画的是什么?”这时,全班幼儿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都想听听同伴和老师说的悄悄话,当听说图片上画的是许多猫时,幼儿都会喜形于色。接着,我学猫叫,让幼  相似文献   

14.
为了便于探讨问题,请先看看一位幼儿园的老师,在教中班幼儿学讲“非常”一词中,是怎样进行教学的。(一)老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看两幅画,一幅是叔叔画的汽车,一幅是姐姐画的汽车,你们比比看,谁画的汽车最好? 幼儿:叔叔画的汽车最好(还有的用“很好”、“好得不得了”、“顶顶好”等词语描述叔叔的画)。老师:对了,现在听老师讲:叔叔画的汽车非常好。你们说说看,叔叔画的汽车怎么样?(评:“非常”用在比较之中不够贴切)  相似文献   

15.
孩子是十分善于创新的。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创造常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等相联系,以逾越常规、不守规则、钻牛角尖、提怪问题等形式表现出来。请看下面一些“小天才”的表现。变异型美术活动中,老师教小朋友画苹果,一个小朋友画好圆苹果后又在旁边画了很多方形。老师看见了,问:“这是什么?”孩子回答:“这是方苹果。”讲故事时,为了使自己讲的与别人不同,一些幼儿往往会作刻意的夸张,有意美化自己喜欢的东西,丑化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如为聪明的人画上两个脑袋,给坏人画上尾巴等。逆反型这类幼儿与常规逆道而行,主要表现在学习规则、游戏…  相似文献   

16.
应用题在幼儿园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一、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数的形成、数的组成等数概念和加减运算的实际意义。如,教幼儿认识“3的组成”,即“2添1是3”时,我们常会借助这样的题目:“森林里原来住着两只小鹿,后来又来了一只,现在森林里住着几只小鹿?”又如,教幼儿学习“5的组成”,知道“5可以分成几和几”时,我们也会借助这样的题目:“老师买来5个皮球,分给大一班  相似文献   

17.
一天,幼儿园中班正在区域活动,一幼儿跑来对他们年轻的老师说:“老师, 我想画画。”老师说:“画去吧。”“画什么呢?”幼儿自言自语又好象是在问老师。老师说:“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这话正好让园长听见了,园长狠狠地批评了这位老师:“你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呢?”年轻老师感到很茫然,“我怎么不负责任?”一上午,这位年轻教师都因此而闷闷不乐。一会儿,那位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欣喜地跑到老师跟前说:“老师,你看我画的好吗?”老师看后故意问幼儿说:“小猪钓鱼? 故事里明明是小猫钓鱼你怎么画的是小猪  相似文献   

18.
那天,小朋友在画画,内容是蚂蚁的家。蚂蚁洞在地下,并有许多通道相连,四通八达。幼儿画时有些难度,需有一定的空间表现能力。但小朋友普遍画得不错,许多幼儿对自己设计的迷宫般的蚂蚁的家很是得意。我也被孩子们的画所吸引。突然,一个夹杂着哭腔的焦急声音传到了我耳内:“王老师,你看我怎么办呢?”我急忙走过去,了解了卞子君着  相似文献   

19.
期末临近考试,我改变了以往的考前说教,而是拿起一支粉笔对学生说:“老师要画一幅画,作为考试时的礼物送给你们。”说完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两只大大的眼睛,并在眼睛里写上“徐老师”三个字。画毕问:“你们喜欢这礼物吗?”学生纷纷举起小手,一个学生说:“我喜欢,老师送给我们的礼物是要我们睁大眼睛看清题目。”另一个学生说:“老师的礼物是要我们睁大眼睛仔细检查,不要写错。”我接着说:“老师虽然不能监考,但我把两只大眼睛留在黑板上,看着你们考试,看谁认真仔细,好吗?”“好!”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稚气的声音。考试完毕,试卷批下来,效果十分好,…  相似文献   

20.
一天,幼儿园中班正在区域活动,一幼儿跑来对他们年轻的老师说:“老师, 我想画画。”老师说:“画去吧。”“画什么呢?”幼儿自言自语又好象是在问老师。老师说:“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这话正好让园长听见了,园长狠狠地批评了这位老师:“你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呢?”年轻老师感到很茫然,“我怎么不负责任?”一上午,这位年轻教师都因此而闷闷不乐。一会儿,那位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欣喜地跑到老师跟前说:“老师,你看我画的好吗?”老师看后故意问幼儿说:“小猪钓鱼? 故事里明明是小猫钓鱼你怎么画的是小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