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冷凇 《声屏世界》2006,(2):60-61
电视广告面临的危机一百多年前,当被问及对于花费大量金钱在报纸广告上感受如何时,费城商人沃纳梅克这样回答道“:我知道我的一半广告费是浪费的,问题是我不知道哪一部分。”一百多年后,这种见解仍然在广告行业广为流传,成为广告客户无法实现完美广告效果的一种痛苦诉求。时至今日,电视、网络、户外、直邮等新生广告载体的出现,使广告的效果追求变得愈发扑朔迷离。如果沃纳梅克活到今天,他的问题似乎要简单许多,因为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提供给广告客户无数种新形式去选择尝试。中国广告业是国内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到90…  相似文献   

2.
网络定向广告的精准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尽量地提高广告投放效率从而达到利益的最大化一直是广告商们苦苦探讨的一个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意味着可以解答广告界一直存在的一个悬疑:我知道自己的广告费有一半浪费了,但是不知道浪费的是哪一半?所幸,随着定向广告的发展,这个问题的答案即将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3.
著名广告大师约翰·沃纳梅克曾说,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浪费了,但遗憾的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被浪费了。“浪费的一半广告费”被人称为广告营销界的“哥德巴赫猜想”。①产品卖点、受众定位、广告表现、投放时机、媒体组合等每一环节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对广告效果产生影响。一旦卖点、定位、表现、时机及组合不当,就会造成广告费用的浪费。本文仅就广告时机把握中造成的广告费用浪费现象进行阐述,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唐彬彬  侯华为 《新闻前哨》2012,(10):113-114
电视广告片看似“广告中的广告”,其实是市场推广中杀伤力最强的重武器。所以,电视圈里有三十秒定江山之说。它不仅制作费用高,而且播放费用也高,广告效果的好与坏也是它最明显、最直接。因此广告主及广告人都十分重视广告片的创意及设计技巧。当其广告的策略制订好,“对谁讲”、“讲什么”都明白时,而“怎么讲”就是最见广告人功力了。如果把电视广告创意比作是根火柴,那么目标受众就是根蜡烛,火柴只有先点燃自己,才能点燃蜡烛。所以创意人首先要让好创意点燃自己,才能点燃观众。要吸引并打动受众,就应高度重视电视广告的创意和设计技巧。  相似文献   

5.
邹虎 《声屏世界》2006,(1):43-44
列车电视结合了传统电视与户外电视的优点,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创新的产物,随着中国铁路的迅猛发展以及投资回报期的临近,其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而作为其多元化赢利模式之一的广告销售,由于其独具的广告传播特色和优势,也越来越成为各大公司展示自我的一个新兴传播平台。高收视率、高到达率和高渗透率“我只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浪费了,但我不知道到底是哪一半被浪费了。”约翰·华纳梅克的这句话成了企业对广告有效性怀疑的最经典代言。随着传统广告载体影响力的下降,不断挖掘新兴媒体,找寻新的受众兴趣切入点,成为众多广告代理商的当务…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的电视广告创收经营活动中,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广告客户虽投放相当数量的广告费,但市场反应平平,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客户因无钱可赚(甚至赔钱)而停止投放广告。在与电视观众交流时,观众也常常会抱怨我们播出的广告数量太多,创意平庸,没有耐心看下去。这些情况是我们每一个广告人都不愿看到的,要知道我们播出的广告只有吸引了观众的“眼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环境中,广告的界限变得模糊,与口碑、搜索引擎等信息混合在一起。受众在社交媒体中的只言片语结成“广告茧房”,精确传播的技术性内卷造成新时代的广告费依然得“浪费”掉一半。广告的定制随着个体兴趣“枝条”的延伸而延伸。搜索带来海量信息与选择性的接触,而陌生关系的分享则使受众对负面口碑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相似文献   

8.
作为广播来说,提高自身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帮助客户做好最佳的广告投放组合,让广告客户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是至关重要的。任何广播广告投放最终都要落实到某一个或几个广告时段,因此,广告投放最直接的一个问题就是,选择哪一个或者哪几个广告时段更有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为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在决定投放哪一时段的广告更有效时,可以首先看一看该时段的收听率和它的广告价格,计算出该时段的成本效益,根据客户投放广告费的多少,给客户推荐成本效益最好的时段投放广告。2.要注意栏目内容和听众群。比如,如果要做笔记本电脑广告,选择…  相似文献   

