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满洲省委是党在东北地区最高领导机构.为加强东北地区的革命宣传工作,中共满洲省委组织出版了机关刊《满洲通讯》和《满洲红旗》,还有指导工人运动的《满洲工人》,以及《工学会期刊》《店员之声》《政治文艺》《斗争》等,这些革命刊物为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和揭露反动军阀的革命斗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东北地区的党的出版史料研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2.
周成龙 《兰台世界》2024,(1):129-131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投身于抗击日本侵华的最前线,是中华民族抗日斗争的先锋力量。中共满洲省委于1927年10月正式成立,将守护东北地区人民群众安全作为组织目标,并致力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迫害,为此进行多样化的革命斗争工作。主要研究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所组织领导的东北地区学生、工人及农民群体进行的武装抗日斗争活动,并进一步分析了抗日斗争活动对推动东北地区争取民族独立、抗击日本侵略斗争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共满洲省委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领导机关。满洲省委建立初期,正处于白色恐怖的特殊时期,但省委不畏艰险,突破重重困难,传播革命火种,带领东北各族人民奋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满洲省委站在抗日最前线,高举抗日斗争旗帜,为东北乃至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宋黎黎 《兰台内外》2020,(15):21-22,51
中共满洲省委成立于东北革命的低潮时期,在黑暗统治异常严酷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建立党团组织,发展党员,完善政策纲领,率领东北人民开展了反帝反封建斗争,反帝大同盟就是在中共满洲省委影响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东北地区反帝大同盟的诞生1928年党的"六大"召开以后,中共满洲临时省委为了贯彻党的精神,总结了之前的经验教训,研究分析大革命失败后东北的形势和党的任务,统一东北全党思想,开始把组织群众参加反帝斗争作为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马杰 《黑龙江档案》2012,(3):143-143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对我国东北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武装侵略战争,蒋介石政府却采取不抵抗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日的号召下和全国人民抗日浪潮的推动下,当时东北各地出现了许多自发性的抗日武装队伍。如何团结他们,共同抗日,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一个迫切而复杂的问题。为了更好、更有效地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共中央于1933年1月26日给满洲省委发出了《中共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的信——论满洲的状况和我们党的任务》的指示信(即"一·二六"指示信)。  相似文献   

6.
20世纪20年代末,在中国共产党兵运方针的指引下,中共满洲省委和中共"满洲特科"开始在东北讲武堂中秘密开展兵运工作。  相似文献   

7.
“九&;#183;一八”事变后,东北各族人民和各地爱国将士在中共中央暨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下,组成人民抗日游击武装,进行抗日斗争,省委在东满和南满创建了反日游击队。  相似文献   

8.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东北,先后发表了四次抗日宣言。宣言在客观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本质,号召工农兵和劳苦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中共满洲省委抗战宣言的发表,率先吹响了民族抗战的号角。  相似文献   

9.
张贵 《军事记者》2003,(7):40-42
一、东北抗日联军创办的油印报纸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领导下,东北地区的南满(今吉林省以南广大地区)、东满(今吉林省东部地区)、北满(今吉林省以北的广大地区)和吉东(今黑龙江牡丹江地区)等地的抗日游击区部队陆续创办了油印报纸,有文字报纸和画报,通常为八开二版到四版不等。成为党的宣传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1、南满地区抗联部队办的报纸《红军消息》和《人民小报》在南满的磐石地区,最早创刊的军报当属《红军消息》。1932年11月,中共满洲省委指示省委候补委员、军委代理书记、巡视员杨靖宇(当时化名张贯一)到磐石,将磐…  相似文献   

10.
<正>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和中共满洲省委立刻申明严正立场。事变第二天,即9月19日上午,中共满洲省委就召开紧急会议,并迅速做出反应,发表了《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此后,又于同年12月1日、1932年1月15日和2月6日,相继三次针对九一八事变发表宣言。几次宣言层层递进,在明确九一八事变为日本侵略者蓄谋已久的武装侵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建立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呼吁东北人民团结一心,奋起反抗,将日本侵略者驱逐出境。中共满洲省委通过发表宣言等方式开展宣传活动,持续推进了东北人民抗日情绪的高涨,为建立抗日游击队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中共满洲省委作为地方上的一级组织,从建立到撤销历经八年,在中共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带领东北地区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特别是在九一八事变后,发动、支持并领导抗日义勇军,对义勇军队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组织和领导作用。本文从抗日义勇军兴起和发展的角度,来说明中共满洲省委对其影响。抗日义勇军的兴起和发展东北沦陷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人民的殖民压榨日益凸显并白热化,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第一时间发表抗日宣言,得到各个阶层广大民众的坚决支持和拥护。  相似文献   

