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半夜,寝室的电话猛的响起,凶巴巴的声音让大虾想起午夜凶灵,于是他大叫起来,其他懒蛋则宁可被吵也不愿停止跟被窝的恋爱,我只好爬起来去接。电话里是梅的声音:“小狼吗?好像, 好像出事了!”我急忙问怎么了,她说:“你还记得小丽吗?她……她现在……”梅说不下去了,我听到她在电话那边吓得直哭,马上安慰说,不要怕。我的话没起多大作用,但最后她平静下来,我问:“你们寝室其他人呢?”梅说:“都醒着,在我旁边……我们没有开灯,我们……我们的窗户对面……”我忽然想起梅的宿舍对面是一号教  相似文献   

2.
一、阅读下文《绿洲里的老先生》,按要求作文。一个年轻人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先生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先生就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个年轻人,他也问了同样的问题,老先生也同样反问他:“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先生便说:“这里也同样的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先生为何前后答复不一致呢?老先生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我们同在一个世界,喝同样的水,呼吸同样的…  相似文献   

3.
“呼噜———呼噜———”这声音时而清脆,时而厚重,有时像狮吼,有时像鸟鸣;长短不同,风格迥异,千变万化。这就是我们寝室里“呼噜大王”潘钿杭的杰作。一说起他的呼噜,我们寝室里的同学无不埋怨。还没有熄灯,你听,他早打起了呼噜。潘钿杭像奏乐一般,“啪啪”、“轰轰”、“呼呼”、“咚咚”,搅得我们不得安宁。郑浙峰说:“他这么讨厌,索性跟生活辅导老师说一声,让他搬到别的寝室去。”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啊!他搅得我们每晚都睡不着。”只有鲁俊杰说:“不行,难道别的寝室就没有意见了?”“不怕,我有绝招,我上次在电视里看到吹口哨可以…  相似文献   

4.
你心里痒痒了吗新来的语文老师今天有点怪,他一进教室就问:“你们有什么地方痒痒吗?”老师在开玩笑吧?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去看老师。老师正非常严肃地等着大家回答他的问题。大家只好去问自己了:“喂,有什么地方痒痒吗?”没想到这么一问,真把痒  相似文献   

5.
寝室里,孩子们一边脱衣服,一边说笑不止。我提醒说:“现在是午睡时间,请小朋友不要说话,免得影响其它小朋友睡觉。”几个懂事的孩子悄悄闭上了说间,朋了小嘴,忙着脱衣叠衣;但一部分小朋友仍旧我行我素。我对几个声音特别大的幼儿点名道:“吴浩源、蒋兴东,请你们不要说话,现在是午睡时间。”寝室里稍微安静了一些,不一会儿,又有几个小朋友开始交谈起来,我生气地说:“你们这几个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时,寝室里鸦雀无声。看来,我的生气起了作用。这时,只听一个小小的声音说:“老师,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我余气未消地看过去,原来是栾浩琛。他看着…  相似文献   

6.
崔秉之同志头发已经花白了,两颊上已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只要和他一接触,你就会知道他是多么的乐观、健康;讲起话来,声音爽朗;走起路来,脚步轻快,有些小伙子还赶不上。如果有人问他:“老先生,你今年多大了?”他准会回答:“不算大,才60岁哩!”四年前他回答60岁,四年后还是回答60岁,于是,熟悉他的人干脆就送了他一个外号叫做“老六十”。为什么崔秉之同志要做“老六十”呢?说  相似文献   

7.
毛小弟这个老师我们都喜欢。他是我们的班主任,还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他和我们就像哥们儿一样。你想,老师和你就像哥们儿一样,那么你不喜欢他还喜欢谁?毛老师到现在还没有结婚。他没有结婚是他自己告诉我们的。他说:“幸亏我还没有结婚,要不我生了一个小孩和你们一样烦,那我肯定头痛死!”他这么说了以后就问我们:“你们以后结婚吗?”我们就齐声回答:“我们以后不结婚!”我们齐声回答问题时总是很响亮的。“为什么?”“因为不要生一个小孩和我们一样烦!”可是马儿帅指着汪小中说:“他会结婚的!”汪小中就生气地说:“你爸爸和你妈妈才会结婚!”…  相似文献   

