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在履行对全省各级综合档案馆进行档案资源建设、信息化建设、县级档案馆库建设及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认定“四项重点”工作督察中,在德宏州档案馆资料库房中发现保存有一套《新修支那省别全志·云南卷》复印本,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该志书全是日文书写,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由日本人编纂的,即由日本东亚同文会于1943年(日本昭和18年)出版发行。“支那”是近代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蔑称,直到二战日本战败后,盟国最高司令部责令日本外务省不得再使用“支那”称呼中国,这一称谓才开始从日本政府的公文、学校教科书、媒体中消失。那么当时日本人为什么要来撰写中国的地方志?日本人撰写中国地方志说明了什么?又能给今天的我们带来怎么样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正>去年在履行对全省各级综合档案馆进行档案资源建设、信息化建设、县级档案馆库建设及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认定"四项重点"工作督察中,在德宏州档案馆资料库房中发现保存有一套《新修支那省别全志·云南卷》复印本,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该志书全是日文书写,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由日本人编纂的,即由日本东亚同文会于1943年(日本昭和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7月11日,泰州市党史方志档案办公室(泰州市档案馆)与泰兴市红色文化博物馆紧密合作,将从日本征集到的一部反映日本侵华战争内容的电影《支那事变》,在上海电影制片厂进行数字化转换、备份。这是一部制作于昭和十二年(1937)的黑白默片,没有配音,也没有同期声。全长12分53秒,共分10个小片段,每个片段之前有简单的日文字幕,记录了自1937年7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山西省档案馆征集到一本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出版的《支那事变纪念写真帖》,也就是所谓“中国事变纪念照片集”。  相似文献   

5.
1910年(宣统二年庚戌)1月1日(己酉年十一月二十日):《中国公报》在上海创刊。陈其美等主办。同日:《民报》第二十五期出版。社址标明为法国巴黎濮侣街4号,实则仍在日本印刷发行。主编汪精卫.同日:日本人在天津创办的日文《北支那新闻》和日文《北清时报》,以营业上未能获利,议定合并。本日起改名力《天津日报》出版。先后担任主编的有西村、新渡等。1月6日:御史江春霖上疏弹劾上海道蔡乃煌后,天津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营口市档案局编研科深挖馆藏档案,发现日本侵略者侵华又一铁证——《满洲经济地图》,再次引起广泛的关注。《满洲经济地图》是1939年8月28日印刷、9月1日发行的彩色地图。地图大小为109×79cm,地图比例尺为1/2000000。东京小林又七本店印刷,印刷者小林又七。此图是伪满洲帝国政府特设满洲市情案内所发行,发行人奥村义信,编辑人河村清。地图用中文绘画,夹带少量日文。主图内容主要标记有伪满洲国19个行政区及各种粮食、家畜、矿物、药材,公路、铁路、定期航空线路等图标。  相似文献   

7.
日军地图: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结束已经整整65个春秋,在闻喜县档案馆里保存着一张1938年6月日军发行的《北支那五万分之一图平阳四十九号》地图,依然能勾起人们对那段惨痛历史的记忆,它是日军侵华罪行的铁证。  相似文献   

8.
近日,郴州北湖区档案局在一位收藏爱好者处发现了几组老地图,每组都有几张,其中彩色的一组是日军侵华时绘制的,黑白的一组是国民党抗战时印制的,还有一张是日本日出编辑局编纂的《支那最新大地图》原图.《支那最新大地图》及国民党抗战时印制的九张地图已被北湖区档案局征集进馆.  相似文献   

9.
赵建民 《图书馆杂志》2002,21(11):69-69,53
在我国的图书馆馆藏日文版图书文献的书目,正式或非正式出版的已有数种,其中由上海图书馆编的《上海图书馆馆藏旧版日文文献总目》,则有其鲜明的特色。它对日本和中国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查阅和研究价值,并能起到拓展研究课题的导引作用。《上海图书馆馆藏旧版日文文献总目》(以下简称《总目》)共收录了日本战败投降前的旧版日文文献41766种、8万余册。这些图书文献是经历了上海  相似文献   

10.
在吉林省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档案中,有一份有关我党收集东北抗日联军史料的档案:1946年1月末,《东北日报》负责人廖井丹就收集东北抗日联军材料以应对国民党政府关于东北问题谈判,写给周保中将军要求采访的信件。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中国共产党为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于8月25日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相似文献   

