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空间技术是人类飞向空间进行活动的综合技术。这里,“空间”一词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空间。一般来讲,空间泛指地球空间、行星际空间、恒星际空间、星系际空间,乃至宇宙空间。目前,人类已能在太阳系行星际空间飞行,而宇宙探测器“旅行者2号”已飞出太阳系,进入更遥远的恒星际空间,正  相似文献   

2.
宇宙航天员告诉我们:“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到外星球远足了!”我们可以在星际空间中漫游,可以在星际宾馆中一饱美食,可以随意驻留在任一个星球上,更可以享受惬意的快速飞行……在宇宙间旅行,就像在城市中搭载公共汽车一样方便。环游宇宙的首要条件,就是快捷和性能优越的飞行工具。现在,宇宙设计师已经为我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飞行工具。我们蓄势待发。环翼飞机:这是一种速度在5—6马赫(约1700—2040米/秒)的超高音速飞机。它的外形非常特别,后掠的机翼弯曲成环状,机翼的端部与前掠的垂直尾翼的顶端相接。前掠垂直尾翼的后缘…  相似文献   

3.
杭添仁 《金秋科苑》2013,(15):49-53
新闻背景 近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在官网宣布:美国“旅行者”1号正式成为第一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旅行者”项目首席科学家斯通说,“‘旅行者’已经离开太阳风层,在宇宙海洋各恒星间遨游。”这个飞行了36年的空间探测器目前距离太阳大约为190亿千米。新的意想不到的数据显示,“旅行者”1号已于一年前进入星际空间。  相似文献   

4.
<正>天文学家们最近发现了一个位于29亿光年之外的星系,类似于宇宙诞生后不久出现的改变了整个宇宙的那些星系。大爆炸发生几亿年之后,类似的星系如何使遍布于星际空间的氢原子发生分裂?该发现或许有助于科学家们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一个瘦得出奇、全身瘫痪的天才,他的身体无力地蜷缩在轮椅里,思想却在宇宙的最深处飞扬,穿越时间与空间,追寻宇宙的尽头,探索黑洞的隐秘──这就是斯蒂芬·霍金,被称为“当今爱因斯坦”的思想家、物理学家。  霍金是最早用广义相对论推演宇宙演变的科学家之一,他关于“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并将终结于黑洞”的论断已被科学界广泛接受。时间、空间的历史与未来,就是他的研究对象。  在他之前,没有人能解释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发生过什么事情。霍金以他的研究解释了宇宙如何创生,以及形成行星和星系的物质如何被创造,从而创…  相似文献   

6.
一艘装载著NASA制造之仪器的日本火星探测太空船“行星-B”号(Planet-B)7月4日上午在日本鹿儿岛宇宙空间观测所发射基地发射,“行星-B”号进入环地轨道后,开始前往火星之旅。 “行星-B”星际探测器是由日本运载能力最强的M5-3型火箭送上太空。它的发射,标志着日本现已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能制造星际探测器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如果两只叫别尔卡和斯特列尔卡的狗在宇宙飞行中死去.那么人类恐怕永远也不飞向宇宙了。上天保佑.它们健康的归来。可叫莱卡的狗就不那么走运了:它乘“叛逃者”号飞船进入太空后,在遥远的星际间死去,人们用它的名字来命名一种香烟来纪念。另一桩不幸的事件发生在美国。猴子波尼在宇宙空间飞行八昼夜后突然感到  相似文献   

8.
星际分子是六十年代天文学的四大发现之一。星际分子的发现标志着分子天文学的诞生。星际分子的研究对于恒星形成和演化(如巨大的星云坍缩成为恒星或星团的过程和正在“死亡”的星向星际空间抛射物质的过程)、银河系结构、宇宙化学等学科都有重要意义,是当代天体物理学也是物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毫米波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建造了毫米波射电望远镜,从分子天文学的角度研究恒星的形成、银河系结构等。  相似文献   

9.
颜士州 《知识窗》2011,(11):54-54
踏上未来的星际旅程.真是一种令人陶醉的享受。未来的人们将有幸去月球、火星、木星、土星游玩.饱览宇宙风光。从“地球——土星”的旅行时间为期大约6年.  相似文献   

10.
徐玢 《科学中国》2006,(11):26-30
初闻超新星.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它是一种初生的恒星。然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超新星指的是恒星在“临死前”的一次剧烈爆发。这类爆发是宇宙中最为激烈的天体物理现象之一。整个爆发过程大约只持续一秒钟.但却会释放出10^44-10^48焦耳的能量。在爆发时恒星光度的变化非常明显,变化幅度超过17个星等,即增亮千万倍以10^10上,可以达到10~倍太阳光度.比一般的星系还要亮。爆发会瓦解恒星.将构成恒星的物质向整个星际空间抛射。超新星爆发的结果或是将恒星物质完全抛射,  相似文献   