8.
小明才8岁,有一天一放学回家,就跑去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一愣,不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说是从路边捡来的,肯定不妥;说是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的,要是小明再问下去,也不好解答。于是忙说“:问你爸去!”小明又去问爸爸,爸爸也觉得惊奇,便问小明怎会问这种问题。小明就说“:我们班的小文说他是从北京来的,所以我也想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我从哪里来的  相似文献   

9.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是R射线的发现者。他有一个学生,做实验很卖力,但不善于思考。据说,有一次卢瑟福走进他领导的实验室,看见这个学生还在做实验,便问:“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学生回答:“我在工作。”卢瑟福又问:“那你白天在干什么呢?”学生回答:“也在工作啊!”卢瑟福又问:“早晨你也在工作吗?”学生肯定地回答:  相似文献   

10.
“布雷福德!”那女人说,“你在干什么?菲利普·马斯顿是你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值得信赖的同事。”“不再是了。”诺福克博士说。“你是说你们真的认识他?”那女人望着我们:“是的,但他现在很让我丈夫生气。”“为什么?”卡拉问。“他一个月前就失踪了,带走了我们所有的笔记。”诺福克博士说,“我猜他计划自己出版它们,然后自个儿出名。”我开始坐下来,和诺福克博士面对面。“你们怎么认识马斯顿的?”诺福克博士问。“在博物馆里碰见的。”我回答,“他已经被困在那儿一个月了,他们把他监禁起来,直到上周他才逃出来。从那以后他就东躲西藏,因为…  相似文献   

11.
是否有充足的准备,是面试是否成功的关键。被访者:戴文杰北京理工大学销售专业研究生仓促的面试是去腾讯公司,那天上午11:40接到电话,通知我12:30去面试。当时我还正在上课。于是马上逃课,来不及换衣服、来不及吃饭就匆忙上阵了。自我介绍和谈话自我感觉良好。后来面试官问我:“你对我们公司有什么想法?”我当时就愣了。因为事前没有充分准备。他又问:“你觉得我们公司的发展前景怎么样?”我又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最后他问:“你还有什么要问我的?”要是在以前,这样的惯例问题我肯定能回答得很漂亮,但当时我太紧张了。我发觉那个HR的脸色沉了一下,就感觉自己没希望了。  相似文献   

12.
语丝     
哲学家来到集市上。屠夫问:“你会杀猪吗?”哲学家回答:“不会。”铁匠问:“你会打铁吗?”哲学家答:“不会。”商人问:“你会经商吗?”哲学家说:“不会。”他们又问:“那你会什么?”“我会思想。”众人大笑:“思想值多少钱一斤?”哲学家说:“我不能做你们所能做的事,但能思考你们所不能思考的问题。”说完他便开始思考,众则无语。  相似文献   

13.
鹅卵石     
《现代语文》2005,(8):40-40
在一次上时间管理的课上,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装水的罐子。然后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从罐口放进罐子里的“鹅卵石”。当教授把石块放完后问他的学生道:“你们说这罐子是不是满的?”“是!”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真的吗?”教授笑着问。然后再从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罐口倒下去,摇一摇,再加一些,再问学生:“你们说,这罐子现在是不是满的?”这回他的学生不敢回答得太快。最后班上有位学生怯生生地细声回答道:“也许没满。”  相似文献   

14.
有次,我偶然问起一个年轻人,你最不喜欢谁的文章。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最讨厌鲁迅。以后,我又问了另外一些年轻人,你们喜欢鲁迅吗?他们无一例外地回答道,不喜欢。我问,除了课本上的文章,你们读过他另外的作品吗?回答是,没读过。我相信,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中间.终究还有热爱鲁迅的人。但是,眼  相似文献   

