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3 毫秒
1.
东汉恒帝初年,京城洛阳一带发生日食,太后让大臣黄琼把日食记录下来,黄琼写道:“京城洛阳一带,日食很厉害”。太后说他:“真是越老越糊涂了,连日食也写不明白?”黄琼吓出了一身冷汗。回到家急得他在屋里团团转。小孙子黄琬对他说:“爷爷,您别急,我记得  相似文献   

2.
元代中期,富民群体通过“入粟补官”、封君保举等方式积极入仕。瑞州路富民陈以忠以保证银课数量、减轻百姓负担为诺,被太后授予从五品蒙山银场提举之职。到任后,他组织重修正德书院,结交地方儒士群体,通过吴澄等人的书院营建记对其求官经历进行粉饰;在炼银办课的过程中,他却横征暴敛,残害百姓。随着英宗对太后等贵族特权进行制约,陈以忠开始受到监察官员的弹劾,最终获罪罢官。陈以忠平步青云的背后是以答己太后为代表的蒙古位下(投下)贵族势力的膨胀,他颇具传奇色彩的仕宦经历为观察元代中期皇帝与太后、汉法派与蒙古保守势力之间的权力斗争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触龙说赵太后》(初中语文第五册)一文中,触龙提出了四个“愿”:“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故愿望见太后”、“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乍看起来,这四个“愿”都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把上面四句话分别译作“左师触龙说希望拜见太后”、“所以想来看望你”、“希望你让他补进王宫卫士的行列当一名侍卫”、“希望在我还没有死之前,把他托付给你”。除第二句把“愿”译作“想”而外,其他三句都译成了“希  相似文献   

4.
儿子宁宁比较胆小,别的孩子过年兴高采烈地放鞭炮,可他总是远远地躲在我身后。又到了快过年的时候,为了激发他放鞭炮的热情,也为了让他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所了解,我给他讲了一个关于“年”的故事。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每年除夕都要到村子里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就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又到了一年的除夕,乡亲们像往年那样,都忙着收拾东西准备逃往深山,这时  相似文献   

5.
急脚大师 《作文》2024,(15):59-63
<正>眼看秦国就要打过来,有个叫触龙的大臣着急了,无论如何,他也得去碰碰这个硬茬子。赵太后得知触龙要来当说客,准备兑现自己的诺言,让触龙试试她的“无敌风火大口水”!“太后盛气而揖之”,她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准备来一场惊天动地的大骂,断绝所有大臣的幻想。触龙不慌不忙,胸有成竹。他迈着特有的小碎步,装出腿脚不方便的样子,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触龙说赵太后》一文时,其中“故愿望见太后”一句的句中停顿常常引起师生的争论,一种意见认为应读为“故/愿望/见/太后”,而另一种意见认为应读为“故/愿/望见/太后”。  相似文献   

7.
《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面对的形势是别人不能说,也无法再说的一种僵局。面对僵局,心系国家安危的老臣触龙,如何打破僵局,使太后能够听取自己的劝谏,就成了关键。我们常常激赞触龙用谈养生、拉家常的方法取得了进谏的成功,实际上我们忽视了面对盛怒的太后,面对就不打算听取大臣任何进谏的太后,如何做才能让她不生气,能够进得去,能够站得住,能够不被她唾出来,这才是最难的,也是最关键的。触龙面对僵局,说服的难度很大,但他又不能不去“说”赵太后,其理由有三:1、在其他大臣不能“说”之时,国家命运系于一人,为了国家的安全,触龙必须去“说”…  相似文献   

8.
从触龙的“徐趋”说到古代的趋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策·赵策四》里讲了一个“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赵太后的丈夫赵惠文王死了,他的儿子赵孝成王继位。但孝成王还年幼,所以赵太后就临时掌管朝政了。而在她刚刚当权的时候,秦国就趁赵国还在办丧事的当口加紧了对赵国的进攻。赵太后就向齐国求救兵,齐国却提出了要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做人质的要求,太后不肯。所有的大臣都极力地劝谏,太后还是不肯。事情正僵持着的时候,来了一个老臣叫触龙,说是要见太后。文章写太后怒气冲冲地等着触龙来劝谏,写触龙上殿之后慢腾腾地走,化了很长时间才走到太后的面前。文中就用了一个“徐趋”来描写触龙上殿以后行走的样子。  相似文献   

9.
《触龙说赵太后》是人数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传承多年的老课文,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之名篇。此文第二段写到触龙入见太后一事时,有这样一句:“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课文将“徐趋”解释为“徐步,徐行。意思是一步一步向前慢走。徐,慢。趋,向前行走。”此注曲解“趋”之本义,悖谬情理,笼统解释,实为不当。  相似文献   

10.
一个年轻人在逃往维也纳的路上,由于饥饿病痛,昏倒了。当他醒过来时,发现自己在一个小草屋里。“这是什么地方呀?”“是好心人住的地方啊!”一位身穿袈裟的白发老人回答他,“我是个僧人,一个出家人。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我叫鲁道夫·格劳贝尔,是卡尔施塔特人,想去维也纳挣  相似文献   

11.
<正>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认为机会来了,就加紧进攻赵国。赵太后向齐国求救。齐国说:"必须用长安君来做人质,才能派出援兵。"赵太后不答应,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说:"有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我一定朝他脸上吐唾沫!"左师触龙去见太后,太后气势汹汹地等着他。触龙缓慢地小步走着,到了太后面前致歉说:"我的脚有毛病,一点也不能走快,很久没来看您了。私下里原谅自己,又总担心太后的贵体有什么不舒适,  相似文献   

