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美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现代高等教育对经济做出重大贡献 ,其发展过程可分为现代高校创建时期、高教体系完善时期、高校改革大发展时期以及提高教育质量重视终身教育四个阶段。文章就美国高校具有多元化、国际化等特色 ,以及高等教育发展措施入手 ,对美国高校教育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总结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给我国高教事业带来的若干启示。我国可以从美国高教发展中借鉴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我国当前国民教育制度和成人高等教育的实际出发,阐述了成人高教的地位、特点,探讨了保证教育质量、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应采取的措施,分析认识了严肃考风考纪的客观效应.旨在保障成人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教研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基本上发挥了思想库的作用,但也出现了种种功利化现象。这不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了纠正高教研究功利化的若干变革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价值,更重要的是其"内嵌"的平衡协调发展蕴意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长远发展。类型均衡发展是高教均衡发展的表现形式之一,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和民办高教处于非均衡发展状态,已阻碍其发展。究其原因,教育政策因素肘制了两类高教类型走向均衡发展。政府应在招生、经费资助等方面制定、改进相关政策,促进其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调整和完善高教研究机构,加强高教研究机构建设,必须从建立健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体制,端正创办高教研究机构的指导思想以及加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队伍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一、建立健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体制我国的高等教育纵向研究机构应分三级设立。一是国家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其任务主要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从宏观上进行理论研究,诸如高等教育结构,教育方针和政策,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高等教育发展规划,高等教育立法,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及其教育系统内部诸因素、诸单元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与资本市场结合是我国目前涌动起来的一个"资本潮".从我国教育产业化认识的深入发展、高教融资制度的变迁两个方面考察高等教育与资本市场结合的现实基础,同时对资本市场介入高等教育的边界进行价值拷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高教事业有了迅速地恢复和发展,高教战线的教育科研工作也出现了令人可喜的局面。为适应高等教育以及教育科研工作的需要,辽宁省高等教育局和沈阳师范学院教育科研所合编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8.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很快,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位居世界前列;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大步跨越;研究生教育更是迅猛发展.然而,笔者在高教系统工作数十栽,亦不无忧戚地看到:我国教育发展中问题不少,流弊甚多,以下列举的十二时弊,严重制约着我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获得了跨越式的大发展,一跃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对提升我国的综合竞争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跨越式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规模效应,也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在新世纪,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完善体系、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使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洛阳师范学院学报开设高等教育研究专题,力促这方面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恰逢其时,这也正是我们高教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愿尽微薄之力,并欢迎广大高教工作者和关心我国高教事业发展的同仁共同努力,一起把这个专题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获得了跨越式的大发展,一跃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对提升我国的综合竞争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跨越式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规模效应,也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在新世纪,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完善体系、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使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洛阳师范学院学报开设高等教育研究专题,力促这方面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恰逢其时,这也正是我们高教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愿尽微薄之力,并欢迎广大高教工作者和关心我国高教事业发展的同仁共同努力,一起把这个专题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11.
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盘点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06年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和“预警作用”的大事。这些事件传递着一条重要的信息:2006年是中国高等教育进行重大调整的一年,其核心和焦点是提高教育质量。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强调,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这也表明我国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认识正在由“目标理论”向“预警理论”回归,高等教育大众化实践则开始走向理性和相对成熟,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协调发展日益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治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   总被引:129,自引:0,他引:129  
精英教育机构不应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为减轻大众化给精英教育机构带来的压力,在高等教育增长的规模速度和增长方式上,应变"控制发展"或"加快发展"为"适度超前发展",变"内涵式发展"为"外延式发展"或两者并重,以外延式发展为主。高等学校可分为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学校应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在各自层次和类型中争创一流。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市场角色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意向可以归纳为促进高等教育质量与数量的发展。虽然这些高等教育改革依然为国家政策所主导和推动,但更多的是对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的一种回应,因而"市场"在推动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的角色亦不可忽视。比较全球化下高等教育改革中市场作用的特征和脉络,中国"市场"角色更多地表现出以下两点:一是作为新的资源配置渠道,增加来自民间的筹资;二是在协调机制上对原有计划体制的突破,如增强消费者的选择能力,提高大学办学规模效益,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研究的价值,既是高等教育学科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命题,也是关系到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治理能力的命题。一般认为,高等教育研究伴随着大学的产生而产生,其价值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逐渐彰显。但高等教育研究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高等教育发展历史阶段,呈现出来的研究价值大不相同。世界上的高等教育强国,既是高等教育研究起步较早的国家,也是重视高等教育研究的国家。在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进程中,系统梳理中西方高等教育研究的历程,重新审视高等教育研究的价值,对于深化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引导我国高等教育从“经验办学”走向“科学办学”,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走出去”发展战略探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稳妥地实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走出去"发展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我国可借鉴发达国家跨国高等教育的经验,突破中外合作办学原有的认识界限,把"走出去"合作办学活动纳入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理论视野和法律框架;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完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境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评估体系和学位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已衍生出了一系列教育教学创新方法,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诸多影响,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实效的重要路径。基于慕课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就该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现代旅游高等职业教育是旅游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在教育中要体现出“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办学特点,用“职业本位、能力本位”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整个教学活动,树立全球意识、市场意识、质量意识、特色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走“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提高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8.
优质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享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基于对河南省高等教育历史的梳理和现状的分析,河南省要增加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应创新高等教育投入体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高等教育省内布局结构等措施,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创新驱动的能力,推动河南省由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转变。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思想,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高等教育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校又好又快发展,对高校管理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强化八种意识,促进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坚持文化素质教育,改革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实践发展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实践中,要以“四为”为指导思想,构建起“一二三四”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构建起“三个系列、二个层面、一个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文化素质教育进课堂、进社团、进社会,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