11.
冀振武 《出版史料》2003,(4):114-115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被译成日文是从19世纪开始的,最初只节译了《红楼梦》的第一回,《红楼梦》的八十回日文译本于20世纪初面世,是据上海有正书局石印戚蓼生序本为底本。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日文全译本是松枝茂夫翻译的,前八十回据有正本,后四十回据程乙本。于  相似文献   

12.
我虽然不是档案工作者,但对档案情有独钟,关注档案,研读档案文献,还写了一些关于档案的文章.与档案结缘,留下的美好记忆不少,其中印象较为深刻的一是在我的家乡天津市宝坻区档案馆里,见到了被誉为“红色经典文献”的镇馆之宝——1947年由冀东新华书店出版和发行的《毛泽东自传》;另一件是在蓟运河畔的宝坻区八门城镇东走线窝村村史馆内的一张“抗日优抚券”,它是1 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陕甘宁边区政府发行的.  相似文献   

13.
王萍 《东南传播》2011,(8):106-108
宋教仁是近代中国著名的革命家和报刊政论家。留日期间,宋教仁在东京发起创办了《二十世纪之支那》(以下简称《支那》)。除参与创办《支那》外,宋教仁还为杂志撰写了大量文章。这些文章辛辣深刻,使得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笔者试图根据相关史料展现宋教仁创办、经营《支那》的经过,并揭示其与《支那》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新八仟代慰安所,武昌西宫街×号;菊水慰安所,武昌斗级营××号;朝乃安慰安所,九江丁官路慎德里××号;第二花月慰安所,镇江马棚巷××号;立花楼慰安所,上海万安路×××号;曙——海军慰安所,上海北四川路横浜桥美楣里××号……”这是上海市档案馆新近在馆藏的一册名为《支那在留邦人人名录》的日文资料中发现的有关日寇侵华期间设立“慰安所”的罪证记载。这本《支那在留邦人人名录》厚达1000多页,于1942年8月由日本上海金风社调查  相似文献   

15.
1940年7月,山东省联合大会召开,统一的山东抗日根据地正式形成。《山东省联合大会特刊》汇集大会文件,记录了大会盛况,是重要的抗战史档案。关于《特刊》的题名、编者及出版经过,现有说法不一,有待规范。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考证、说明。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日文图书分类工作实践,对《中图法》与《日本十进分类法》的发展概况、编制原则、标记符号、类目设置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比较研究,阐述了两种分类法在日文图书分类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四版表现出其权威及生命力,如同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分类法一样,它必须随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我们对西方分类法多有探讨,比较《日本十进分类法》的研究,是借鉴在知识分类、体系结构、类目编排诸方面的异同,为我所用,以对我国图书馆界的日文文献标准化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赵丽洁 《档案天地》2009,(7):24-27,12
这是第一本总结抗日模范根据地工作的书.这是由聂荣臻编著、毛泽东题写书名并作序的一本书。这是河北省国家档案馆的一份珍贵馆藏档案:《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  相似文献   

19.
孔晶 《兰台世界》2018,(4):10-11
建筑工地意外出土“纸灰档案”1964年的冬天,旅大第一建筑公司的七名工人负责在旅大市公安局(今大连市公安局)北门处挖树坑,几锹下去,在一处树坑中突然挖出大量黑色碳状物,这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只见这些碳状物状似纸张书籍焚烧后的纸灰,但却能完整托起,不像纸灰略一触碰就破碎不堪。更让大家吃惊的是,在这些碳状物上隐约可见一行行的字迹,仔细辨认,竟可以看出是日文!大连市公安局的办公楼在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曾是大连关东州厅警察部所在地,这里发现的日文资料一定非同寻常。赶到现场的公安人员小心地将这些纸灰全部挖掘出来。经过旅大市公安局工作人员对这些纸灰进行初步整理,并对纸灰上残留的日文进行鉴定,确认这些的确是日军侵占大连期间形成的档案。应该是日军撤离大连前对档案进行销毁处理,档案资料的纸张未完全燃尽,就匆忙掩埋,没有燃尽的部分发生碳化,形成了这种特殊的“纸灰”档案。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9年编制的《资源描述与检索》,日本编目委员会深入研究并修订了本国编目规则——《新日本目录规则》.分析《新日本目录规则》与以往各版本《日本目录规则》及RDA在结构与内容方面的变化或异同,在此基础上总结其特点,以期为我国日文编目应用RDA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