12.
《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赵策》的名篇。如何快速准确地把握这篇课文,且能欣赏到它的艺术特色,笔者以为在教学中应该抓住一个“说”字和两条行文线索。先谈“说”。“说”,实质就是“说”者组织的一轮轮暗藏玄机的对话。大臣强谏,是一种蛮“说”,是一轮失败的对话,导致太后不顾尊严,生出泼妇之态,扬言“必唾其面”。作者的行文重点是触龙的巧“说”。面对“盛气”以待的太后,触龙不得不另辟蹊径,以求别开生面。姜毕竟是老的辣,触龙巧妙地抓住了老年人共同关心的话题——健康,并以此展开了第一轮对话。触龙有板有眼地与太后拉起家常谈论养生之道,一为转移目标,化解“盛气”,二为营造氛围,引起话锋。瞅着太后如己愿地“色少解”之后,触龙又组织起第二轮对话,其间触龙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煞费苦心地编出一个托幼子的事情来,主要是为了引太后讨论“爱子”问题,谈到贴心处,  相似文献   

13.
画马的孩子     
正下了第四节课,做过了扫除,出校门时,太阳已经斜下去了,“零东”路的车站已经没有几个人在等车。他背着书包,手里捏着一卷图画纸,紧跑几步,到了车站。他应该搭“零南”路转25路回家的,但是他喜欢搭“零东”路。他宁愿多绕一大段路,只因为“零东”路经过植物园。植物园是个漂亮的地方,他曾在那里跟刘国松老师学过一年多的画。那一阵,每个星期天,他总是在那些大树下画风景,把留级补考等等烦心的事忘掉不少。现在,他已很久不去学画了。爸爸说,小学六  相似文献   

14.
沙俄借中国发生辛亥革命之机,策动“蒙古独立”,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在内蒙古,很早就投靠沙俄的科尔沁右翼前旗王爷乌泰,在沙俄的支持下,响应外蒙古“独立”,发动武装叛乱。他无视中国政府的警告,一方面发布“东蒙古独立宣言”,一方面进攻邻近地区,遭到中国军队的痛击,逃往外蒙古。后又随外蒙古军队进犯内蒙古,也被击败出逃。在“独立”无望、走投无路情况下,乌泰只有向中国政府投降。历史证明,违背各民族利益的分裂活动必然失败。  相似文献   

15.
《触龙说赵太后》中“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一句,《教参》在译文中将“哀”对译为“哀怜”。笔者认为不妥,“哀”在这里当释为“爱”,即“疼爱”之意。理由如下:一、从触龙和赵太后对话的文意来看,他们原为争男女之爱而引出对长安君和燕后的爱的比较。触龙打开进谏大门的一段话可分为三层来理解:1.提出爱子的原则——计深远;2.从送燕后出嫁事说明太后对燕后的爱之深;3.从嫁后的祝祷赞扬太后爱燕后符合“计深远”的爱子原则。其中写送嫁时的情景很感动人。因“亦哀之矣”之前有“泣”,“悲”两  相似文献   

16.
一、善于远航的人,海洋中有路;善于攀登的人,崇山中有路;善于奋飞的人,天空中有路。路,就在你的脚下;路,在宇宙的各处。请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以“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围绕话题,可叙述故事,也可发表议论。2.文体不限,题目自拟。3.字数在600—800字之间。[构思引路]写一篇议论文谈自己对“走人生之路”的看法,以此说明“世界上从来没有现成的路。惟有不息的探求者,他的脚下才有真正的路……”这一哲理。可以虚构一个故事,表现人物对人生之路的抉择。还可以写一篇散文赞美家乡的小路,表现出小路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也可以写一篇…  相似文献   

17.
宫廷里有总管,我家也有一位“总管”。这总管就是我妈。我家的“总管”,可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总管,事无巨细,无一不管。上管“太后老佛爷”,下管“七品芝麻官”。一管则灵,一管就见效。  相似文献   

18.
在湘中方言中,“路”除了有“道路”的意思,还有“好处”和“希望”的意思。若说某人“有路得”,就是说他“会得到好处”;若说某人干某事“有路”,就是说他“有可能心想事成”。路,从大的方面讲,是人生的去向;从小的方面讲,则关系到一时的成败得失,甚至关乎生死存亡。  相似文献   

19.
汉武帝时,山西有个叫义纵的人,十几岁时家里很穷,跟着别人当了强盗。义纵有个姐姐叫义君,是个很有名的医生。 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得了一种怪病,京城所有名医都治不好她的病。有人把义君推荐给太后,她很快将太后的病治愈了。太后间义君:“你有能当官的兄弟吗?”义君答:“有个弟弟,但很不成材。”太后说:“成材需要培养,让皇帝给他派个差事。”汉武帝将义纵派到某治安较差的县当县令。义纵敢于负责,不畏权贵,到任时间不长,把县里的治安管理得井然有序,因政绩突出,被调到京城任职。后又因执法严正,升任太守,治理了许多社会…  相似文献   

20.
对《触龙说赵太后》一,一些教辅资料众口一词盛赞触龙进谏的灵活技巧,以为非触龙委婉曲折的动之以情、喻之以义的进谏,就不足以说服赵太后,使之回到国家利益上来。笔认为,触龙的进谏艺术确有过人之处,但把他说成是“智多星”,而视太后为老糊涂则有失公正,违背常情。其实太后不糊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