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与文化》2005,(4):45-45
近来一种用人体自身皮肤干细胞来进行除皱美容的技术,成为媒体报道和公众关注的热点,它被形容成“用自己的细胞为自己美容”,在国外被称为是“一场除皱美容的生物革命”。这就是“自体细胞美容除皱祛疤技术”,具体是怎么回事,还要从干细胞讲起。干细胞就是种子细胞。干细胞的“干”译自英文“Stem”,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众》2013,(Z2):4
胚胎干细胞是人体内能够转换成任何细胞的基础细胞。日前,美国的科学家们采用克隆技术,在实验室培育出了人类的干细胞。理论上,这些细胞可以转换成任何一种病人需要的组织。比方说,这些基础细胞可以生长成心脏细胞修复心脏疾病,或  相似文献   

3.
腾讯科学讯 遗传学家已经把由皮肤细胞转变成的神经细胞成功移植到老鼠当中。虽然多功能干细胞也能够转变成任何的体细胞,也不像之前认为的那样不稳定,但是仍然存在危险,比如说多功能细胞会以其它的方式复制而且会引起肿瘤或者产生不需要的细胞。因此,避开多能细胞阶段直接将一种细胞转变成另一种细胞是科学家一直追求的梦想。  相似文献   

4.
利用从罕见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身上产生的干细胞,科学家们正在解析该种疾病的发病原理。并以此来测试若干候选药物的疗效。发表在8月20日《自然》杂志上的该项研究致力于实现干细胞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即利用源于成体细胞重组的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iPs)来研究患者自体细胞疾病的影响,这种细胞是用其他方式所无法获得的。  相似文献   

5.
杨欣 《百科知识》2012,(5):22-23
2006年日本研究人员山中伸弥等人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向成体细胞转入四个基因(Oct4,Sox2,Klf4和c-Myc),重编程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和成体尾巴成纤维细胞(它们都是普通的成体细胞),结果这些重编程的成体细胞呈现出类似小鼠胚胎干细胞的特征。因此,这些细胞被称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它们能够通过生殖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信息》2003,(18):43-44
你也许听说过这样的故事: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患者长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供体;或者像帕金森氏症、糖尿病这样的迄今为止尚无特效疗法的疾病,患者只能忍受长期的痛苦。如果能利用患者正常的体细胞培育出各种各样的分化细胞类型,然后重新植入患者体内——这样可以避免遭到患者免疫系统的排斥——那么这些让患者和医生都感到头疼的疾病就有可能被治好。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一种体细胞重新变成另一种?最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一个研究组把人类体细胞与兔去核卵母细胞进行融合,从中得到了胚胎干细胞,这一成果可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哈佛大学科学家乔治·迪莱和凯文·埃根利用患病人的体细胞制造出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可以长成被疾病破坏的细胞.例如在糖尿病患者身上长出胰岛素分泌细胞或在帕金森病人身上长出神经细胞.这可能为科学家研究疾病提供全新的视角.也可能是再生医学的里程碑。研究人员指出,这也将改变退化性疾病的研究方向,可以将整个疾病的形成及演变过程集中到一个培养皿里。研究人员将可以得到疾病特异性干细胞,这些细胞能变成某一特定疾病缺乏的细胞。  相似文献   

8.
动态     
科教大事:NATURE最新内容精选人类ISL1心祖细胞产生多种多功能心血管细胞系最近研究发现,小鼠的多功能胚胎ISL1~+(表达Islet 1)祖细胞能够生成心脏中所有主要的细胞类型。与鼠类不同,在人类心脏发育过程中,心细胞系分化和表达要经历更长的时间,因而人心脏生成的途径一直被认为是相对多样化的。Chien及其同事在发育中的人右心房及外流血管中发现了一组多样化的、多能性的人胎儿ISL~+心血管祖细胞,这些原始祖细胞可以分化心肌、平滑肌和内皮细胞。利用转基因及基因定向  相似文献   

