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历时三年研制的“汉语能力测试”将于今年10月率先在上海、江苏、云南、内蒙古四地试点实施。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称,近年来,社会上普遍存在“外语热,母语冷”以及汉语欧化、网络语言不规范等语言文化现象。实施“汉语能力测试”,旨在以考促学,推进汉语的学习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耗时三年研制的汉语能力测试已试点实施,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人士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测试的实施和推广,潜移默化地提升参试者对母语的认同和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在此背景下,关于母语水平下降的担忧再次被推到台前。面对语文课在中小学  相似文献   

3.
PIsA阅读测试作为国际性的大规模学业评价,有完整的评价框架和系统的评价标准,不仅体现出时代对人才发展的需求,而且诠释了“阅读即生活”的真义。PISA阅读测试使教育者以全球性的视角比较本国与他国母语教育的区别。美国的母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PISA阅读测试对阅读素养培养的需求的,而我国的母语教育与之相比在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表现出了一些不足。因此.有必要从阅读教学理念和实际课堂教学层面上做出一定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教育地图     
“双语教学”之我见钟启泉“双语教学”的实施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绝不能伤害“母语教育”,不能以牺牲“母语教育”为代价。“语言就是文明”,语言是民族的象征、民族的符号、民族的旗帜和民族的“命根子”。正因为此,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极其重视“母语教育”。现阶段我国的“双语教学”,从政策层面说,不是国家  相似文献   

5.
基于词间联想言语活动,对母语者和二语者习得汉语表人词语进行了个案描写和群案测试。初级时二语者的词汇流畅性强于母语者,而到了高级时母语者的词汇流畅性强于二语者,这既归因于母语者的“词汇、提取法双习得”和二语者的“词汇单习得”,也归因于母语者的“概念、音响形象双习得”和二语者的“音响形象单习得”。学习时间只影响提取法的使用频数,不影响提取法的连续产词数。常用提取法有亲属、职业、前替、后替四种,前替法的使用频数最高,而亲属法的连续产词数最多。  相似文献   

6.
英汉化关于“谦虚”的语用策略有很大差异。以英语为母语的受试基本上不能接受汉语“自贬”和“推让”的谦虚策略,汉语受试会根据相对权势和社交距离的变化实施不同的谦虚语用策略;英语受试并不能根据场合实施这种中国式的谦虚语用策略,以汉语为母语的受试也没有完全接受传统中国式的谦虚策略。  相似文献   

7.
母语对外语学习产生着不可避免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之间的“迁移”过程中。外语学习中所犯的错误是学习者母语习惯“负迁移”的结果。“负迁移”主要是由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在句法结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而引起的。在外语教学中,应尽量发挥母语“正迁移”的作用,消除母语的“负迁移”效应。  相似文献   

