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于占文是宾县宾安镇立志村农民。联产承包以来,他家的承包田年年夺高产。去年,他种植了9.6亩甜菜,在糖厂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科学种植,亩产达3.75吨,每吨收入达500多元。他种植甜菜获得高产的主要经验是: 一、整好地、施足肥。本着多投入多收益的道理,选择前茬玉米的秋翻地,春季进行破垄深施肥.施肥深度为30公分,以避免化肥挥发,充分利用肥效。亩施化肥25公斤,农家肥4吨多。二、育好苗,合理密植。育苗时,从物资准备到墩土、扣棚的各个  相似文献   

2.
<正> 双城市水泉乡大庆小学校,采取远距离密植间作玉米的科学种植技术,经试验,获得丰产丰收,亩产玉米达800公斤。具体做法是: 一、耕暄土地:把要种玉米的地块进行秋翻,春起垅后要及时用双串镇压器镇压一遍;也可在春天进行深松起垅或者三犁穿整地。二、施肥:亩施底肥农家肥3000公斤;亩施埯肥玉米专用肥20公斤;亩追尿素15公斤或硝酸铵20公斤。三、选用良种:根据双城市地区第一积温带的特点,选用高产、抗倒扶、中晚熟的品种,如丹育十三、本育九等为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3.
<正> 孙志国是宾县宁远镇永丰村李家屯的水稻生产示范户。几年来,他在种子处理、旱地稀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生产环节上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技术措施,产量逐年增加,1992年他种的十五亩水稻总产9400多公斤,亩产近630公斤。他种水稻的主要经验是:四肥、三晒、一除草。四肥是:整地前亩施农家肥1500公斤;整地时亩施二铵  相似文献   

4.
<正> 宾县新立乡胜荣村村民张玉宾,靠科学种甜菜,平均亩产5.43吨,亩收入870元。他的主要做法是:一、科学育苗。从县里引进纸筒育苗新技术,进行科学移栽。二、早整地、施足肥。本着多投入方能高产出的道理,选择前茬玉米平川地,亩施优质农家肥12吨,翻地,施肥,起垄,达移栽状态。移栽时,用二铵做底肥,亩施入20公斤。三、育好苗移栽,合理密植。在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从物质准备到墩土和扣棚,都严格按技术要求操作,达到床土配制均匀,土墩的实,播深一致,没有漏播现象,出苗整齐,  相似文献   

5.
闪光的硕果     
<正> 李永明的高产经李永明是安达市任民镇庆丰村农民。1988年他种了39.6亩大豆,创造亩产264.18公斤的好收成,被市政府命名为全市“大豆高产大王”。用他自己的话说,夺大豆高产的“经”就是:“信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他曾多次到邻近的望奎、绥化、克山、拜泉等市县  相似文献   

6.
<正> (一) 选地、整地施基肥 1.选地要选地势高燥、排水通畅,最好是玉米茬,略有南朝阳地块。 2.整地施基肥选好地块后,挖一个一米见方,深一米的坑,里面用二胺,尿素各10公斤左右拌农家肥填平,注满水,隔一天,用土盖好,进行平整,打一米宽20公分左右高的大垄,用地膜进行覆盖。 (二) 育苗、移栽选择优良品种是至关重要的。选好种后,在4月20前后,开始育苗。首先用高锰酸钾浸种两小时,对  相似文献   

7.
大豆套种高粱栽培要点一、选用优良品种:大豆宜选中、晚熟强分枝的品种,如8488、华佛100等品种,高粱宜选中、高杆品种,如吉林的四杂四、本省的龙杂等品种。二、适时播种:采取垄作,前茬选玉米茬,顶浆起垅。施足底肥,其中亩施优质农家肥2500公斤,二铵1...  相似文献   

8.
花生是喜温对热量要求较高 ,且适宜在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泥沙比例适中的沙质壤土中生长的油料作物。然而 ,笔者却在高寒的黑土地上连续四年种植花生成功 ,并获得了亩产500余斤的好收成 ,经济效益大大超过大豆、小麦。现将寒地黑壤花生高产的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地、整地是基础1 .选地 :最好选用旱岗地或排水良好的水岗地 ,向阳坡的麦茬、玉米茬地 ,千万别用水笸箩或涝洼塘 ,豆茬地也不宜扣花生。2 .整地 :最好是秋整地 ,在整地的同时将农家肥施在地里。方法是先将垄台破开一条30厘米深的沟 ,亩施农家肥1500公斤左…  相似文献   