9.
电视广告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信息传递形式。成功的电视广告作品能在短短的数十秒钟内,迅速调动观众对生活的理解、想象、追忆和渴望,让观众在情感和意识上与之认同。为什么电视广告有如此之大的效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是当今高科技与影视制作手段巧妙结合的结果。也可以说,电视广告制作与其他类型的广告制作相比,具有其它广告制作所没有的“集成”特征,即电视广告集电影胶片制  相似文献   

10.
窄告:广告投放精准化的尝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著名的广告学者约翰·沃纳梅克有一句名言:“我知道广告费至少有一半被浪费掉了,但问题是我不知道究竟是哪一半。”这句话实际上挑战了传统的“广而告之”的广告传播理念。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暗合了最早由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所提出的“分众传播”的理念。1990年,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其著作《权利的转移》中曾预测,当代新闻传播的一个发展趋势是: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传播渠道数量倍增,而新闻传播媒介的服务对象逐步从广泛的整体大众,分化为各具特殊兴趣和利益的群体。①因此,在我国社会阶层日益多元化、阶层分化日趋明显…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在经济紧缩的情况下,广告主们更渴望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我的广告费浪费了一半,但我不知道到底是哪一半。这一疑问一直困扰着广告主对于广告的投放。当下新媒体异军突起,媒体平台类型之多、形式之广,都凸显出现代媒体的核心发展趋势——精准。在  相似文献   

12.
当前电视广告存在的问题电视广告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广告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观众既是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最大的受害者。现代广告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地影响着观众的收视质量。电视节目中插播广告,是否可以?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发展离不开广告,但广告又往往让人生厌。尤其是县市级台的电视广告,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可谓不佳。能不能切实改变这种现状呢?回答是肯定的。近几年,江山电视台认真解决广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从业人员思想素质、队伍建设、制度完善、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  相似文献   

14.
电视与广告的结合,使电视广告成为媒体、广告主、观众各方利益纠结的一个“焦点市场”,广告收入也就成为各电视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动能。围绕广告经营,不但每天上演着媒体、广告与受众之间的博弈,各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广告时间段随意增长、虚假信息增多、目标市场不明确、定价混乱、高折扣等问题。因此,如何规范电视广告经营,使电视广告业务在符合市场化需求的同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每家城市电视媒体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美国电视业每年的广告收入达520亿美元,而中国电视广告收入仅200亿元人民币,言下之意,中国电视的产业化离美国还相差很大的距离。还有人说,中国现在的人均广告费每年只有7美元,全世界每年人均广告费为16.5美元,而美国每年的人均广告费是500美元,因此,中国的广告市场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相似文献   

16.
广告是电视媒体最主要的收入来源,随着传媒经营日趋商业化,电视广告播放的时段不断增多,广告播放时间不断增长,广告形式日趋丰富,但与此同时,电视广告的质量却没有提高,甚至有所下降,让观众对电视广告产生了审美疲劳。  相似文献   

17.
电视观众打开电视机看节目就要接触广告.这原本无可非议.而当下的电视观众对于荧屏上的广告,也确实常有意见.怎样才能有效地拉近电视广告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电视广告得到观众的欢迎和赞赏呢?不少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更好地把心理学原理引入广告的策划、制作、播放之中,让电视广告更注重观众的心理,是很应该深入探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淑莉 《新闻世界》2011,(6):143-144
在电视日益普及的今天,作为电视媒体经济支柱之一的电视广告也开始被大家关注。电视广告有着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视听结合、形象生动、注重广告内容、以"情"动人等特点。但是在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我国的电视广告业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无论在质量、数量还是播出形式上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数量上来说,目前电视广告数量庞杂,同类广告重复现象泛滥。从质量上来说,目前的电视广告缺乏新意,虚假广告乘虚而入。强制性播出方式令观众产生反感、抵触的心理。针对这些不足,我们一方面要从制度上去规范电视台播放合法的广告,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电视广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当前电视广告存在的问题 电视广告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广告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观众既是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最大的受害者。现代广告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地影响着观众的收视质量。电视节目中插播广告,是否可以?  相似文献   

20.
金树良 《视听纵横》2002,(4):103-104
近年来,电视广告界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卖断时段”。其涵义是:广告部将某个广告时段的经营权出让给广告公司。对广告部门而言,这样做可以避免在广告片源不足时广告时段的白白流失,以确保创收。对广告公司而言,用较低的价格垄断经营一块广告时间,虽说会有一定的风险,但也可能产生较大的利润。从表象上来看,这种做法只是“独家承揽”的升级,双方的想法都是不错的,因此一拍即合,“卖断”或“买断”时段的做法便得以公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