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说Money     
前两年网上有个题为“当今中国十大流行恶习排行榜”的帖子,其中第八大恶习是所谓中英文夹杂的“新洋泾浜”,说了这样一个例子:前不久,在某“COM公司”举行的新闻酒会上,一位风度翩翩的CEO说:我们所追求的不是“注意力”,而是Money……说到这里,他耸耸肩,然后抱歉地解释:“对不起,我不知道这个词该怎么用中文来表达……”  相似文献   

2.
潘昌晟 《新闻天地》2004,(12):34-35
有人说:“婚姻是双鞋,脚比鞋贵重得多.当鞋伤害了脚,使你无法容忍时,不妨将鞋脱去。”有人说:“婚姻像一座围城,外面的想进来,里面的想出去。”有人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婚恋的真缔?  相似文献   

3.
夜深人静,只听见蛐蛐的叫声.忽然,从文具盒里传出一阵说话声,听,它们在说些什么…… 橡皮妹妹说:“你们说,我们中谁最有用呀?” 铅笔大哥接着话题说下去:“当然是我了,你看,小主人一天之中都离不开我,没有我,计算、演算、画图、写字都无法进行,再说……” 直尺弟弟打断它的话,说:“不对,应该是我,没有你,小主人还可以用钢笔嘛,没有我,就不行了,就没法测量、画图,当然是……” “ 不对,”橡皮妹妹生气地说,“我看还是我吧,没有我,小主人的作业就又脏又乱,有了我,作业本才会如此整洁,我看应该是我!” 就这样,…  相似文献   

4.
说说Money     
前两年网上有个题为"当今中国十大流行恶习排行榜"的帖子,其中第八大恶习是所谓中英文夹杂的"新洋泾浜",说了这样一个例子:前不久,在某"COM公司"举行的新闻酒会上,一位风度翩翩的CEO说:我们所追求的不是"注意力",而是Money……说到这里,他耸耸肩,然后抱歉地解释:"对不起,我不知道这个词该怎么用中文来表达……"  相似文献   

5.
向贤彪 《军事记者》2002,(11):59-60
读《刘墉文集》,看到“三个筛子”的故事,原文照录———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个人不解地问。“第一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是真的吗?”“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现在你再用第二个筛子去审查。你要告诉我的消息,还应该是善意的”。那人踌躇地说:“不,刚好相反……”哲人又打断了他的话:“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我再问你,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是重要的吗?”“并…  相似文献   

6.
养成好习惯戒除坏习惯●遇衍滨近读《叶圣陶研究论文集》,颇受教育和启发。叶老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认为,养成良习,终身得益,社会受益,养成恶习,终身受累,还要殃及他人,贻害社会。以大众为服务对象的编辑,养...  相似文献   

7.
枯涩、平淡、乏味的语言,是目前一些新闻作品可读性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高频词”这一语用现象就是最好的证据:“大家纷纷表示”、“许多同志感慨地说”、“采取的有力举措”……诸如此类的词句几乎遍地皆是。不仅如此,任何一个新出现的词汇.都可能遭遇这种近于“恶俗”的滥用。曾有人撰说,要彻底毁掉一个词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放到记的笔下。  相似文献   

8.
前段时间某台播出一条为用手机上网而作的广告.广告词中说:“停电无聊、堵车无聊、吃饭等位无聊、……无聊时刻上网谋一把、看花边新闻……”其实.宣传用手机上网的优越,有很多可以选择的词汇和句式.何必用一连串的“无聊”来反衬手机上网的“有趣”呢?加上播音员绘影绘声的朗诵,使一些模仿性较强的孩子在遇到停电、堵车等同样的情况时.  相似文献   

9.
小幽默     
《云南档案》2010,(4):58-58
老婆饼 一个人在沙漠里快要饿死了,这时他捡到了神灯。神灯:“我只可以实现你一个愿望,快说吧,我赶时间。”人:“我要老婆……”神灯立刻变出一个美女,然后不屑的说:“都快饿死了还贪图美色!悲!”说完就消失了。人:“……饼”。  相似文献   

10.
古时有个笑话.说两个兄弟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弟弟心眼少,于是哥哥便说服弟弟.两人合伙买一双鞋子。哥哥白天穿。弟弟晚上穿。弟弟怕穿的时间少而吃亏。便每天晚上都穿着鞋子出去跑……其实。两人采用的就是“拼”的消费方式。汉语词典里“拼”有两种解释:一是拼在一起。比如拼图、拼音等。二是不顾一切地去做。尽全力争取。比如拼命、拼搏等.这里所指的“拼”主要是指“拼”在一起合伙消费。笑话中提到的这种合伙消费方式正在成为时尚:一个“爱拼才会赢”的快乐时代即将来临——  相似文献   

