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干支”记时概说江苏南通市三中陆精康懂得一点“干支”记时知识,是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干支”又称“天干、地支”。“干”指“十天干”,依次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十二地支”,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数目分别为十和十...  相似文献   

2.
“远指”就是代词指代的对象比较远。古汉语中表示远指的指示代词,主要用“彼”,也用“夫”、“其”。它们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那个”、“那里”、“那样”等。如:①“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史记·商君列传》)“彼”,那个。②“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魏风·伐檀》)“彼”,那些。③“息壤在彼”(《老子,三十八章》)“彼”那儿。④“以俟夫观者得焉”  相似文献   

3.
刘侠 《新读写》2023,(4):4-5
<正>《孙子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只有对“彼”与“己”把握得更清晰,才能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下面我们重点分析“彼”的变化趋势和重点,并给出相应的训练策略。一、关注变化趋势让我们先来看两道题:第一题(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第13题):文中两件事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相似文献   

4.
凌淑敏想改行,是对是错,行家里手各有评说 然而是祸是福还得看几年后的结果。眼下,想改行的人很多,原因也多种多样,评析凌淑敏的学者、专家和干部们对想改行者提出了一个共同的看法,那就是要”知己知彼”,“己”是自己,“彼”是国家和社会。盛毓安先生谈到择业要找“己”“彼”之间的、“最佳吻合点”的问题,提法很新,愿对择业者有益。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的首要目标和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因此教学中,许多语文老师可贵地关注了学生的天赋和个性,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活动,但更重要的是要知己知彼,知己是进行教学设计;知彼是了解学生的认知准备和课堂生成。语文有效教学是在知己知彼中以彼来调整己的过程,即是生成调整预设的过程。有些语文老师可能忽视了知彼,尤其是从教经验不多的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6.
小测验     
一、把下面的拼音翻译成汉字yT Pl己n qing 161 yT PI己n卜u6nghu6ng sh了m己121 gings!T yong。二、实词填空葛朗台_积_奇,_机_把,专冷__音贪_。书犷’.……’..’·~.....··..·“..···,….夕子...‘··”·..~·.”二“·~:~”~乏又一~“..一·..一‘三、翻译下面这首诗。欲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求水流远,泉源须博深。若无底石坚,安得山高峻?向使基础薄,何来塔千层?四下列三个作文题有什么不同的要犬?1。难忘的日子;2。难忘的一天;3.难忘的时刻。“日子”是指“一天”是指________“时刻”是指答卷人胜名职业单位(通讯地址)_…  相似文献   

7.
回忆性散文中的“彼”是指散文的作者曾经经历时的情绪、态度、立场、情感等主观情思,“此”则是指作者创作时回忆相关人、事、景、物等或隐或显所流露出的情绪、态度、立场、情感等主观情思。这两者之间是不能轻易画等号的,其关系是复杂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大致可分为三种:“彼”“此”为表里,“彼”“此”不同,“彼”“此”相同。在解读回忆性散文时,应具体分析“彼”与“此”,切莫让思维受“彼此”“彼此”的影响乃至左右,从而影响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对相关个人、团体和事物的总的看法和评价。它决定着企业的行为方式,是构成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价值观不一样,其行为风格也千差万别。 倡导“为顾客创造价值”,是指企业的使命既不是为企业创造价值,也不单纯是为社会和员工创造价值,而是为顾客创造价值。这里说的顾客,就是企业希望通过自己所提供的价值来影响其行为的组织或个人;而价值则是指能解决顾客的问题的办法、措施和手段等。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偶然地于杂志上读到了韩复榘任山东省长期间在某大学做的一段演讲后,便不能自抑地捧腹大笑了很久。演讲语中有“蓬荜生辉”一词,是说他到彼地演讲使得彼地蓬荜生辉。蓬荜,即蓬门荜户,是指用草、树枝等做成的门户,通常谦指自己的家简陋无比;蓬荜生辉,  相似文献   

