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应然学力视角对我国近现代具有代表性的四种体育学力观的含义、时代背景、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研究表明:军事主义学力观强调学校体育为军事服务,突出学校体育内容的军事性,各种儿童组织的体育活动以军事内容为主;体质教育学力观强调"体育"即为"身体教育","身体教育"的实质在于"学会健身",体育课程内容要围绕"健身"主题展开;技能教育学力观强调以掌握"运动技术"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身体发展的统一;终身体育学力观强调将"能力"建设作为教学的核心,强调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学力评价的内涵、内容以及为构建学生学力评价体系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探索。根据体育的课程目标,以及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特点、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化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和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提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学力化”,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也是实施终身体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首先阐述新体育学力观的基本内涵,论述学生怎样形成可持续发展新体育学力观以及对推进体育教学的重大作用和意义,其次对学生可持续发展体育学力的培养可以依赖于"第三教学"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实施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对学校体育素质教育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指出应试教育关注显性学力,素质教育则关注显性学力与隐性学力的统一;并从个性化教育、学力成长、课程文化的再创造视角出发,对学校体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风华中学是区属重点高中,是上海市第二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学校,根据全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上海市《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对高中体育课程的结构进行了改革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支持率达到96.8%。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简介如下:一、课程改革的目标为了培养学生的基础型学力、拓展型学力和研究型学力,我们相应地开设了体育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基础性课程主要抓基础普及;拓展性课程主要是激发兴趣,注重提高;研究性课程以学习和研究基础知识,提高理论水平为主。…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教育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已开始了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这种教育观的转变,笔者认为,首先应是学力观的转变。本文以此为主线,试从学力的客体侧面、主体侧面和主客体之统一中,探讨体育教学对学生学力成长与健康人格养成的意义,提出课本内容修编的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高校体育有效教学的理性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大学生的经验系统,建构实用的体育理性图景,求得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关照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教法观念的现代化意识,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和特征的有效性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学力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提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学力化“,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也是实施终身体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有效体育教学:体育新课程的教学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新课程改革导致了体育教学观的巨大变化,要求体育教学从知识本位走向学力本位,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从重结果走向重过程,从统一走向个性化教学,从被动守旧走向自主创新。这种变化极大地丰富了有效体育教学的内涵,形成了关注整体人的发展、关注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关注教学效益、关注反思与创新等有效体育教学的理念。据此,设计了一种有效体育教学的策略框架,呼吁广大体育教师树立有效体育教学意识,并能在教学实践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1.
民族传统体育基础理论及学科发展论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体育学的二级学科中,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发展最为滞后,这与人们对其性质与体系的认识不足有关。回顾和剖析了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发展历程和现实存在的问题,阐述并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与特征、学科定位与目的、学科发展的主要目标与措施,旨在使民族传统体育学获得生命力,推动学科整体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TRACK知识要素调查分析高校体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总结高校体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提出高校体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以期为相关高校开展教师信息化提升工作提供参考,为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助力。高校体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为学科基本素养具备,学科建设、体育文化展示需加强;坚持教学法原则,构建情境需加强;信息技术素养意识强,能力有待提高;学科教学素养结合较好,变革实践不够;信息化学科素养应用多,制作建设不够;信息化教学法素养知易行难,跨时空需求难满足;信息化学科教学素养基本能力具备,全方位个性化需求难满足。针对高校体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7个影响因素,提出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以提升学科素养;实现教师角色转型与定位以提升教学法素养;开展信息化队伍建设以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开展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以提升学科教学素养;构建学科资源库以提升信息化学科素养;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以提升信息化教学法素养;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以提升信息化学科教学素养等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以往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改革旧的体育教学模式,摸索更有效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机械性、单一的认知性和接受性的教学向互动性、综合性等的教学特征转向。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参与性能力,以培养学生素质能力、学生的创造性和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在中学阶段的体育课教学,仅注重发展身体素质,已经不能满足中学生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求。只有学生感兴趣、喜欢,在心理上需要的事情,才有可能使个性得到发展。因此选体育兴趣班在体育锻炼中学生会有意识和无意思的表现自我个性发展的能力。满足学生的精神发展,对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核心素养成为了各个学段学科教学的发展理念。核心素养倡导培养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学到更多的健康知识,以及具备较强的运动能力与较高参与热情。针对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存在主要问题,结合核心素养的理论内涵理念,提出激发兴趣,合作学习;优化内容,培养品格;转变观念,德育渗透等体育教学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在培养新型全面人才的素质教育中,越来越表现出其独特的作用和地位。课外体育锻炼是关系到大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也是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衔接的重要基础途径。大学体育改革如何适应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是新时期面临的重要课题。结合课堂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学会锻炼、学会学习、学会自我发展形成自我体育锻炼习惯和能力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学科集成与研究前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中国体育人社会学科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历史回顾,对其发展现状做了评价,提出了该学科的任务,并对不同体育领域中体育人社会学科的研究前沿做了评述,对发展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做了总结性评述。  相似文献   

17.
美国高等体育专业教育改革的原因及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宁  李忠梅 《体育科学》2005,25(4):25-27
美国的高等体育专业教育从创建至今已有1 4 0多年的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特色。进入2 0世纪70年代后,在高等教育改革、人口结构变化、健康及体育产业兴起和竞技体育发展的背景下,美国高等体育专业教育通过更改体育院系及其专业名称,进行学科重组,加强自然学科教育等改革措施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要。这些改革对我国高等体育专业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欢 《当代体育科技》2021,(7):141-142,145
新时期,素质教育不再只追求学生的文化成绩,而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体育作为“五育”并举的前提,不仅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对于学生德育的发展也大有帮助。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体育学科显得尤其重要。该文以小学体育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小学体育学科中运用体育游戏,力求运用游戏助力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学科体系构建与课程群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我国体育事业实践形态、人类对科学体系结构的认识成果及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依据,通过界定学科域,整合学科群,采掘学科点分析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学科体系的层次结构,构建由本体学科、交叉学科、相关基础学科、新兴学科4个学科大类及所属学科群组成的高等体育教育的学科体系。以此为基础,设计由4个课程群和12个课程大类组成的高等体育教育的课程体系,并对高等体育教育的学科与课程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3大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下,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进行探讨。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挖掘中小学体操项目教学对发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独特贡献,进而提出教学改革的建议,以期为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和学科核心素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