8.
秦德祥 《常州师专学报》2002,20(1):65-68,82
“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比“民族音乐教育”的提法更准确,内涵更广,立足更高。中华民族音乐母语应该是中国传统音乐,不包括中国新音乐。诗词吟诵音乐是中国传统人文音乐的要项,是实施音乐母语教育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母语对外语学习产生着不可避免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之间的“迁移”过程中,外语学习中所犯的错误是学习母语习惯“负迁移”的结果。“负迁移”主要是由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在名法结构、思维方式和化习俗等方面的引起的。在外语教学中,应尽量发挥母语“正迁移”的作用,消除母语的“负迁移”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学生在英语阅读中一直受到母语思维和外语思维影响。从母语思维视角进行培训、测试等实验后得出结论:母语正迁移转化到英语阅读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学习的过程;阅读不仅需要英语语言知识,还需要将已有的必要的汉语语言知识转化到阅读中;再者,英语水平是母语思维的前提条件。在英语阅读教学基础阶段仍需加强英语语言教学,当具备了一定的英语水平,母语正迁移才可能在英语思维创造的前提下进行转化,否则母语思维就成为“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举例和理论分析,对“母语干扰”的定义、表现、成因作系统分析后,认为“母语干扰”是客观存在的,并就此提出避免“母语干扰”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母语在英语教学中具有“促进”和“干扰”双重作用,教学中正确恰当地利用母语,将有助于提高英语的教学效果。 一、加强母语与英语之问的对比分析,有助于确定英语教学中难点和重点。 二、对母语和英语之间文化背景的对比分析,有助于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三、英语教学中恰当使用母语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创新教学理论一教学结构理论和儿童思维发展新论为基础,建构了小学低年段母语课堂读写教学模式、小学低年段三位一体英语教学模式及方法,目的是使儿童读写能力及母语教学质量得到提高.运用比较法、行动研究法,在中国小学和美国小学课堂中实施以汉语为母语的小学低年段三位一体语文教学模式及方法,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小学低年段三位一体英语教学模式及方法的教学试验研究.通过在中国小学采用试验班和非试验班的对比测试,和在美国小学采用试验前测和后测的对比测试的量化研究方法,以及对学生文章、课堂行为表现和教师访谈,对学生语言能力发展进行质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识词、阅读和写作能力、其他素养和母语教学质量都得到提高.因此,教学结构理论和儿童思维发展新论以及两种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母语教学模式及方法,对于提高小学低年段儿童读写能力和母语教学质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有声思维实验方法探索母语为汉语的20名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过程。通过分析20名被试在写作过程中母语思维总量与分类母语思维量对英语作文总成绩及分项成绩之间的关系,以及5名英语水平类似的被试的母语思维总量与分类母语思维量对英语作文总成绩及分项成绩之间的关系和母语思维内容对写作成绩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对于英语水平不同的20名被试:1)EFL作文过程中母语思维总量、分类思维量均与作文总分有负相关的趋势,而过程管理活动中的母语思维量与作文总分有正相关趋势;2)结构构思活动中的母语思维量与“无翻译影响”、“语言感觉”得分呈负相关趋势,而与“动词使用”一项得分呈负相关;对于英语水平相似的5名被试:文本输出活动中的母语思维量与“无翻译影响”、“词汇变化”和“语言感觉”以及“连接顺畅”得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武敏 《教育导刊》2010,(8):77-79
母语“干扰”指母语对外语学习的负迁移作用,外语学习的过程往往被视为逐渐排除母语干扰、不断向目标语靠拢的过程。但是,要完全排除“干扰”既不现实,也不必要,重要的是区分“干扰”造成的语言“差异”和“错误”,采取不同对策。在英语教学中应正视“干扰”的存在及其意义。并据此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宋运来 《江苏教育》2023,(9):10-14+3
从作文教学问题出发的童漫作文,起于“看图作文”,发于“看漫画作文”,勃于“儿童漫画作文”,成于“童漫作文”。二十八年来,童漫作文研究团队基于小学生学习心理从童漫作文到课程育人,从“童漫作文教法”,再到创立“童漫教学法”,高质量实施语文教学,让儿童热爱母语,学好母语。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分析母语教育水平下降的原因,从而进一步探索强化母语教育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在“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京派同人拥有共同的文学理念,将汉语言母语文学的诗性本色视为己任,对母语文学进行了现代性创化或“新传统化”。散文是母语文学的正宗,也是现代文体中发展得最为从容和完备的一种。京派文学对母语文学现代性创化的重要表征是创作的“散文化”。京派文学“散文化”症候之一是小说,作家运用并发展了母语文学叙述语言的精练、含蓄和抒情功能。其中对情绪和炼句的考究、结构的片段性与叙述的空白化,都展示出其小说创作散文化的文本基色。症候之二是在理论性或批评性话语层面也呈现出散文化思维态势。京派批评家追求“寻美的批评”,以及文学批评本身就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创造,在传承和开发母语文学资源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近似“美文”的、由感悟化思维所凝聚成的批评(理论)文体风范。  相似文献   

19.
通过英语写作样本的采集,发现母语在第二语言写作中具有迁移作用的认知因素。这些因素表现在句法结构的元语言意识、词汇的标记性和典型性、习语或隐喻的标记性以及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心理认知等方面。当母语思维与第二语言的形式有差异时,母语对第二语言写作会产生负面效应,或者说“负迁移”;当母语思维与第二语言的形式相似时,母语会带来“正迁移”。第二语言教学者应该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地使用母语思维,发挥母语思维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20.
母语在英语教学中具有“促进”和“干扰”双重作用,教学中正确恰当地利用母语。将有助于提高英语的教学效果。一、加强母语与英语之间的对比分析,有助于确定英语教学中难点和重点。二、对母语和英语之间化背景的对比分析,有助于提高英语交际能力。三、英语教学中恰当使用母语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