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0 毫秒
1.
数学在本质上就是在不断的抽象、概括、模式化的过程中发展和丰富起来的.数学学习只有深入到"模型"、"建模"的意义上,才是一种真正的数学学习.课标明确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感悟建模过程,发展"模型思想".在小学,进行数学建模教学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初始性特征,即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他们经历将实际问题初步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进而对数学和数学学习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通过不断建模,使学生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增强"模型意识",让儿童感悟"模型思想"。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模型的建构过程,儿童的数学学习只有深入到"建模""模型"的意义上,才能称得上是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3.
许艳 《小学生》2013,(7):36-3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修订时明确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发展"模型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和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建模教学活动并不多见,笔者曾有幸聆听过数次小学数学建模教学教研课,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实际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提高数学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引导学生自觉应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就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数学建模是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来求得问题解决的数学活动过程.在教学中设置自然的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表达现实问题,解决问题,是数学建模的应然选择,是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重要途径.自然的情境让学生感悟模型思想,让学生成为主动建构者,利于模型化和数学思维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数学建模是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来求得问题解决的数学活动过程.在教学中设置自然的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表达现实问题,解决问题,是数学建模的应然选择,是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重要途径.自然的情境让学生感悟模型思想,让学生成为主动建构者,利于模型化和数学思维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是十分重要的。数学建模的过程是一个基于原有认知而展开的循序渐进的数学探究过程。小学生的数学建模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因此,教师要借助"慢铺垫",引发数学热身;借助"慢体验",沟通知识联系;借助"慢抽象",建立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然而,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建模教学活动并不多见.本文介绍并分析了西方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建模教学的一则案例,使我国小学数学教师体会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数学建模活动的过程,并对我国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数学建模教学的必要性与有效性进行分析,从而为我国小学数学课堂实施数学建模教学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9.
所谓的数学建模就是借助数学思想和数学方式以及相关数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数学建模思想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要求,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当前国内有关数学建模教学方面的研究,多数都着重从建模方法和数学思想上来表述,很少涉及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时,教师在教学方法和策略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王淑珍 《广西教育》2014,(25):39-39
正"数学建模"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教师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于教学中。"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思考方法,通过结合数学语言和数学方法的运用,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行简化构建,以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建模"思想,能极大提高小学数学学习效果,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一、小学数学的"数学建模"教学理论"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通过结合数学语言和数学方法的运用,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行简化构建,以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the discussion on mathematics teacher reflection. Reflection was included in a study of the didactisation practices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as one of nine didactisation practices. The study involved five volunteer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A qualitative design-research approach was designed which employed model-eliciting tasks to create new experiences for teachers.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the nature and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s teacher reflection. Teacher reflection was gauged at various times during the programme through written responses to open-ended reflective questionnaires. Teachers were involved in three types of sessions for a period of one year: 1) modelling sessions whereby they collaboratively solved a mathematical modelling task; 2) observi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learners solve the same problems; and 3) sessions discussing traditional and problem-centr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It was found that modelling tasks provided reflective platforms and a window to teacher resources, orientations and goal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further research into mathematics teacher reflection be conducted where teachers specifically implement modelling in their own classrooms.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改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维”目标,这就要求小数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必须“与时俱进”,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学设计要具有趣味、数学味,要能体现数学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教材的地位,以稳步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必须巧设情景、构思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驾御能力,精心搭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平台,提升教师教学设计技能,提升教师备课、说课的技能。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是新时代教学变革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同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数据分析核心素养也是新时代教师面临的挑战。21世纪初各国提出的核心素养之一即包括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将数据分析列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数据分析的数学课堂教学应突破传统、单一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创设新维度的课堂教学及模式。数据分析知识体系是数学课堂教学及其建构的重要载体,建构的基本框架包括问题与情境、材料与数据、活动与经验、知识与技能、理论与方法五个维度。教师应通过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数据情境教学、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与开放式教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等多元化路径培育学生的数据分析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罗士喜 《天中学刊》2003,18(2):11-13
数学教学的实质是数学活动教学,即教师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如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搜集整理、思考、推理、交流和应用等形式.为此,数学教师应树立牢固的数学活动教学观念,形成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学习情境的创设者、提供者,以及数学学习过程的协助者的角色意识.  相似文献   

15.
李鹏奇 《成才之路》2022,(1):106-109
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思维形成和数学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数学本身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对于思维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的学生而言,认识和理解数学的本质具有一定的难度.生活体验式教学模式契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让学生通过真实生活体验,感受数学的魅力,掌握数学的内涵,逐渐形成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能力.文章从生活体验式教学...  相似文献   

16.
周萍 《成才之路》2020,(9):128-129
应用题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数学知识掌握水平。教师应把教授学生怎样解答应用题作为教学重点,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文章对数学教学中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应用题教学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深度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其立足于学生长远发展,要求教师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探索知识深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数学学习中获得快乐。教师要深入提问、反复追问、促成反思,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走向深层次。教师要深入浅出、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文章从教学目标、教学导向、教学策略、教学原则等方面对初中数学深度教学的“深”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8.
林世平 《成才之路》2020,(6):108-109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情与教学任务,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培养学生以数学眼光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师要以灵活性、操作性强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图示引导强化运算能力,基于问题研究丰富几何直观,开展游戏实践拓宽逻辑思维,使学生学会借助数学语言精准表达数学问题与结果。  相似文献   

19.
华罗庚在几十年学习、研究、教授、普及数学和指导师生数学教与学中形成的数学教育思想是珍贵的财富,对于研究中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开展数学课程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华罗庚认为,数学教学的基本要义是让学生在打好"双基"中走向创造,为此,数学教学要重视"双基"教学,使学生对"双基"达到"懂"、"识"、"熟",并通过自学、独立思考、历经成功和失败、加强训练等"双基"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打好"双基"中学会创造.  相似文献   

20.
李成真 《天津教育》2021,(8):169-170
数学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习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适时采用不同策略有效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现结合小学数学广角教学实践,从情境创设、知识形成、问题思考、知识应用及课外实践五个维度进行了渗透策略的研究,让学生获得更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领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进而实现渗透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