11.
李海燕 《大观周刊》2012,(15):204-204
“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我说:“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它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数学是一门魅力与枯燥同时存在的学科.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消除数学枯燥、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2.
人生陷阱     
一个农夫进城卖驴和山羊。山羊的脖子上系着一个小铃铛。三个小偷看见了.一个小偷说:“我去偷羊,叫农夫发现不了。”另一个小偷说:“我要从农夫手里把驴偷走。”第三个小偷说:“这都不难,我能把农夫身上的衣服全部偷来。”  相似文献   

13.
1917年7月1日,张勋在北京拥清废帝博仪登极,宣布复辟,并颁布了《复辟登极诏》。关于这份诏书的拟稿人是不是康有为,或者是不是经过康有为修改,史料记载很不一致。综合起来,共有以下三种说法:第一种:康有为拟稿说。1917年7月1日,复辟派“拥博仪出,宣告复辟……同日颁布上谕甚多……所发布《复辟登极诏》,则出于康有为手笔”①。第二种:非康有为所拟但经康修改说。此说又有两种不同记载:1.“闻此谕稿出自万绳拭、胡嗣援两秘书之手,经康圣人笔削,始发表”②,即先由万绳拭、胡嗣援两人拟稿,然后交给康有为修改。2.“此项伪谕…  相似文献   

14.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几年来,编著者乐为学术“追星人”。甘为传媒“做嫁衣”,联袂全国新闻院校博士生、硕士生采访了诸多业界和学界精英,“贤者以其昭昭”,“言者有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正如马克思所言:“就某方面说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捧读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现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传媒思想——高层权威解读传媒》,  相似文献   

15.
明红 《档案天地》2006,(1):18-19
很少人知道.作家魏巍曾专门发表过一首献给夫人的诗——《塞外晚歌》:“如果战友允许,我要寄一支歌,给一个淳朴的乡村的女儿……谁叫我在织布机旁将你碰见/谁叫那琐碎的日子在我们身边留恋……”这是专为夫人吟歌的一腔衷情。魏老说:在家里,她是“最可爱的人”。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人都在干着泥瓦匠的活,有人问他们在干什么?第一个说在垒墙,第二个说在挣钱,第三个说在建楼。他们虽然干的是同一种工作.却有着不同的动机.反映出他们不同的从业观。仔细想来,认为是在“垒墙”和“挣钱”的两虽略有差别.但基本上都属于把工作仅仅当成生存的手段来对待的一类:而持“建楼”态度则是把工作当作一项事业去做。  相似文献   

17.
应天常 《现代传播》2001,(2):130-132
巴金先生在他的《真话集》里说到一件令他心酸的事情:他的小孙女打碎了一件物品,大人要她认错,孩子流着泪说:“我……通过这件事……深刻地认识到……”巴金先生说,听一个小学生也这么样说话感到“很难过、很悲凉”。 他也许想到,打上阶级斗争印记的陈词滥调竟可以传宗接代。 在中国,语言一直被看作是整合全民思想和行动的手段──赋予特定内涵的语汇概念成为亿万人的“思维工具”,这就比较容易将不同的思维纳入同一条思想轨道,这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很高明的。但是这也是利弊互见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文件语言、…  相似文献   

18.
品牌策略的奥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讲讲品牌策略的秘密。我想给大家介绍的是。建筑群。或积木(BUILDING BLOCK)理论。我先讲一个故事,这是我对品牌的感受。有一个寓言.说的是一个人在建筑工地遇到三个砌砖的建筑工人,出于好奇,他问他们在干什么。第一个建筑工人回答说:“我在砌砖”。第二个建筑工人回答说:“我在砌墙”。其实,他们干的是相同的事情.他又问第三个人“你  相似文献   

19.
如果要问中国职场中最损害工作业绩的恶习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浮躁病”以及与此相关的“打折扣”现象。对此,众多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者有着痛切而深刻的认识。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举过一个生动的例子:如果让一个日本员工每天擦6遍桌子,他一定会一丝不苟地每天擦6遍;而我们企业的员工第一天擦6遍,第二天擦5遍,第三天擦4遍,第四天……他分析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企业生产力与产品质量达不到发达国家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央电视台原“为您服务”栏目主持人张悦曾说过:我很爱看现在的。为您服务”.这个栏目选题丰富,切入点独特,加之主持人亲切可入,富有时代气息,且制作新颖现代,特别注重电视手段的运用。打个比方,我此前主持的“为您服务”就好像是老百姓爱喝的大碗茶,淳朴浑厚,有它的深沉韵味;现在的“为您服务”就好比诱入的咖啡、美味的果茶,不但有奶、有糖、有各种维生素,而且杯子、小勺都很讲究很精致……[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