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政党冲突是冲突政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还未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人们只是在探寻政治冲突类型时才涉及到政党冲突问题,我们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目的在于引起人们的关注。论文在整理、归纳李普塞特相关论述的基础上,通过作者独特的视角将其整合为一个新的分析路径,这个新的分析方法就是冲突视角,并将冲突视角扩展到政党生活的所有领域。本文分析了政党冲突与组织过程,总结了政党的冲突和整合双方面的力量,并对选举博弈规则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标志加拿大政党制度的两党制正式确立,但历经一个世纪的发展,加拿大的两党制受到挑战。加拿大社会中的某些冲突是改变加拿大政党制度的主要原因。这些冲突主要包括语言冲突、地域冲突、阶级冲突和加美关系间的冲突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印度教派冲突接连不断.教派冲突早已越出宗教内部的范围,而与政治斗争交织在一起.不仅教派组织与政党关系密切,政党代表教派利益,而且教派主义与民族分离主义相结合,直接影响着印度政局的稳定和民族团结,甚至影响着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开始,黄兴、孙中山政党观形成对立,黄认为,竞立党派,是政治一大弊病,组政见商榷会,图消除党争受挫;孙认为,政党至不可数,可征民智之发达。后来,黄接受教训,注意政党政治的宣传,倡导党德,鼓励政党合并,鼓吹政党内阁;孙对社会革新比党务更感兴趣,对党争不闻不问,不厕身政界。  相似文献   

5.
开始,黄兴、孙中山政党观形成对立,黄认为,竞立党派,是政治一大弊病,组政见商榷会,图消除党争受挫;孙认为,政党至不可数,可征民智之发达。后来,黄接受教训,注意政党政治的宣传,倡导党德,鼓励政党合并,鼓吹政党内阁;孙对社会革新比党务更感兴趣,对党争不闻不问,不厕身政界。  相似文献   

6.
法理上国家与政党之间既一致又冲突的关系,决定了国家认同与政党认同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中西政党产生与政党制度的不同,中西方政党认同的范围和侧重点不一致,西方的政党认同与国家认同没有直接的关系,而相比之下我国的政党认同对国家认同的影响更为直接.因此,要增强我国新时期国家认同,重点要合理划分政党与国家权力边界,削弱政党认同负面作用对国家认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众何以偏好信访——以冲突解决理论为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访与信访制度,是中国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中的自生自发秩序.中国民众偏好信访,从政治主体之间的关系上看,是由于政党所承担的民意表达功能相对缺位.中国的政党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民意表达职能,现有体制内的民意表达渠道不够畅通.从行为上看是由于中国司法制度解决社会冲突的效能较低.中国的司法制度没有发挥应有的中国民众社会纠纷与社会冲突解决的主渠道作用,已有的司法制度也没有完全适应现有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从观念上看是由于"官本位"的政治权威主义价值观的文化传统.在一个具有权威主义传统的国家,人们对政府的信任不仅是基于政府的表现,而且也基于人们对权威的崇拜和依赖.信访问题的解决,需要信访制度的创新;民众与政党之间必须实现民意的"组织化表达"和"制度化表达";同时必须构建多元化的冲突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印度存在了几千年的种姓制度,其特点和作用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当今种姓制的政治作用不断加强,表现在:低种姓群体政治上进一步觉醒,他们形成自己的政党、协会等组织,积极参与政治活动;政党对种姓的利用增强,各种选举离不开种姓因素;种姓冲突频仍,导致政局动荡,其在政治生活中的分量加重。  相似文献   

9.
美国学者卡茨和爱尔兰学者梅尔于1992年提出了卡特尔政党理论,并在此后的近20年间不断对其加以丰富和发展,使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该理论从西方政党与社会和国家之间关系的变化入手,一方面探讨了政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主流政党结成政治卡特尔垄断国家政权、议会和政府内的政党领袖和组织日趋强势、政党的中央机构不断强化等现象,为政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另一方面也注意到了政党逐渐脱离社会而导致的政党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萎缩、党员数量下降等问题,意识到政党在长远发展中将会面临合法性不足的危机。不过,卡茨和梅尔未能找到应对这些问题和危机的办法,体现出了其理论的局限性。对卡特尔政党理论加以介绍和评价,为我们揭示当代西方政党发展变化的实质并预测其未来的变化趋势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0.
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基本适应,对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一些具体层面也出现了诸如政党趋同、党政结合过密等问题。只有正视这些问题,积极面对、主动解决,加强政党现代化和民主化建设,才能完善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更好的发挥其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1.
90年前辛亥革命成功,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革命党人固然起了主导作用,但以立宪派为主的中间力量也不可忽视,其间赵凤昌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与黄花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很看重黄花岗烈士墓,关心它的建设,百忙中多次致祭,或亲自去,或派人去。这是他重视自己开创的革命事业的表现,也有振奋民族精神,教育革命同志和民众的目的,这对我们今天的政党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兴是我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的政党思想是学者研究的一个重点,目前学者对黄兴政党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党政治思想即政党内阁思想方面,但为了实现政党控制内阁掌握国家权力,黄兴还十分重视政党建设,并形成了政党建设理论。黄兴的政党思想有道德主义、理想主义色彩重,政党思想与政党实践背离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武昌起义爆发后约3个月,清帝退位,清朝灭亡,持续了2100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垮台。辛亥革命并未按照革命前孙中山设计的革命战略进行,且孙中山、黄兴等当时都不在武昌,因此表现出了一定的偶然性。但是,辛亥革命的发生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是清廷统治日趋腐朽及资产阶级革命派长期斗争、资产阶级立宪派和广大民众对其失望转而支持革命的结果,有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时期湘籍志士的舆论宣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辛亥革命时期,湘籍志士同全国各地革命志士一道,在以孙中山、黄兴为轴心的同盟会领导下,参与了多次武装起义,并且撰写和编辑了不少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作,翻译了大量介绍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作品,创办了30多种报刊杂志,为冲破封建舆论的一统天下的局面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他们不仅是战场上的英雄,而且不愧为舆论界骄子。  相似文献   

16.
黄兴作为革命党的军事领袖,曾参与指挥多次武装起义,然而他却未亲历最具历史意义的武昌首义。但在首义前夕湖北革命党人通过中部同盟会与黄兴保持着联系,因而黄兴对武昌的革命形势也是有一定了解的。至于他终与武昌首义失之交臂,首义之后又姗姗来迟,这其中有着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和黄兴这两位辛亥革命的领袖,围绕着诸多问题发生分歧。借助历史参与者的回忆和文献资料来客观地对这些分歧予以评价,对于全面地理解历史人物及反思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诗道性情是黄宗羲基本的诗学观念。黄宗羲充分肯定“情”在诗学中的价值,并进一步提出形而上的“性”,力求以性统情。黄宗羲的诗学性情论是其学术思想在文学理论批评领域的延伸,与其师承的刘宗周之学有着密切关系。黄宗羲主张“以孔子之性情为性情”,但“情”、“性”之间的紧张关系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9.
黄兴的政治社会化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在黄兴的思想中,民生问题是政治社会化的基础,爱国主义是政治社会化的价值取向和核心内容,伦理道德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的基本途径,三者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黄兴的政治社会化思想对于我们当前的政治社会化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民生思想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民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完全意义上的民生理论体系建构,始于孙中山.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经济,以民生为本,使民生建设突飞猛进,民生改善前所未有,既实现了孙中山的民生夙愿,又发展了中国特色的民生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