12.
《兰台世界》2015,(7):162
<正>中共满洲省委是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10月至1936年1月在东北地区设立的最高领导机构。其间以陈为人、刘少奇、陈潭秋等为书记的中共满洲省委领导工农群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解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而且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中共满洲省委机关初期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福安巷3号(原北市场福安里4号),为一栋面阔六间进  相似文献   

13.
罗登贤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始人、最早领导东北抗日的满洲省委书记。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为东北抗日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书写了东北抗战史上一段传奇。  相似文献   

14.
<正>中共满洲省委于1927年10月24日成立。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异常艰苦严酷的环境中,中共满洲省委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发展壮大党组织,带领东北人民抗击日寇,抵御外敌,在白山黑水间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23年9月,陈为人在哈尔滨组建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哈尔滨独立组。东北地区党组织成立后,领导了声援五卅惨案的奉天学生运动、拒绝日本在临江设立领  相似文献   

15.
巩琢璐 《兰台世界》2020,(2):6-7,11
1930年,是中共满洲省委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几经动荡、人事不断更迭的一年。张浩(本名林育英,参加革命后改名为林仲丹)因富有领导工人运动斗争经验,于1930年4月,以全国总工会特派员的身份,到东北工作。截止到1930年11月张浩被捕入狱,张浩在东北从事工人运动的时间仅7个月。针对完全不同于中国南方的环境,面对诸多不利的形势和因素,张浩仍积极开展工人运动,深入群众进行调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工作方向。张浩在东北开展工人运动的思想和实践活动,也是我党在早期开展工人运动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6.
<正>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及时提出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方针,以领导东北人民的反日斗争。这一方针的提出有深刻的历史背景,既有东北地区长期反日斗争传统的影响因素,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坚定政策,体现了中共东北地方组织——中共满洲省委对时局的正确判断、准确把握以及积极应对。同时,这一方针的提出对于推动东北地区广大民众波澜壮阔的反日斗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中共满洲省委发表的代表性宣言、决议与国民党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不同,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明确提出坚持对日抗战的主张。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见证民族命运转折,承载人类和平愿望的特殊年份里,反思抗日战争也就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之一的东北战场有其重要的历史作用,在这片战场上战斗的东北抗日联军坚持了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为  相似文献   

18.
田雷 《新闻大学》2012,(4):26-34
今天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是历史上东北抗日联军活跃的地带,创刊于黑龙江省境内的东北抗联报刊目前发现10份,存在于1932年至1940年,分属于中共黑龙江地区地方组织和东北抗联第二、三路军。黑龙江地区的抗联报刊是东北抗联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龙江大地彰显抗联精神的力证。虽然它们在媒介形态上符号多样、印制简陋、发行量小、周期不固定、存在时间短,但宣传报道的内容集中、主旨鲜明,显示了党刊和军报的媒介机制价值。  相似文献   

19.
1929年8月30日,日本人控制的《满洲日报》以头版头条的醒目标题,刊登了一条新闻:《共党地下首领张贯一在抚顺落网》。接着,沈阳有影响的几张报纸《盛京时报》和《奉天新闻》等,也同时转发了这条新闻。一时间,张贯一案引起了东北各省民众的高度关注。由于张学良下令制止,沈阳报纸首先停止转载关于张贯一的新闻,接下来日本报刊的相关新闻也销声匿迹了。  相似文献   

20.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河北地区从“五四”到北伐时期所建立的革命报刊系列,几乎全部遭到破坏。但是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反动派的屠杀所吓倒,他们从血泊中清醒过来,拿起武器,重振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 就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第二年1928年11月,中共顺直省委创办了《出路》,负责人为陈潭秋。翌年又主办了《北方红旗》。1930年初中共直南地区特别委员会创办了《灯塔》,同年秋直鲁豫特委创办了《红旗周报》。也是这一年,中共保属特委创办了《红旗小报》。这些由党组织创办的报刊,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中国共产党关于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主张,宣传发动工农群众进行革命暴动,从而推动了所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