15.
找朋友     
在律动《找朋友》过程中,我问:“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朋友呀?”我习惯于孩子们说“有”!可我却从稚音中听到了一声“没有”。我很惊讶,原来是田镇齐小朋友回答的。我看见他眼眶都红了,又问:“那你想不想在我们小一班找朋  相似文献   

16.
批语要具体     
在一个学校里,看到了一些作文本,有好几处的眉批或总批里,都有“语句不通”这类的话。我问一个学生:“老师给你批上‘语句不通’,你知道为什么不通吗?”回答说:“不知道。”我又问:“你打算怎么样去改正呢?”他认乎其真地说:“我以后就不写这句呗!”听了学生这样回答,我不禁想到:老师的批语这样笼统,对学生会有多大的指导作用? 我有这样的想法。一则对学生有指导作用的批语,一般应该达到以下三个要求:(一)要具体指出学生的  相似文献   

17.
小鸡到处寻找食物,他肚子饿极了嗨!地上有一粒雪白的大米。他高兴地跑过去,伸出嘴巴就要去啄。咦——真是怪事,这粒米怎么会动呀? 小鸡仔细一看。噢!原来是两只小蚂蚁抬着这粒米,慢慢地往前移动。蚂蚁很小很小,却抬着比他们身体还重的米粒。真不简单!小鸡忍不住问:“小蚂蚁,你们要把这粒米抬到哪儿去?”“小鸡哥哥.”一只小蚂蚁回答说,“抬到洞里去,我们要准备好粮食过冬哩。”小鸡又问:“你们的身体这么小,抬着米不吃力  相似文献   

18.
一天刚上早自习,一位学生就向我报告,他放在男生寝室衣橱里的一包“旺旺仙贝”饼干不见了。同寝室的学生都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这时,我发现只有一位学生坐着,一言不发,一副坐立不安的不自然样子。凭直觉,我觉得这事与他有关。怎么办?当面去问他吗?那太挫伤他的自尊心了,而且,他是个很要面子的孩子,肯定不会承认,说不定还会引起对立情绪呢!早自习结束,我悄悄地把他请到办公室,整整他的红领巾,拍拍他的肩膀说:“你们寝室,今天发生的事,你都知道了?”他点了点头“那老师要请你帮个忙,做一回‘小  相似文献   

19.
“叮……叮”当微风路过我窗前时,悦耳的风铃声勾起了我的思念。那年,我们都还小,他懵懂地指天盟誓:“虽然我们什么都还不懂,但我希望永远可以逗小静开心。”(多傻的誓言啊!)“能实现吗?”我摇着他的手,天真地问。他也天真地回答我:“会啊!兵哥哥会永远逗你开心的。”会吗?后来我一直问他,但得到的答案总是和以前一样,渐渐地,我不再问这个问题了,甚至也懒得去想。就这样,这个誓言的真与假就被我遗忘在大脑的边边角角。我们在一起快乐地度过他的七岁生日后,离别也悄然而来。一天,他伤心地跑到我家里,拉着我的手来到小河边。我问他:“兵哥哥,…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的后半部分时,老师先要学生朗读周恩来回答魏校长的那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要求读出铿锵有力的语气,一遍又一遍,当读得颇有一些激情时,老师问大家:“周恩来这时几岁?”同学们齐声回答:“十二三岁。”老师接过话儿:“是啊,他这个时候还只有十二三岁哪!同学们,你们现在几岁?”几乎又是齐声回答:“十二岁。”有几个说“十三岁”。老师睁大眼睛,逼视着大家:“你们的年纪和当年的周恩来差不多,你们有他这样伟大的志气吗?”学生们不假思索:“没有。”“是的,我们谁也没有他这样的伟大志气!可是,周恩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