9.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技术王惠生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是一项增加单位面积株数和提高单产的有效方法,应用此项技术比不覆膜地块亩增加700—1000株,提高亩产80—100%以上,扣除地膜成本费65—70元/亩,每亩可净增收200元以上.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适合于黑...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奖励》2004,(6):63-63
在旱坡地农作区农户中,每户养猪6-8头,种优质蛋白玉米(或其它杂交良种)6-9亩,只要按本项目设计的技术规范实施,一个生产周期结束(一年,包括种植环节和养殖环节),玉米亩产可达到400公斤,年出栏肥猪两次,每头重90公斤以上,人均收入较项目实施前有明显提高。从第二个生产周期开始,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曹县多种经营办公室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介卿先生培育的“中华巨葱102号”,株高14~16米,葱白高70厘米左右,白茎3~5厘米,单株重05~15公斤,亩产7000~10000公斤。该品种生长快,抗逆性强,生、熟食均味美质嫩,适宜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种植。一、整理苗床育苗要选择土壤肥沃、不重茬、排灌方便的平坦地块,每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三元复合肥30公斤,还要亩施辛硫磷、麦麸、毒饵5公斤(麦麸5公斤、辛硫磷01公斤,加水拌湿),然后耕翻整平,做到上松下实,无坷垃,整畦时在苗床…  相似文献   

12.
<正> 大豆是巴彦港镇主要农作物之一。过去农民愿意种大豆,认为省工、省力、省投入,但是由于不认真执行种植计划,出现了种植面积大、单产低的情况。1989年全镇种大豆6858亩,占总耕地面积39.9%,平均亩产才110斤,多种不多收,影响了国家粮食任务的完成。镇党委认真研究,重新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并把提高大豆单产作为主攻方向,指示要求镇农技校为龙头,组织农技、科协等有关人员,学习经验,研究办法,实现这一目际。  相似文献   

13.
西瓜搭架栽培又叫支架栽培,是让西瓜茎蔓沿着人工支架生长、结瓜的一种栽培新技术。采用搭架栽培的西瓜,由地面匍匐生长转变为直立或半直立生长,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土地及光能利用率,并能抑制某些病害的发生。一般亩产5000~6000公斤,而且果实品质和商品性状也有所改善。其主要技术措施是: 1.整地作畦搭架西瓜宜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整地前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公斤,腐熟豆饼或油渣75—80公斤,  相似文献   

14.
在课堂上,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两块小麦试验田,一块地25亩,平均亩产425公斤。另一块地15亩,平均亩产325公斤。这两块试验田平均亩产多少公斤?马小虎看完题,立刻  相似文献   

15.
数字天下     
亩产高达926.6公斤据农业部消息:由袁隆平指导的中国超级杂交稻种植试验获重大突破,创下平均亩产926.6公斤的世界新纪录。若按这一亩产计算,全球可增产水稻1.5亿吨,能多养活四五亿人口。据袁隆平介绍,实现亩产700公斤的目标,用了4年时间,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又用了4年。这次亩产900公斤目标用了7年。下一步袁隆平的目标是亩产1000公斤,争取用十年左右实现。  相似文献   

16.
《科学课》2005,(10)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常规育种已经用尽浑身解数,我们将在企业的协助下,破解杂交水稻的基因功能密码,实现超级杂交水稻第三期目标,即亩产900公斤。”袁隆平介绍,超级杂交稻800公斤/亩第二期目标已于2004年实现,育成了两个超级杂交稻组合,2004年有1个百亩片亩产超过了800  相似文献   

17.
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又创奇迹,超级杂交稻"Y两优二号"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下我国水稻大面积亩产的最高纪录。袁隆平的梦想是,90岁时让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大关。  相似文献   

18.
<正> 梁喜玲是宾县宁远镇良种村农民,近年来他科学种谷子,一亩顶三亩。梁家世代为农,过去靠老经验种谷子,亩产总是在200斤左右。如今,他学习科学技术,并不断向农艺师请教,科学种、科学管,变谷子低产为高产,亩收谷子达840斤。他总结自己的种田经验说:用烤烟垄(2.4尺),  相似文献   

19.
<正> 肇州县朝阳沟镇农民技术学校,实行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与镇农技中学、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联合,积极引进新品种进行小麦复种大豆的科学试验。经过两年的实践,已获成功。收获时,小麦平均亩产600斤,大豆平均亩产250斤。该校于1991年3月从辽宁省建平县引进小麦“辽春九”“铁春一”“28611”和大豆“901”  相似文献   

20.
紫金县中坝公社上石小学在上好社会主义文化课的同时,根据当地生产实际,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当地是山区,耕地面积较少,素有种植甘薯的习惯,且种植面积大,甘薯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历来较为低产。上石小学师生决心为改变当地甘薯低产的落后状况作出贡献。几年来,他们在校办小农场认真开展了甘薯高产及“稻——薯——麦”一年三熟等科学实验。一九七五年,他们在19.5亩地里进行甘薯高产实验,平均亩产5394.6斤,比当地增产两倍多,其中2.15亩平均亩产11560斤;一九七六年他们继续进行13亩的甘薯高产实验,在薯瘟病流行的为害之下,仍然获得较好的收成,其中1.68亩平均亩产11450.6斤,又一次取得了甘薯亩产超万斤的丰硕成 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