11.
超弦理论告诉我们:我们的宇宙只有10维的空间(而存超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膜理论更是宣称宇宙有11维空间)。我们平常只能感知到空间的三个维度,我们可以上下左右前后移动,也可以在时间维度里向“前”移动,这些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但是那另外的六维空间在哪儿?你找不到,因为它们以“卡-丘”空间的形状蜷缩起来,躲出了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生物是以细胞为单位的,而几乎每个细胞都能够独立地完成自己所有的生命活动,许许多多个细胞才组成一个生物个体。由此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宇宙并不是唯一的,在它之外有一个比它大的多的空间──超宇宙。在超宇宙中,我们所生存的宇宙,仅仅是超宇宙的一个"细胞"而已。不同的宇宙之间就像细胞与细胞之间是有间隙的,并不是紧挨着,只是宇宙之间是"零能空间",在零能空间中没有能量,只有在宇宙的内部才携带着能量。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我是一名高中学生,今年订阅了《大科技》,阅读后认为非常精彩。我在2003年2期的“编读往来”栏目上读到一位读者对宇宙“有限无界”的理解。对他的观点我基本赞同,但也有不同的的看法。 我的观点是:宇宙的空间维是卷曲的,维度就像一个大圆圈。根据弦理论,空间有三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宇宙被划分为许多“势力范围”。从远距离来看,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许多天体都是以所形成的磁场来标定自己的势力范围的。太阳也有磁层,称为“日光层”,它延伸至太阳系的最边缘,抵御着太空等离子体的侵袭。太阳系的星际旅行防护罩看过《星际迷航》电影的人们都知道,在宇宙太  相似文献   

15.
近日国际天文学家通过美国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一项最新观测结果,在宇宙中某一狭窄区域范围内,首次同时发现了多达21处却一直深度隐藏着的宇宙“类星体”黑洞群。这一重大发现第一次从正面证实了多年来天文学领域有关宇宙中有数目众多的隐身黑洞广泛存在的推测。充分的证据使人们相信,在浩瀚的宇宙中,一定有数量众多、质量超大的黑洞巨无霸,正借助着星际尘埃的隐蔽,在暗地里不断发展壮大着。(摘自新浪科技)宇宙中遍布黑洞  相似文献   

16.
《科技新时代》2004,(9):80-89
星际飞船“马戏场号”正在太空中邀游,它将经过7年的航行,到达距离地球3光年远的一颗褐矮星。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人类将会与来自另一个宇宙的外星文明进行一场商业洽谈。这一切都发生在公元2030年,现在还有一点时间,3名船员鲍里斯、皮埃尔和苏昂坐在酒吧里——间仿照300年前荷兰阿姆斯特丹的酒馆修建的房间。尽管啤酒的种类繁多,鲍里斯还是点了一杯用水母制作的鸡尾酒。就在皮埃尔打算啜一口酒时,记者小姐出现了。尽管她看起来并不太受欢迎,但她还是坐了下来,向侍者要了一瓶德国啤酒,然后问3名船员是否相信“奇点时刻”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浩瀚的宇宙给了我无穷的遐想,星空的神秘激起我探索的激情,中国登月之旅让我为民族的强大而骄傲……这一切,勾起了我学习天文知识,立志探秘宇宙的动力。我向往着自己在宇宙中星际旅行的奇妙体验,向往着与外星文明的激情会面……  相似文献   

18.
小探宇宙     
在人们赞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宇宙间“令人迷惑不解”的疑难仍层出不穷、与日俱增。人们一直在探索其奥秘。牛顿提出宇宙的万有引力,爱因斯坦为了防止宇宙的坍缩,在他的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中加入了一个“宇宙学项”,它代表一种万有斥力,以保持宇宙的稳定性。后来又有人提出了“宇宙大爆炸论”。宇宙究竟是以什么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呢?笔者也在小探着宇宙,但其观点有所不同。 从圆球体谈起 人们认为:空间三维体是由点→线→面组成的。点在空间占什么位置呢?一个在空间任何角度看都是一样的点,只能是一个圆球体。但这个圆球体既…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天文学家一直认为,星系就好象由许多彼此独立的领地组成的大帝国。每颗恒星都主宰着自己的小领地,与外界互不关联。虽然宇宙历史发展的大方向由整个银河系决定,但太阳系发生的日常琐事只跟太阳有关,但是,研究人员逐渐认识到,太阳的主权并不是如此稳固的。天文观测发现,太阳系内98%的气体并非来自太阳系自身,而是偷偷越过太阳王国“马其诺防线”的外来物质。平均第100个闯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就有一个是来自太阳系外的星际入侵者。  相似文献   

20.
宇宙的归宿     
笔者曾在“永恒对称的宇宙,无穷的空间能源”一文中,阐述了虚无的,冷暗的早期宇宙结构和空间的物理特征。现就目前天体物理科学中几个奇异现象及宇宙的未来加以探索。 一、脉冲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