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师生冲突是指师生由于在目标、价值观、资源多寡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对立、分歧和相互干扰的教育教学互动,具体表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绪对立或公开对抗。长期以来,由于受各种历史的、现实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教育界对师生冲突产生了一种惧怕心理。  相似文献   

2.
江明辉 《湖南教育》2005,(12):25-25
师生的对抗性的行为冲突,指师生之间发生的激烈的对抗行为,它通常表现为教师和学生均以非理智的心态和行为来表示对对方的敌视,表现为对对方的攻击或诋毁。如果师生双方控制不及时,这种师生课内对抗冲突必然会外延到教室外的师生对抗和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冲突,从而导致师生矛盾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3.
庄琴 《考试周刊》2009,(31):218-219
师生冲突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绪对立或公开的对抗。师生冲突。尤其是发生在课堂上的冲突对教学有着极大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学师生冲突,是师生双方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而产生的心理对立和行为对抗的总和。预防中学师生冲突,教师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相似文献   

5.
高校师生文化冲突指持不同性质文化的高校教师与学生在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的对立、对抗,它具有冲突的多样性、冲突的隐藏性和冲突的复杂性等特点。高校师生文化冲突反映出社会文化转型期的文化冲撞。大学生日渐成型的独立意识和判断挑战教师文化权威引起双方文化的对抗,大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各自存在不合理因素影响双方文化的对话,师生交往方式的时空变换导致文化沟通不畅。分析高校师生间文化冲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使高校师生文化朝文化整合的方向发展,淘汰旧的师生文化对抗冲突,倡导学校多元文化对话,以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文化各自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课堂上的师生冲突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载体,这一关系如何互动,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成败,影响着学校功能的实现。正如人际关系中冲突不可避免,师生关系中的冲突也普遍存在。课堂里师生冲突根据对立的程度差异,分为一般性的行为冲突和对抗性的行为冲突[1]。美国社会学家特纳认为“:冲突是双方之间公开和直接的互动,冲突的每一方的行动都是力图阻止对方达到目标[2]。”师生冲突是由于在目标、价值观、资源多寡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对立、分歧和相互干扰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一方的行为妨碍了他方需求的满足。近年来,一些学校“…  相似文献   

7.
师生冲突是学校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师生冲突,有助于分析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师生文化冲突指的是持不同性质文化的教师与学生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对立、对抗。社会转型期的师生文化冲突,呈现多样的具体形态,且复杂难解、激烈速变,具有意义深远的影响。师生文化冲突尽管会损害冲突双方的健康、影响课堂教学的进行、削弱学校教育的实效,但是它在协调师生关系、促进师生进步、推动学校变革与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师生冲突是师生互动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师生关系的紧张状态,它常以师生间的情绪对立或行为对抗的形式表现出来。师生角色、地位的不平衡、师生文化的差异、师生沟通机制的不健全都可能导致师生冲突的发生。要想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师生冲突,首先必须全面、客观地认识师生冲突的意义,树立科学的师生冲突观;其次,还要积极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教师的人格权威;同时更要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冲突的特点、原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冲突是师生关系的一种不和谐状态,表现为师生双方的情绪对立、关系紧张甚至行为对抗。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冲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矛盾现象,具有多发性、复杂性、阶段性的特点。文章从期望、认知偏差和归因三个主观因素对师生冲突原因进行探析,并由此提出应对师生冲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刚 《教师》2014,(26):121-121
正教师和学生是学校中两个非常重要的社会角色,师生之间的交往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活跃的人际关系,其既有和谐一致的一面,又有冲突对抗的一面。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冲突是不可避免也不可忽视的教育事实,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它不仅容易使学生出现问题行为,影响自我评价,出现心理问题,还会造成教师的职业倦怠,影响其身心健康。因此,对于师生冲突的积极预防及解决对策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11.
冲突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在人际交往互动中产生.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既有和谐一致的一面,也有冲突对立的一面.从不同角度冲突可分为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一般性冲突和对抗性冲突、外显性冲突和内隐性冲突、正面冲突与负面冲突等.除极少数具有建设性的冲突外,绝大多数课堂冲突就其实质而言是师生关系的不协调.教师在改善师生关系,减少甚或消除师生冲突中处于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12.
课堂中的师生冲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冲突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在人际交往互动中产生。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既有和谐一致的一面,也有冲突对立的一面。从不同角度冲突可分为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一般性冲突和对抗性冲突、外显性冲突和内隐性冲突、正面冲突与负面冲突等。除极少数具有建设性的冲突外,绝大多数课堂冲突就其实质而言是师生关系的不协调。教师在改善师生关系,减少甚或消除师生冲突中处于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师生交往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教育工作最基本最具体的表现,在于师生之间的交互行为。从大量的教育事实来看,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上的互动关系既有和谐、一致的一面,也存在分歧、对抗、冲突的一面。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随着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课堂问题行为的增多,师生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地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技工院校师生之间的冲突不断增加。一些冲突甚至演变成师生之间的行为对抗、学生家长与教师、学校的法律纠纷。这些矛盾的存在必然牵涉教师和学校许多的精力,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进程。因此,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冲突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冲突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在人际交往互动中产生。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既有和谐一致的一面,也有冲突对立的一面。从不同角度冲突可分为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一般性冲突和对抗性冲突、外显性冲突和内隐性冲突、正面冲突与负面冲突等。除极少具有建设性的冲突外,绝大多数课堂冲突就其实质而言是师生关系的不协调。教师在改善师生关系,减少甚或消除师生冲突中处于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16.
来维龙 《吉林教育》2008,(18):17-18
一、师生冲突的含义及引发因素分析教师和学生之间并不全是和谐融洽、互促互进的关系,正如社会现实中人与人之间关系一样,也有不协调、矛盾对立甚至冲突对抗的一面。有些学科理论中的核心概念难以形成精确、统一的定义,社会学中的冲突概念即如此。我们倾向于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一些学校,教师的问题行为有日渐增多的趋势,这使得师生之间的冲突相应地增加。一些冲突甚至演变成师生之间的行为对抗,引起教师、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法律纠纷,牵动社会、学校方方面面的精力,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对家庭、对社会都造成损失。因此,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教师有效地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便具有了直接的现实意义。一、教师的问题行为及其危害教师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一些能引起学生的消极反应或不良行为,这就是教师的问题行为。教师的问题行为是指教师身上出现的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或违反教师职业道…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师生交往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教育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表现,乃在于师生之间的交互行为,从大量的教育事实来看,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上的互动关系既有和谐一致的一面,也存在分歧、对抗、冲突的一  相似文献   

19.
李阳  李蕙羽 《教书育人》2007,(12):35-36
人际冲突是指人际关系双方之间的紧张和对抗,包括相互间的不理解、不信任、怀疑、敌意和对抗。在社会心理学中,将人与人之间的排斥、敌视和侵犯等称为人际冲突。在日常生活中,人际冲突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显性的冲突,表现为直接用行为来对抗、侵犯、伤害对方;二是隐性的冲突,仅表现为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对抗或不相容。人际冲突是一种对立行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师生交往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教育工作最基本最具体的表现,在于师生之间的交互行为。从大量的教育事实来看,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上的互动关系既有和谐、一致的一面,也存在分歧、对抗、冲突的一面。目前,我国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