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10年秋季,贵州省首次在全省范围内审慎而又稳健地启动高中新课程改革.推行新的课程标准。这是2001年全国自上而下的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改以来在高中阶段的扩展和深化。自2001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至今十年了,这十年是在摸索中前行,在刚惑中奋进。回眸十年义务教育课改的历程,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2008,(9):14-15
2001年至今,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作为新课程的“先锋队”,42个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中先试先行、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在制度完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校本教研、考试评价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在大幅度提升本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的同时,也为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实施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并且正面临着向纵深推进的历史机遇。本刊记者对深圳市南山区、北京市海淀区、杭州市余杭区三个国家级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教育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采访。我们倾听他们在七年课改中的种种收获与感触,更关注他们今天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3.
2007年11月13日,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回顾与反思系列研讨“行动研究推进课程改革”现场会在石景山区召开。石景山区安排了“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促学校特色发展”、“校本管理促学校可持续发展”三个分论坛,与来自全市各区县教委以及课改样本校的领导、教师180余人共同分享了课程改革的成果与反思。2001年,石景山区小学全部参与了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6年过去了,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学校办学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  相似文献   

4.
●问:从2001年启动试点,到2012年秋季正式实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年多的历程。作为课程改革的引领者和践行者,您如何评价这些年的课程改革?以小学语文课程为例,您认为此轮课改给小学语文带来的最大改变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直接带动着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育技术以及教师培训方式的全面更新。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和教育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北京市石景山区建立了小学课改教研网站,开辟了推进课改的新阵地。  相似文献   

6.
从2001年9月重庆市北碚区成为首批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至今.重庆课改已走过了8年的改革探索之路。8年来,重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历程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有着诸多困惑和争议.然而更多是踏踏实实的尝试、摸索和坚定的前行。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的指南,教材编写的指导书,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它们的制定与颁布深刻影响我们的教学改革、教材改革和评价改革.从2000年前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到2001年7月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再到2010年课改实验后,2012年1月制定的《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8.
从2001年开始,荆州市荆州区作为省级课改实验区,在课程改革的各个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实践与探索。中考评价制度改革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水区,该区大胆探索,锐意进取。以积极的实践勇趟课改深水区。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中小学教育教学带来了许多深刻的变化,考试改革作为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势在必行。如何看待考试,怎样改革考试方式,是课改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对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2011年3月,上海市召开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从过度注重学科知识成绩,转向全面发展的评价"的改革要求.上海的学业质量评价改革探索,着眼于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着眼于提高评价的科学性,着眼于建立课程、教学、评价良性循环体系,着眼于形成基于证据的分析与改进机制. 2011年11月,上海市召开"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项目推进会",开始推行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一年多来,取得了一些成果,也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反思"十年课改",可为今后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十年课改"呈现出学习、改革、体制、发展与文化等特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渐形成了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别国先进经验为参照,以厚重优秀的中华文化为背景,以丰富多样的有效教学为实践,以自主创新为动力的中国模式;"十年课改"对于基础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植学习型社会和构建创新型国家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近日举行大规模教学研讨活动。2500多名来自教育行政部门、教学研究部门的领导、专家及一线校长和教师,现场评析教与学的方式方法。这标志着北京课改已经进入实质性“攻坚”阶段。为了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北京市连续3天举行此次以教学方式研究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规模教学研讨活动。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已经走过了近三年的历程,广大实验区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涌现出一批勇于实践的教师群体,推出了一批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优秀课例。此次北京市中小学教学专题课例研讨分体验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  相似文献   

13.
成人看世界的视角与儿童看世界的视角是存在差异的,了解儿童的学习需求,寻觅满足儿童学习需求的方式,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只有满足儿童需求的教育,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功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2003年,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监控与评价工作组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17个区县实验班的1259名一、二年级小学生进行了调查,获得有效问卷989份,了解了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课改的感受与期望。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路前行,既有赞美和鲜花,也有困难和险阻.随着改革的全面推开和重点突破,课程改革呈现出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已经由原本的改革探索逐渐变成一种教育常态,成为政府和学校的常规性工作:二是课程改革的第一推动力仍然是行政。五年间,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跨越了特色发展与系统反思两个阶段.实现了义务教育与高中两个学段课程改革的衔接,通过一系列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文件.构建了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动力系统和制度保障,初步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课改典型持续涌现.广大干部、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明显,对教与学的研究持续重视,课堂教学质量获得明显提高,应该说,五年的课改在促进北京市基础教育发展中起到了核心作用。然而,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比如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难题未得到根本性缓解等,已经成为制约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进入“十二五”,要想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课程改革顺利实施,既需要观念方面的深层次变革.也需要体制和立法等方面的强有力保障,毕竞课程改革已经到了真正的攻坚阶段.在新时期.需要有新的思想和魄力去推动。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自1988年起就进行了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试点工作,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之后,自2001年开始又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试验,全称为"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第二期工程课程方案",简称"二期课改".这一轮的课程改革无论是在课程观、教学观、知识观、学习观还是住德育观、评价观等方面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笔者主要介绍一下上海市"二期课改"在课程观、学习观、教学现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为了配合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和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使北京市广大语文教师更好地适应初高中新课标的实施,北京市语文教学研究会(中学部)与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于2004年5月联合举办了“2004年北京市百名骨干教师培训班”。5月14日培训班在北京15中举行了开学典礼。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钟作慈首先作了题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专题报告,重点谈了四个问题:第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原因及特点;第二,基础教育课…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三月初召开的全省基础教育年度工作会议,对2008年我省基础教育工作做了精心规划和全面部署,将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定为今年我省基础教育工作的重点。各级教研部门应主动呼应,继续坚持把“研究课改、服务课改、推进课改”作为教研工作的中心,认真履行职能,落实我省基础教育年度工作会议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扎实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  相似文献   

18.
"十年课改使中国的基础教育发生了本质而深刻的变化。基础教育的进步正与时代发展同步,正在呼应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历史任务。十年课改道路曲折,挑战严峻,但改革的进程催生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它们又极大地推动着改革进程。"——这是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巡视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朱慕菊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评析报告中的结束语。这些话折射出新课改在传承  相似文献   

19.
从2001年到2006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它的第一个五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从全面推进向深入实施转型。2007年伊始,许多地区都在以各种方式回顾五年课改的历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成败得失。在上一期杂志中。本刊重点介绍了云南省五年课改的相关情况。在本期杂志中,江西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占铭将向我们展示江西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全景,江西省赣州市的教研员谢泽源则就?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的具体问题,向我们介绍作为省级实验区的赣州市的相关调研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课程与教学的隐喻:课改必须"改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来,我们与课程建设共成长,与课程改革共进步,对课程、对课程改革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认识上的收获就是:课改必须"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