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目的探讨聋哑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特点及其与负面身体自我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和身体自我量表对359名聋哑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在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特殊价值感、社会取向特殊价值感上聋哑中学生与正常中学生的差异极为显著.在社会取向人际价值感、社会取向心理价值感上差异显著.聋哑中学生只在个人取向道德价值感、社会取向家庭价值感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他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随着年级的变化,在个人取向特殊价值感、个人取向人际价值感、个人取向生理价值感、个人取向道德价值感上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在社会取向道德价值感上年级差异极为显著.结论聋哑中学生负面身体自我与自我价值感总分在整体、相貌维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云南省边疆地区哈尼族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特点,为边疆少数民族的心理健康和教育提供依据,采用黄希庭、杨雄编制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三所中学的656名哈尼族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哈尼族中学生自我价值感许多方面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哈尼族中学男生的总体自我价值感和个人取向生理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女生;哈尼族女生的人际自我价值感和个人取向道德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男生;初二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各个方面都显著高于初一和初三学生;初一学生个人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的人际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取向的道德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初三学生;初三学生的总体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的特殊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的心理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的家庭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初一学生;杂居地区哈尼族中学生的总体自我价值感和特殊价值感均显著高于聚居地区的哈尼族中学生。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查外来民工子弟学生与本地学生自我价值感发展状况。结果表明:两类被试在特殊自我价值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总体和一般自我价值感上无显著性差异;六年级的当地普通学生在个人取向家庭自我价值、社会取向人际和生理自我价值感上都显著高于外来民工子弟学生,而在社会取向心理自我价值感上则显著低于后者;外来民工子弟男生在个人取向生理自我价值感上显著高于当地普通男生;但女生在这个方面显著低于当地普通女生。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66名贫困大学生为被试,278名非贫困大学生为对照,采用黄希庭、杨雄编制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贫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贫困大学生社会取向人际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取向生理自我价值感低于常模;(2)贫困女生总体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心理自我价值感以及社会取向心理自我价值感低于贫困男生;贫困大学生社会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人际自我价值感以及个人取向家庭自我价值感等方面有显著的年级差异;(3)贫困大学生在自我价值感的许多方面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将通过调查问卷法来了解中职生的自我价值感的现状,发现从总体上来看,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在自我价值感各维度上的得分均处于中等以上水平;中职校的男生和女生在社会取向特殊家庭价值感维度上差异显著;中职校的男生与女生在个人取向人际价值感维度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目的:探讨高职生自我价值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价值感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046名高职生进行研究。结果:(1)男生的总体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道德价值感、个人取向生理价值感和个人取向心理价值感高于女生。而女生的个人取向家庭价值感和社会取向道德价值感高于男生;单亲家庭(离婚)成长的高职生的个人取向心理价值感和社会取向心理价值感上显著高于双亲家庭;非独生高职生的社会取向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独生子女;(2)高职生自我价值感与心理健康存在非常显著负相关,个体的自我价值感越高,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结论:高职生自我价值感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我价值感量表和特质焦虑量表对三峡库区高职院校314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高职生自我价值感与特质焦虑存在着密切相关性,并有显著影响,自我价值感越高的个体特质焦虑越低;在社会取向、个人取向的生理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的人际自我价值感以及社会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方面,进一步研究发现高、低自我价值感对照组的高职生在特质焦虑水平上显示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高职生自我价值感的特点、以及自我价值感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随机抽取天津市5所高等职业院校445名被试,采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SE)(黄希庭,1998)和<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CMI)(张智勇,2006)进行调查并做相关分析,结果为:(1)高职生总体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但是个人取向人际自我价值感显著低于全国常模;(2)职业成熟度及其各维度与总体自我价值感存在显著正相关;(3)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和总体自我价值感对职业成熟度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1)高职生自我价值感总体水平较好;(2)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和总体自我价值感对职业成熟度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贫困大学生的个人取向人际价值、社会取向人际价值和社会取向生理价值比非贫困大学生低;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有一定的相关;自我价值感对应对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贫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对应对方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黄希庭等人编制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和“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182名工读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22读生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与总体、一般和特殊自我价值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工读生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生,时间管理的缺陷可能与工读生的问题行为有关;(3)与全国常模相比,初三工读生的一般自我价值感、家庭价值感和人际价值感显著高于常模,道德价值感、心理价值感显著低于常模。  相似文献   

11.
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认为人内在地寻求自我意识支持,寻求自我价值,并且这种自我价值意识会影响个体的思想和行为。青少年德育的目的是将社会要求内化为青少年的动机和意识,然后再由其将这些意识外化为行为并产生良好的行为结果。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相关论述为青少年德育教学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从孟子把"得天下英才教育之"视为人生三乐之一,反思现在教师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现代社会中教师自我价值一定程度失落,在先贤孟子观念的影响下,追寻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实现教师自我价值还需在树立正确的自身职业观念,社会促进教师全面发展,教师建立个体人体性成长观念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3.
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研究是对过去着眼于自尊高低性的自尊研究的补充和拓展.个体将自我价值感建立在权变领域中,权变领域的成功能增强自尊,失败会降低自尊.人们会自我监督在这些领域中的行为,努力想要做好.这种对自尊的追逐会带来很多消极后果,如影响自我调节、人际关系和心理生理健康等方面.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研究尚存不少争议,比如是否人人都有权变领域、权变性结构以及和自尊的关系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厘清.  相似文献   

14.
人的价值实现是人的本质实现和确证,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的有机统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取向的体现,当代大学生价值失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迫切要求关注人的价值实现,以利于最大限度地提升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巴金的《寒夜》中曾树生形象的塑造,彰显了创作主体意识形态中存在着明显现代女性自觉意识。作者将女性生存、价值以及出路等源于“五四”时期妇女的命题纳入了小说创作之中。通过曾树生形象的塑造,彰显出文本中的“人”的意识的觉醒、经济独立意识、个性解放意识、女性自我价值认同以及女性自我行为规范的“自我”裁决等表现形态,对女性问题提出了思考。同时,文本对曾树生体现出的女性意识的进步性及局限性进行了反思,进一步还提出了女性的个性解放不能仅局限于女性自身行为,而应立足于整个社会的解放。  相似文献   

16.
人的价值问题是价值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张岱年认为.人的价值思想的主要内容:个人的自我价值,即人具有独立的意志与人格,坚持自己的尊严;个人的社会价值,即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类的价值.即人类具有其他物类所没有的特异性质和能力。孔子人的价值思想的历史意义:铸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影响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路向。今天,批判继承孔子的人的价值思想,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资利用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会受到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职业选择对于事业发展的影响也日益明显。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提倡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具有合理性,根据自身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与人格特质存在高度相关,自我价值感的所有维度与人格特质中的自我指向特点呈显著正相关,自我价值感的大多数维度与人格特质中的外向性、善良、才干、人际关系和处世态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处世态度和外向性对自我价值感的大多数维度都有良好的预测效果,自我价值感的大多数维度与行事风格和情绪性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