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一个数学问题,如果直接求解有困难,或不易下手,或由问题的条件难以直接得出结论时,往往需要引入一个或几个新“元”代换原问题中的“元”,使得以新元为基础的问题求解比较简单,解决以后将结果倒回去恢复原来的元,即可得原问题的结果,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变量代换法.此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变量代换,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问题发生有利的转化,从而达到解题目的,下面以近年来高中竞赛题为主举例,谈谈15种代换法在解最值问题中的应用,供高中师生教与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变量代换是数学变换思想(包括代数、三角中的变量代换与几何变换)的一种形态,是应用广泛的一种思维方法.近年高考中已多次出现抽象函数研究的问题,因而,研究一下变量代换在抽象函数题中的应用是必要的.下面由浅入深地介绍一些实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代换思想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它在根式化简求值中体现得尤为突出,现举例说明几种代换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就是"变量代换法".它的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变量代换法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技巧,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  相似文献   

5.
换元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用新的变量替换原来的一些量,使较为繁杂的数学问题得到简化.下面举例说明换元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一、化简二次根式1.整体换元例1化简:((2+31/2)1/2-((2-31/2)1/2分析本题若从常规方法入手是考虑用(a±2b1/2)1/2的方法处理,显然这样比较麻烦,因此换一个角度考虑,不直接化简这个式子,而是求它的平方.  相似文献   

6.
周金斤 《甘肃教育》2010,(15):48-48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数学家往往不是直接解决原问题,而是将原问题进行变形、转化,直至把它化归为某个(些)已经解决的问题或容易解决的问题.化归法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在数学中通常的做法是:将一个非基本的问题通过分解、变形、代换、平移、旋转、伸缩等多种方式化归为一个熟悉的基本问题,从而得到解答.  相似文献   

7.
一、化归的基本内涵. (一)化归思想方法概述. 所谓化归,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转换,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 化归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在数学中通常的做法是:将一个非基本的问题通过分解、变形、代换或平移、旋转、伸缩等多种方式,化归成一个熟悉的基本问题,从而求出解答.总之,化归的原则是以已知的、简单的、具体的、特殊的、基本的知识为基础,将未知的化为已知的:复杂的化为简单的;抽象的化为具体的;一般的化为特殊的;非基本的化为基本的,从而得出正确的解答.  相似文献   

8.
中学数学中的最值问题类型多样,覆盖面较广,它涉及到函数的性质、不等式性质及不等式定理、代数式恒等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等多种知识,现仅归纳三种方法供参考.一、换元法求解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将一个数学式子或者其中的一部分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中间变量去代换,从而简化式子的结构,使问题易于解决,这种解题方法叫做换元法,又叫做变量代换法.这是数学解题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解题过程中,根据题设条件引入一个或几个新变量来代换原来的某些量,以显露问题本质,这就是代换法.这是数学解题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代换应因题而异不拘一格.本文举例说明代换法解题的若干代换策略.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具有比例上界的永久美式交换期权定价问题,先通过变量代换将问题化简.化成只有一个自变量的常微分方程自由边界问题.再根据边界的两种不同情况分别找到满足条件的解。并证明解的唯一性.  相似文献   

11.
<正>有关函数的零点或极值点的问题,在高考尤其全国卷中不仅是常考的问题,而且通常是高考的压轴题,重在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基本功和数学能力.设置的问题中除零点这个变量外,往往还有其它变量,解题时就是要善于消去一些变量,或者通过整体代换将多元变量化为单元变量.而在消去一些变量时,需要考虑消去哪  相似文献   

12.
变量代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在不等式的证明,研究函数的性质及化简求值中应用较多.变量代换实质上是实施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即化生疏为熟悉,化未知为已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优化解题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变换时一定要注意等价. 一、均值代换 例1 设方程ax2-4ax 1=0的两根为α、β,满足不等式|1gα-1gβ|≤1,试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由α β=4,可设a=2十p,β=2-p(0≤p<2),注意到a=1/αβ方,此时可用p表示a,再根据p的范围确定a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6,(33):61-62
在历年的高考数学中,比较指数式、对数式的大小问题,三角函数化简求值问题和基本不等式求值问题都占有一席之地.对考生来说,都是必得之分.然而,大部分考生由于没有掌握解决这三类问题的关键——"1"的代换,往往会在考试中丢分.对此,本文通过实例,归纳总结了这三类问题的解法关键.  相似文献   

14.
数学解题中常碰到求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和、差、积、商等组合的问题,但根据已知条件又不能求出这些变量的值,这时就要考虑应用整体思想.本文从整体代换、整体换元、整体求解、整体变形、整体构造等五个方面举例说明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如何应用整体思想巧妙解题,从而达到优化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正>换元法又称变量代换法,通过引进新的变量,可以把分散的条件联系起来,使隐含的条件显露出来,或者将题目变为熟悉的形式,简化复杂的计算和推证。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再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换元法经常用于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复合函数解析式的求解。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经常将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就叫换元法(又称辅助元素法、变量代换法).它可以化高次为低次、化分式为整式、化无理式为有理式、化超越式为代数式,在研究方程、不等式、函数、数列、三角等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应该说,换元法的实质在于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  相似文献   

17.
巧用变量代换解题林雪松(重庆市巴南成人中专631320)变量代换在数学解题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被称为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力杠杆.解数学题时灵活地运用各种变量代换能起到转变形式,转移知识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未知为已知的作用.变量代换的形式比较多,下面...  相似文献   

18.
多元变量最值和不等式问题是高考命题的“常客”,这类题目综合性强,难度大,解题方法也是灵活多变.应对这类问题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消元、换元等手段,进行化简整理,进而确定主元.通过基本不等式、三角函数等知识综合应用,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本文对2022年天津高考导数题解答方法和基本数学思想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有些数学问题,若从宏观上分析试题的结构特征和内在联系,根据条件引入一个或几个新变量来代换原来的某些量,以彰显问题本质,这就是代换法.利用代换的思想方法解题,方法别具一格,思路简捷且解法独特富有新意.下面给出六种数学解题中常见代换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递  王复原  程澄 《中学教研》2007,(10):17-19
代换法即变量替换法,是用一些新的变量(元)替换原来的变量(元),从而对原数学问题进行变形,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求极值问题,往往是将生活中的优化问题数学化,变为求函数或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极大(小)值。这类问题有着较实用的价值,因此在中学教学以及高考中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本文通过实例,给出了3种代换法: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