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蒲姗姗 《出版广角》2018,(10):60-62
信息服务方的"推"与信息传播载体及需求方的"拉",共同构成信息传播动力机制.在图书馆微内容传播中,图书馆是服务者,作用是推动微内容的传播;信息需求方则是微平台上的广大用户,用户需求拉动微内容的传播;而微平台作为信息传播载体,旨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有针对性地拉取有价值的内容(知识与信息),以满足用户需求.因此,图书馆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通过整合信息传播生态链机制,优化微内容传播要素的驱动力,可提升微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蓝刚 《今传媒》2014,(12):13-15
微信作为一种新型人际交流工具,已成为引导社会舆情的重要平台。本文结合微信舆论引导力现实表现,围绕着微信舆论引导力三大产生路径:话语建构意义空间、共享建构场域空间、议程设置建构新型关系,探讨微信舆论引导力的生成要素即技术平台、意见领袖、塑造形象的作用,思考通过干预平台、引导机制和微创新来建立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3.
微信作为一种新型人际交流工具,已成为引导社会舆情的重要平台。本文结合微信舆论引导力现实表现,围绕着微信舆论引导力三大产生路径:话语建构意义空间、共享建构场域空间、议程设置建构新型关系,探讨微信舆论引导力的生成要素即技术平台、意见领袖、塑造形象的作用,思考通过干预平台、引导机制和微创新来建立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4.
针对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SGST)网站的建设目标和建设现状,研究提高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效益、资源整合、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机制的具体方案,提出在研发平台内使用基于知识集成的资源和服务整合以及基于知识集成Agent、任务调度Agent、知识产权控制Agent等多Agent协同机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微平台已成为当前档案部门开展档案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而社交媒体环境下衍生的"圈层"文化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模式和交互方式,用户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凸显.论文应用圈层裂变机制,从定义用户圈层、构建用户画像、优化传播内容、触发传播引擎四个方面对档案信息微传播展开研究,并提出了相应优化路径,以期为我国档案部门开展档案信息传播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微传播是基于新媒体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的传播模式,已深入地介入了当下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流行语诞生于信息时代,微传播环境下的网络流行语必将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状态、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全新的体验与变化.本文分析了微传播环境下的网络流行语的特征、生成机制及其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探讨了虚拟网络世界中网络流行语的规范和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共享机制的建立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和运行的核心,文章在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的本质和 决定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理论,从参与主体的有限理性出发,以局部动态的视角,构建了外部监督 条件下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的演化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借助数学上的相位图对平台共享机制的动态演变过 程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影响平台资源共享的关键因素是共享主体的共享成本、平台监管机构对平台共享主体的激励 与惩罚、平台监管机构在进行严格监管时的收益和成本。  相似文献   

8.
根据数字出版联盟成员之间交互式的资源流动关系,对成员在出版资源流动中的角色予以定义;采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构建联盟内部资源流动的网络模型;论述成员单位对联盟内部资源的利用模式,即自行沟通的利用模式和通过联盟平台的利用模式。为降低成本和风险,提出基于数字出版平台沟通和基于网络购物平台进行交易的联盟运营机制,以提升各个出版单位在优质出版资源建设与贡献中的积极性,保障各出版单位的权利和利益。  相似文献   

9.
网络“微空间”具有媒介地理学的意义,《新浪微博社区公约(试行)》为网络“微空间”治理提供了参照,尤其是表达机制、信用化管理机制、违规处理机制、自律机制的完善,是治理网络社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柯赟 《传媒》2015,(24):71-73
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社交网络飞速发展,成为舆论传播、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和场所,其传播和演化过程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本文在分析移动互联网传播特点的基础上,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传播机制、舆论演化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大数据平台提供的数据,挖掘移动互联网的舆论传播与演化机制规律,通过案例分析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型网络传播方式下高校真人图书馆微服务的调查,分析了微媒体时代高校真人图书馆微服务现状,提出了基于“双微”平台的高校真人图书馆微服务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的媒介环境中,许多传统媒体使用多个新兴媒介平台传播信息,却因忽视了各平台的传播机制特征而降低了信息传播效果。本文以《人民日报》分别发布在微博与微信平台的政务类信息为例,从实证角度对比分析这两个平台的传播机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两个平台的传播技巧,以期为传统媒体有效使用多平台传播信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谢道喜 《新闻世界》2014,(5):187-188
作为新媒体,微博、微信等逐渐成为企业品牌营销沟通的重要平台;同时,一旦遇到一些危及组织利益、形象、生存的突发性或灾难性事故,它们也将成为重要的舆论阵地。基于此,企业有必要认识如何在微时代构建危机公关机制。  相似文献   

14.
微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微博平台上各类“微作品”的诞生引发了著作权保护的新思考。由于我国关于“微版权”的法律保护相对滞后、传统的著作权保护形式难以应对微博平台的特殊性,由此微博平台的社区自律公约便应运而生。本文以新浪2012年发布的“微博社区公约”为视角,基于“公约”的实施现状,分析了以“公约”形式保护“微版权”、惩治“微抄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探求“公约”管理模式的改进和微博平台集中授权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传统信息服务评价体系,分析和阐述了区域性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机制评价的必要性,并从完整性和科学性两个方面提出了其机制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希望能对区域性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共享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了包括决策、运行、服务、监督和保障等5项机制组成的共享机制框架。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共事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了包括决策、运行、服务、监督和保障等5项机制组成的共享机制框架.  相似文献   

18.
微媒体平台的交互性传播模式,加快了新冠肺炎疫情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体现出全天候、全介质、全覆盖的传播能力。随着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APP)等新兴媒体的发展,以“微”“小”为特征的“微时代”(Micro Era)到来,基于微信、微博等微媒体平台的微内容(microcontent)成为受众在碎片化时间接收信息的主体。微媒体平台的交互性传播模式,加快了新冠肺炎疫情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尤其是微信、微博和抖音平台的疫情信息传播体现出了更明显、更灵活的时效,性,体现出全天候、全介质、全覆盖的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政务微平台的职能定位经历了从政务公开的平台到社会治理工具的变迁。2010年以来,研究者从关注自媒体的技术属性转向关注其作为社会群体关系网络的社会属性。研究焦点问题包括政务微平台与政府网络舆论引导的关系研究和政务微平台运作机制研究。但单一的"行政效能"研究视角已经很难进一步从学术角度解释媒介化社会情境下,多元治理主体如何参与社会网络治理的现实问题,包括协同视角在内的更加多元的学科视角将有助于解释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桦 《出版广角》2015,(13):86-87
本文从自媒体传播的特性和普遍规则出发,以微信平台功能中的"微出版"为主要视角,梳理了高校学生微信主要功能的使用习惯特征和规律,并就此提出基于微信平台"微出版"功能和其他功能的整合应用,建构自媒体时代高校舆情疏导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