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党政"一把手"科技工程是云南省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来的一项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科技工作举措,目的是要通过厅州市科技会商制度的建立,共商地方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创新型云南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开展此项工作的同时,也促使州市党政"一把手"更加重视科技工作,更加重视科技支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让"一把手"亲自抓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和重大科技项目,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移、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等重大问题的论述,为加快推进科协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泰州市科协系统牢牢把握新的历史机遇,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认真落实"五个一"工作举措,努力汇聚科协组织服务发展正能量,团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是我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实"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从"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发布以来,相关专项就紧锣密鼓开始启动实施。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和"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目前已启动生物技术与医药、信  相似文献   

4.
赵世坤 《学会》2008,(7):55-58
<正>一、学习贯彻文件明确工作思路《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中办发(2005)9号文件指出:"高度重视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社团组织的作用"。中国老科协提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加强自身建设的"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  相似文献   

5.
<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当前,全球气变暖危机下,新能源技术、信息技候变暖危机迫使世界社会经济变革,术、生物技术与制造技术相融合,第三次工业革命正蓬勃兴起。"第以分布式能源供应、智能化生产方三次工业革命"实质就是全球气候式为核心的"技术-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1,(14):2-4
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明确提出,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推进"创新2020"实施,这是党和国家从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未来长远发展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抢占未来经济、科技产业发展制高点的需要,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战  相似文献   

7.
文章深入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和科技发展的新态势,进一步明晰新时期中科院的战略定位,提出要实施"民主办院、开放兴院、人才强院"发展战略,确立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三位一体"的战略使命,以重大产出导向的战略规划为抓手,加快实现重大创新突破、做出重大创新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内江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暨科技奖励大会召开本刊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确立的全市"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实施这一战略,是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内江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7月9日,全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暨科技奖励大会召开,对我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创新创造工作作进一步动员部署。市委书记彭宇行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松柏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9.
诸彦含 《学会》2014,(6):46-47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作为现实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社会组织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我们党凝聚力量的社会载体与执政的重要社会基础。笔者认为,建立健全现代社会组织体制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10.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推动大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和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大理州科技局在上级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以强化"科技入滇"对接活动为抓手,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转变发展方式为主题、调整优化结构为主线,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走出了一条"巧借外力谋求创新、优化服务促进发展"的协同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战略是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行动指南。文章提出要从国际发展环境、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和国家创新要求出发准确把握、深刻理解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的核心要义。在此基础上,文章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再到全面支撑国家强的发展角度,阐明了"三步走"战略的基本内涵,并从顶层设计、创新体系、创新资源、创新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若干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2.
新兴科技与有色金属融合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云锡集团公司在促进新兴科技与传统产业融合的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绩。为进一步加快新兴科技与有色金属工业的融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建议从加强科技创新,加快技术改造,发展新兴产业、培育人才队伍和加大政策扶持等5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绿色经济,重在细节,重在节约,重在实用。处在科技创新风头浪尖上的北京2010年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则在13岁这个敏感的"青春期",放低身段,完成了从"高、大、全"向"精、尖、细"的华丽转身,不仅更好地诠释了"科技以人为本","科技造福民生","自主创新助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更体现了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产业模式转型中的火车头地位。  相似文献   

14.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代表中共中央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培育国际知名品牌。"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所确立的"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础上,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提出的更加清晰的新方向、新目标,也是更加具体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即将步入更完善、更规范、也更加国际化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生科技三大重点发展关键技术和路线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就要求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必须把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作为推进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着力解决涉及人民健康与公共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本研究从着力解决关系人民健康与公共安全的重大问题出发,针对食品安全、重大疾病防治和医药卫生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分析这些技术发展方向及其发展技术路线图,进一步凝练出未来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徐延豪代表——为创新驱动发展献才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对全体科技工作者发出的时代号召,作为党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中国科协党组已经就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相关工作做了精心安排。"谈起在科协系统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中贯彻十八大精神,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党组  相似文献   

17.
从国家"五大安全"战略定位对辽宁科技创新的需求出发,分析科技支撑"五大安全"战略定位的基本条件,提出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发展壮大企业创新主体、以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赵成鑫  张恩鹏 《科技风》2013,(10):63-64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党依靠科技创新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坚定决心,对于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开启迈向科技强国的新征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从内涵、背景、对策等方面系统梳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系列相关问题,有助于全面把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精髓要义,增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19.
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科技创新是强国富民的关键。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分别于2010年5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列为2010年政府八项主要工作之一。他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综合国力的核心。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抓紧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要加快人才资源开发。"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国力强盛的基石,符合实际,很有感召力,表明国家推进教育改革的态度是积极和坚决的。本刊选登来自"两会"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关于教育、科技、人才问题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