9.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较难治愈,长期困扰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南通大学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卞菁团队在干细胞及神经再生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发了一种快速直接定向诱导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神经上皮细胞的方法来快速诱导NE细胞替代NSC细胞功能治疗中枢系统损伤,开发了一系列新颖快速有效的神经分化的方法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分化为具有较长自我增殖能力的神经上皮干细胞,并进一步分化为具有较强自我增殖能力的神经胶质前体细胞,以利于进一步细胞移植用来治疗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0.
<正>日本《产经新闻》和《每日新闻》讯,日本京都大学于2009年11月25日宣布,其2件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专利申请(2006年12月)又获日本专利局(JPO)授权。至此,全球以iPS细胞制备多种体细胞的技术首次作为专利获得认可。京都大学已获得3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信息》2009,(21):10-10
体细胞也有能力延长生物寿命 多细胞生物的生殖细胞能实现某种形式的“不朽”:生殖细胞(卵子或精子)能够生成它们后代的体细胞.这些体细胞在经过一定的生长和代谢周期之后会死亡;但它们也能生成可以传到下一代的生殖细胞。对线虫的一系列寿命延长的突变体所做的一项研究显示,仅仅普通体细胞,就可以通过激发正常情况下只见于“不朽“的生殖细胞中的基因表达程序来使寿命延长。  相似文献   

12.
按照生物学常理,人体的干细胞分化成了各种体细胞,怎么可能反过来呢?  相似文献   

13.
未来有一天,每个人都将成为自身健康的"庇佑者",不论是衰老、创伤或者疾病,造成组织的缺损和伤害,都可以取自身的体细胞作为"种子",让其重新"逆转"成多能干细胞,并进一步分化为心脏、神经、胰岛、肝脏、肾脏等多种类型细胞,甚至组织器官,最终实现"生命再造"的梦想。如今,在迈向这一梦想的阶梯上,一个被称为"细胞核重编程"的医学理论成为新的基石和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据新华社2月3日报道,继美国科研人员去年首次宣布由人体细胞成功克隆人体胚胎后,我国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来源的人类成体细胞成功克隆出5枚符合国际公认技术鉴定指标的人类囊胚。克隆和干细胞领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克隆和干细胞》杂志网络版1月27日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就在国内众多媒体纷纷转载这条消息的同时,一些质疑的声音也出现了……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中国人》2009,(8):50-50
人类ISL1心祖细胞产生多种多功能心血管细胞系最近研究发现,小鼠的多功能胚胎ISL1(表达Islet 1)祖细胞能够生成心脏中所有主要的细胞类型。与鼠类不同.在人类心脏发育过程中.心细胞系分化和表达要经历更长的时间.因而人心脏生成的途径一直被认为是相对多样化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采用特异性外源基因诱导动物或人类体细胞再程序化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7.
美国科学家将实验老鼠的4个遗传因子转化成了成纤维细胞,并由此制造出类似于人体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这些造血干细胞每天会在人体内制造出数百万个新鲜的血液细胞。这项研究有助于科学家们未来为血液病症患者量身打造造血干/祖细胞,用于细胞替代疗法中。相关研究发表在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0):I0009-I0010
<正>[导读]阿伯泰邓迪大学的科学家正在实验室中培育微型人类心脏,这种由干细胞培育而成的微型心脏直径只有1毫米,每分钟大约跳动30次。他们培育这种微型心脏是专门为了找到心脏肥大的治疗方法,心脏肥大会使心肌变厚、变硬,使心脏难以抽取全身血液,甚至能够导致病人猝死。  相似文献   

19.
《发明与创新》2011,(7):11-11
据报道,美国科学家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生成了能长期自我更新的原始神经前体细胞,并证实这些细胞能定向分化为多种神经元,而且不会增加肿瘤形成的风险。该成果将可广泛应用于神经退变性疾病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1月,生物技术学领域取得了几项重大成果.最使科学界震动的成果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俞君英及其同事,11月在《科学》上发表了题为"从人类体细胞得来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系",也在11月,日本京都大学的山中伸弥及其同事,在《细胞》上发表了"用一定的因子从成年人的成纤维细胞来诱导多能干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