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绥化是个水稻生产主栽区,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通过对水稻群体产量品质优化研究为垦区水稻的优质高产做出贡献,谈谈寒地水稻群体产量品质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年已在垦区兴起了多种种植模式,发展了经济作物或特种作物。作物、害虫与天敌三者同耕作制度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人们试图通过农田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抑制害虫,保护天敌,减少作物虫害的发生,降低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在垦区推广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已有二十年的历史。截至目前,已经历了小棚育苗、中棚育苗、大棚育苗、平地育苗、高台育苗、两段式育苗、稀植、超稀植、抛秧、钵体摆栽等阶段。旱育稀植是寒地水稻栽培史上的一次革命,为寒地水稻生产和产量提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日前,有媒体报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接受采访时称,自己正在将玉米的碳四基因转到水稻上面来,提高光合效率.提高产量:他还认为转基因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不能一概而论。这一消息引起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5.
当前垦区水稻生产发展很快。水稻产量的增加,除依靠扩大种植面积外,更重要的是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单产。水稻生产在选定良种、培育壮秧后,本田高产栽培的核心是密度和肥水管理。采取合理的栽培密度和肥水管理,并实行各项技术措施与各项生育指标配套,才能充分体现良种壮秧、新技术、肥料、农药等投入的作用,确保各生态环境条件在实现水稻高产高效中发挥更大潜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稻浸种催芽过程中水循环的要求,研究垦区大、中型寒地水稻浸种催芽生产线的科学用水,保证浸种催芽过程中水箱和种箱之间水循环、种箱自身水循环、浸种、破胸和催芽期间对用水量和水温的技术要求,设计满足一次浸种催芽100吨种子的水循环生产线,达到集中浸种催芽作业达到工厂标准化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7.
水稻生产农药使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全国稻区分布广阔:东至台湾省,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省。目前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为4.3亿亩,总产量约为1.89亿吨。随着生活品质以及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水稻农药的使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农民在农药的使用,选择上值得调查,我以某市为主,对某市的几个水稻主产区的农药使用情况做调查,包括化学农药的使用率,以及生物农药的使用率上做出了调查,也在农药的使用现状,农药的剂型种类,普遍使用的农药方面做出了调查,也提出了使用的农药在水稻的种植中所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颜龙安院士是我国籼型杂交水稻研究的先行者、开拓者和主要发明者之一。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津贴。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颜龙安院士在40多年科研生涯中长期从事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和推广。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为我国杂交水稻科研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杂交水稻专家。  相似文献   

9.
巧遇袁隆平     
4月中旬,随陈明义主席在厦门调研。当得悉袁隆平院士第二天将路过厦门的消息时,陈明义主席特意嘱咐我,要好好采访,他可是顶级科学家啊!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为止,不仅仅是北方等地区较为喜爱食用大米,现在的情况是南方的部分人也开始食用大米。例如:黑龙江省一些地区在种植水稻方面也是很擅长的,水稻的年产量也很高。因此,主要研究如何在现在的基础上更好的提高黑龙江地区水稻种植的品质,从而提升黑龙江省在该行业的竞争能力,提高国家的农业收入,同时增加农民的年收入。  相似文献   

11.
水稻分蘖角度是水稻株型构成的重要性状之一,在育种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主要概述水稻分蘖角度类型;不同栽培条件分蘖角度的变化和国内外在水稻分蘖角度的遗传分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正>一、我区水稻种植的历史和现状黑河市爱辉区种植水稻已有近80年的历史,是中国高寒地区最早种植水稻的,始于1922年,解放后一直有种植,到1970年全区种植水稻已达到2466亩,产量2565㎏/公顷。  相似文献   

13.
抗洪水稻     
水稻本身就生长在水里,还害怕被水淹着?不错,这看起来不怕水的水稻一旦被水整体浸泡7天,也会一命呜呼。水稻的这个弱点可把那些常受洪水袭击的稻农害惨了。洪水为何能致水稻于死地呢?就是因为大多时候一场洪水到来前后,在水田里的滞留时间超过一个星期那是常事。能否想办法帮助  相似文献   

14.
潘尊济 《内江科技》1996,17(6):21-23
近年来由于品种单一,加之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迟栽面积大,我区水稻从1991年至今产量一直徘徊在452—498公斤。为了寻求替代新品种,促进水稻生产再上新台阶,1994年春从重庆市作物研究所引进了杂交水稻三系新组合“Ⅱ优6078”在我区进行试验研究和连续两年较大面积的试验、示范种植,均获得成功。 一、试验、示范结果 1995年全区扩大示范分布在平坝、浅丘不同生态条件的凌家、永安、沱江、朝阳、全安、靖民、富溪、胜利、新店、高梁、顺河、苏家、椑南、小河口等17个乡镇,为全区27个乡镇的63%。全区设置了千亩示范片5个,百亩示范片10个,中心示范片1个。同  相似文献   

15.
40多年来,我在水稻遗传育种方面做了以下工作:(1)遗传资源60年代初协助了颖教授主持组织中国水稻品种光温反应的全国协作试验,用生态学观点研究我国各稻区不同纬度、海拔、季节分布的代表地方品种的光温反应特性,进行了水  相似文献   

16.
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一种高产作物。我国水稻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4,而产量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2,因此水稻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水稻原产于热带地区,有籼稻和粳稻之分,水稻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最高可张到1.5m左右,水稻是禾本科单子叶植物,水稻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想获得高产丰收,病害防治是十分关键的。  相似文献   

17.
张路 《百科知识》2002,(7):13-16
4月5日的美国《科学>杂志以封面加14个页面的巨大篇幅报道水稻基因组图谱的完成。这不仅在全球的科技界,也在世界各个领域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它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这一重大成果有助于解决全球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还可能使人们在将来吃得更好和吃得健康。  相似文献   

18.
李全峰  杜国明  胡守庚 《资源科学》2015,37(8):1561-1570
∶耕地利用综合效益是耕地粮食生产、社会保障和生态服务等功能的综合体现,反映特定土地产权制度与农地经营模式下耕地的综合产出能力。本文基于系统理论提出耕地利用系统框架,构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对富锦市垦区与农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①利用从经济、生态、社会3个方面构建由气候等12个要素组成的耕地利用系统,能够较为清晰地阐明耕地功能与效益内在关系;②受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等土地产权影响,农区综合效益高于垦区,农区社会效益明显高于垦区,垦区生态效益却显著高于农区,垦区经济效益略高于农区;③在农业生产和制度改革方面,垦区与农区应相互借鉴∶垦区适度放宽农业生产管理行为,增强职工自主权,促进农地使用权流转;农区适当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环境基础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相似文献   

19.
浅析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病虫害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在我国最重要的是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素称水稻三大病害,一直是我国稻区水稻高产的限制因素。本文针对水稻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总结了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以为水稻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地水稻生产情况,要获得更高产量,下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撒播不宜过密。播种量越大,土壤养分条件与空间条件就越差,秧苗的素质也越差。当前,大多数农民仍采用地膜育秧技术,很多秧苗的秧龄超过五十天后才移栽。这中间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稻种播得过密,每平方尺秧田播种量普遍超过60粒稻种。于是,秧苗的争光争肥矛盾随着秧龄的增长日趋突出,极不利于培育壮秧壮苗。鉴于此,稻种的撒播密度应控制在每平方尺秧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