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4 毫秒
1.
资讯     
●广东省2014年起奥赛获奖者不再享受高考加分 “广东省2014年高考加分项目调整方案”近日正式公布。新方案将原有的23个高考加分项目缩减为6项,其中本科加分项目仅有3项。在新方案中,奥赛获奖者、科技竞赛获奖者和省级优秀学生将不再享受高考加分。  相似文献   

2.
资讯     
《教育科学论坛》2012,(4):79-79
●广东省2014年起奥赛获奖者不再享受高考加分 “广东省2014年高考加分项目调整方案”近日正式公布。新方案将原有的23个高考加分项目缩减为6项,其中本科加分项目仅有3项。在新方案中,奥赛获奖者、科技竞赛获奖者和省级优秀学生将不再享受高考加分。  相似文献   

3.
高考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2014年12月17日,教育部等5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取消重大体育比赛获奖者、二级运动员统测合格者、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突出事迹者、奥赛获奖者、科技类竞赛获奖者等6项全国性加分项目。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校招生》2009,(10):10-10
就在众多考生热盼一纸大学通知书时,各种“加分”丑闻频频见诸报端。“浙江高考航模加分”和“重庆31名考生民族成分造假”等一系列事件,让执行多年的高考加分政策面临信任危机。有人提出,为了公平起见,应该取消所有高考加分项目,让考生全部“裸考”。  相似文献   

5.
资讯     
《教育科学论坛》2014,(9):80-80
教育部:高考加分资格造假将取消录取资格"瘦身"后的高考加分新政策在今年高考录取中将全面实施。通过调整,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显著"瘦身",据统计,地方性加分项目由往年的124项减少至2014年的86项,减少近1/3。教育部强调,要严厉打击高考加分资格造假。对发现有弄虚作假、骗取相关加分资格的考生,坚决取消其当年参加高考报名、考试或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学籍.考生的违规事实记人其电子档案。  相似文献   

6.
2014年12月17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及两项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重大体育比赛获奖者、二级运动员统测合格者)等6项全国性加分项目;地方性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项目也要取消,相关政策按照取消部分全国性加分项目的规定执行.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介绍,此次共取消6项全国性加分项目,这些项目占现行全国性加分项目的54.55%.  相似文献   

7.
滕朝阳 《教育》2008,(5):21-21
随着高考临近,人们对高考加分的消息似乎格外敏感。最近,湖南宣布取消以往高考录取过程中形成的“高校教职工子女可适当降分”这一不成文规定,引发社会热议。而所谓“适当降分”,其实就是变相的加分。在此之前,浙江省宣布今年起取消“省级优秀学生”高考加分政策,取消类似加分政策的还有江苏、江西等地。  相似文献   

8.
一、取消的全国性加分项目2015年1月1日起,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以下项目的将取消高考加分,此后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1.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相关考生可选择报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或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考试招生,或其他体育学类专业招生。  相似文献   

9.
《广东教育》2009,(7):112-115
高考事关千家万户.高考加分政策必然备受关注。近日.关于高考加分的负面新闻接踵而至。高考加分政策应该坚持还是应该取消?这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高考加分政策的初衷是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显示高考公平,可失去诚信的高考加分却阻碍了高考公平。异化了的高考加分必然为人们所炮轰。事实上,关于高考加分。人们最关注的还是高考加分的标准问题。所以。目前对高考加分政策最大的争议.并不在于该不该取消.而在于哪些可以加分.给哪些人加分,可以加多少分。以及如何在三者之间形成令社会公众信服的匹配关系。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高考加分的问题还将层出不穷。为此,人们普遍期望能够通过信息公开与强化监督来完善高考加分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0.
正高考加分政策起源于对特殊群体的特殊照顾,随后发展出对特长生以及模范生的奖励。高考加分政策走到今天,其内容与项目已经非常复杂而多样,同时对其的批评也越来越尖锐。有反对者直接要求取消高考加分政策,但高考加分政策不能简单取消,还需要多加反思。相对而言,社会对于补偿性加  相似文献   

11.
为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新一轮改革,教育部于2014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新高考加分政策大幅削减高考鼓励性加分项目引发广泛热议,公众认为大幅削减鼓励性加分项目有可能导致新的高考不公平。大幅削减甚至取消高考鼓励性加分项目将产生的主要不利影响是: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于特殊人才选拔、不利于高考招生公平。据此,提出高考鼓励性加分政策的调整策略:政策制定应发挥加分导向作用,政策执行应坚守人才选拔初衷,政策监督应完善监督制约体系。  相似文献   

12.
近来,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五部门联合发文,取消了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并对部分高考加分项目进行了规范和调整。  相似文献   

13.
桂文 《广西教育》2011,(35):4-4
本刊讯日前,我区下发了《关于调整我区部分普通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2012年起,逐步取消部分普通高考加分项目、调整部分加分分值。  相似文献   

14.
进入5月份以来,各地陆续公布了2012年的高考加分政策.在教育部一再发文要求规范高考加分项目的背景下,各地的高考加分项目依然纷繁复杂,名目累加超过百种,加分标准也是千差万别.以少数民族加分为例,各地的加分分值就有好几个版本,加5分、10分、15分、20分的省份都有.这样的混乱使高考加分再次成为"高考月"里广被口诛笔伐的靶标,一时间取消高考加分的呼声再次响起.  相似文献   

15.
高考加分政策的变迁大致经历了“以政策性照顾加分为主”、“以竞争性激励加分为主”再到“激励与照顾加分并重”三个阶段.其当前主要存在政出多门、政策弹性过大、权力配置分散等问题.由于高考加分政策的复杂性,其调整在政策层面,应坚持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导向,加强统一调控,规范加分主体行为,并逐步推动项目“瘦身”;在操作层面,注重加分项目与标准的统一性、客观性及可量化性,同时加强考试立法及监督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考加分政策已和择校费、大学高学费一起,成为公众心中的三大“教育不公平”,76.9%的人建议取消一切可能滋生腐败的高考政策,让高考重新“裸”起来。  相似文献   

17.
谭敏 《教育》2015,(1):15
谭敏在2014年12月18日《广州日报》撰文指出:备受关注的高考加分和自主招生新政终于"揭开面纱"。近日,教育部对外正式发布了《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奥赛等6项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近年来,所有的高考改革举措,无一不是为了公平。加分和自主招生政策,一直是高考的焦点问题。此次明确取消所有的鼓励类加分项目,只保留了"烈士子女"等5类扶持性加分项目,不仅是对民意的有效回应,也是对高考的纠偏之举。要知道,高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省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调整,从2011年秋季进入高中阶段一年级的学生毕业当年开始,奥赛省赛一等奖等四类项目取消高考加分。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出台了最新的高考加分政策,对“三模三电”(指航空航天模型、航海建筑模型、车辆模型、无线电测向、无线电通信和电子制诸科技项目)等体育项目高考加分政策进行了规范和调整,加分人数由600锐减为100,加分分值从20猛降至10。  相似文献   

20.
《教师博览》2008,(4):19-19
4月9日。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政策确定。为畅通社会和考生对招生考试工作的监督渠道.浙江省将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高考“阳光工程”制度化。 据悉.浙江今年起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分政策。省教育厅不再评选“省级优秀学生”。对政策加分考生.今年首次实行考生所在地和省考试院两级公示和省级主管部门会审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