10.
关于因材施教的断想——兼谈因材施教的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因材施教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理解偏颇,人为地缩小因材施教内涵;形式僵化雷同;实效性较差。造成的原因是其单向性、包办性、静态性和狭隘性。正确实施因材施教,一是要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二是要进行动态的因材施教,三是要重视学生心理素质,四是要“己”“彼”结合,双向问诊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选报志愿也要做到知己知彼,这里的“己”,是指个人的愿望、条件;这里的“彼”,是指外部的因素和信息。考生只有做到知己知彼,考虑多方面因素,作出全面分析,才能填好志愿。一、对个人主观因素的分析志向与特长填报志愿,必须考虑到自己的志向与特长。志向是激发自己雷发努力的动力之一,当一个人对他所接触的专业感兴趣时,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进行学习和研究,并取得成绩。所以在地质、气象、农业、语言学等很多人认  相似文献   

12.
(一)昔齐桓公出,见一故墟而问之。或对曰:氏之墟也。”复问:“郭氏曷为墟?”曰:“善而恶恶焉。”桓公曰:“善善恶恶乃所以为,而反为墟,何也?”曰:“善善而不能用,恶而不能去。彼善人知其贵己而不用,则怨;恶人见其贱己而不好,则仇之。夫与善人怨,恶人为仇,_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桓谭《新论》)1.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郭氏曷为墟?“曷”通“何”B.贵己而不用。贵:尊重C.恶恶而不能去。两个“恶”意思相同D.恶人见其贱己而不好。(跟自己)修好2.用“/”标出朗读时该停顿的地方。彼善人知其贵己而不用。3.结尾句以下列哪句为…  相似文献   

13.
当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用顾客满意的产品才能造就顾客的忠诚,许多企业已把“使顾客满意最大化”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核心。  相似文献   

14.
忠诚员工对企业的重要性 组织视顾客为“上帝”,在提高顾客满意度、创造忠诚顾客方面,手段不断翻新,可谓绞尽脑汁。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在诠释组织目标时,认为组织目标就是不断地“创造顾客”。“创造顾客”意味着组织要着眼于长远发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向顾客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尽可能地满足顾客的要求,从而不断地扩大组织的生产经营规模。  相似文献   

15.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此,以赈彼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  相似文献   

16.
吴应海 《作文》2023,(7):47-50
<正>名作片段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  相似文献   

17.
在现如今的服务型社会,“问题顾客”已成为服务破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制约着企业良好服务传递的实现,给员工、其他顾客和组织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此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问题顾客”,企业应积极地采取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网络营销的核心思想是“营造网上经营环境”。网上经营环境,是指企业内部和外部与开展网上经营活动相关的环境,包括.网站本身、顾客、网络服务商、合作伙伴、供应商、销售商、相关行业的网络环境等。我国企业由于认识和资金投入的限制,浪费了大量网络营销资源,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换来更多的资源?本试图从企业网站、用户资料和伙伴合作等不同的方面,对网络营销中的诸多资源进行挖掘研究。  相似文献   

19.
壹、关于“彼观其意”的连属及译义司马迁《报任安书》中,在叙至李陵被迫而降后,有下面一段文字:“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其中“彼观其意”四字上下连属断句并释义问题,自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朱东润主编的《中国文学作品选》以“彼”字上属,断“身虽陷败彼”五字为一读,“观其意”三字别为一读。注云:“‘陷败彼’是说李陵战败投降,陷身匈奴中。‘彼’指匈奴。‘当’,合。‘得其当’,得到合适的机会”。如是,则以“陷败”为  相似文献   

20.
1.CS 战略的基本内涵 Cs 是 Customer Satisfaction 的英文缩写,意为“顾客满意”。CS 战略或顾客满意战略,是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为适应经营与竞争环境、质量观念与服务方式、消费观念和消费形态的变化而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全新的管理理论。CS 战略的基本思想是:以顾客为中心,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创新,最大限度地谋求顾客利益,使顾客感到满意,以期待顾客传播和再次光顾,建立顾客忠诚;企业要及时追踪调查顾客的满意度,并依此设立和改造目标, 进行产品创新,达到充分了解、反映和实现顾客价值观的目的,使企业获得顾客认同,促使企业实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