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理  李哲 《辽宁教育研究》2009,(10):109-111
美国信息化校园建设所取得的成果,离不开整个信息化大环境的支持。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初期建设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其他领域信息化建设的配合下,美国的信息化校园建设于新世纪开始了新发展,在信息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信息安全保障方面还有待加强。美国信息化校园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值得我们借鉴,同时其暴露出的安全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2.
信息时代的大学: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该文以CCP和ACCS研究数据为基础,介绍了美国高校近年在校园信息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内容主要包括:校园信息化基础建设和校园信息化管理、规划和政策制订等。同时,以此为基础,文章也就美国和中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多方面比较,指出了国内高校在校园信息化方面的差距和所存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信息化硬件环境和软件平台两个方面,以沈阳市铁西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为例,分析了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和不足。在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中,强调了服务器、交互式教学系统等方面的建设。在软件平台建设方面,强调了校园网站、教学资源库、课程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建设。通过对现实情况的分析,指出距离"数字化校园"的不足,为今后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4.
数字校园与UR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华大学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在校园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应用系统、教育教学资源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初步形成了整体化的数字校园系统,实现了教学、科研、管理、办公的信息化、网络化.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借鉴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结合高校的特征,清华大学提出了“数字校园“与“大学资源计划(URP)“的高校信息化建设理论,提出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结构和框架,以指导信息化建设的进行.……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的高等院校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积极建设信息化校园,其中"校园一卡通"是我国高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文章首先对校园一卡通的功能进行了阐述,然后讨论校园一卡通对高校财务管理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指出了校园一卡通运用于高校财务管理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从有效评估入手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评估在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李玉顺教授通过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点分析和评估,以及结合2010年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和教育信息化评估内容的分析,提出要从三个层次进行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评估:(1)建设层面,即要掌握各个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情况,评价当初投人巨资建设数字化校园取得的成果如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ACCS项目2002年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介绍了近年来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高校在校园信息化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ACCS(Asian Campus Computing Survey)是一个国际性合作研究项目,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亚洲地区各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最新动态和信息,相互交流和借鉴各国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三国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学信息化及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美国高校数字校园的发展及推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美国高校的数字校园建设又实现了新发展,在基础设施层、服务层及管理层建设上均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美国官产学形成的良好的推进机制。研究分析新世纪美国高校数字校园的发展情况及其推动因素的作用机理,对于我国高校的数字校园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以2004年的全国教育信息化调查数据为基础,阐述了国内高校在校园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发展现状,主要包括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校务管理信息化、信息化资源和师生信息素养培训与培养等方面的信息。根据上述调查数据,研究者对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可供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上海财经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经济类高等学府,也许是对经济敏锐的嗅觉,使财经大学在校园信息化建设方面成为了业界的“先知”。为了一睹“先知”的经验成果,我们走访了上海财经大学的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刘弘和副主任潘立东的同时接待,让我们顿感学校对信息化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2004年的全国教育信息化调查数据为基础,阐述了国内高校在校园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发展现状,主要包括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校务管理信息化、信息化资源和师生信息素养培训与培养等方面的信息.根据上述调查数据,研究者对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可供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部分重点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校园建设阶段,许多高校都在探索适合于本校的信息化建设之路。中南大学近几年以信息技术服务的思路推进信息化建设,在公共数据库平台上建设跨部门应用系统,取得了良好的信息化建设效果。该文结合中南大学信息化建设实践的具体成果,说明了信息技术服务的特点和优势,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服务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数字化校园"工作为代表的扬州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制约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仍然是教师的信息素养,就如何培育教师的信息素养问题,我们在区域整体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形成了系列做法,取得了明显成效,从获取资源、评价手段、应用信息、探索兴趣、创新创意、信息公开、竞争激励、管理规范、竞赛活动等九个方面总结了实践经验.文章就进一步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转变观念、软硬件建设、师资培训、激励机制等四条策略,这同时也为进一步推进扬州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重点建设的发展,如今校园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朝数字校园的更高水平发展。经过多年努力,杭州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普遍开设,以"校校通""班班通"为代表的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目标已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中职学校信息化校园建设已从建设功能单一的校园网逐步向建设功能强大的数字化校园升级,有效推动职业教育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行政后勤管理水平。为此,笔者对福建省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结合信息化校园中涉及的各方面内容,对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校园提出了一些原则性和实践上的解决方案。一、福建省中职信息化校园建设的现状笔者对228所中职学校进行信息化建设现状问卷调查,回收208所学校的数据,汇总情况如下。1.信息化环境建设现状硬件接入方面,208所学校全部接入互联网。接入带宽20M以上的有99所,占47.6%;174所  相似文献   

16.
正为总结、交流和共享数字校园示范建设经验和成果,督促学校加快示范建设进程,确保示范建设取得实效并发挥引领、示范、辐射作用,6月24日,浙江省召开首批数字校园示范建设中期检查情况汇报会暨示范建设经验交流会。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于永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施建国主持。会上,11个设区市和浙江大学等16所省首批数字校园示范建设校围绕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数字化教与学模式探索与应用、教师信息化能力建设、教育管理和评价、机制探索以及特色项目建设等方面汇报了示范建设推进情况及建设的成效、经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开展,人们对校园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关注越来越多,校园服务信息化是由广大师生实际需求所推动的校园信息化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在校园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和实践,并详述了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呼叫中心、网站系统和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开展,人们对校园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关注越来越多,校园服务信息化是由广大师生实际需求所推动的校园信息化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在校园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和实践,并详述了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呼叫中心、网站系统和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校园信息化建设经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重点建设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今已经朝数字校园的更高水平发展。作为教育水平全国领先的市区,杭州在推进普教信息化建设上更是不遗余力。经过多年努力,杭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普遍开设,以校校通、班班通为代表的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目标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20.
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给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及新思想的涌现,教育信息化新的形态出现,即智慧校园。通过梳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史,对智慧校园进行内涵分析,并对研究和建设现状问题进行系统总结,提出了智慧校园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