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社会系统中人的任何活动,其自由往往需要受到某种社会限制。从法律规范上讲,孟德斯鸠把自由理解为:自由就是去做一切法律许可的事的权利①。也可以说,我们所理解的自由是以一定的法律秩序为前提,脱离了一定的法律约束,空谈自由也是没有意义的。   在马克思早期新闻活动中有许多论述都是围绕新闻出版自由展开的。他认为自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权利,而新闻出版自由是“人类精神的特权”②,而所谓出版法就是出版自由在法律上的认可。   “马克思的出版自由思想,来源于欧洲资产阶级民主派思想家的出版自由的进步思想”。③ 1644…  相似文献   

2.
一般地说,出版法是规定出版制度的法律,即规定关于出版物的出版程序、限制范围、出版者、印刷者、发行者或作者的资格和责任,以及政府进行管理的权限、方法和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理论上,出版法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其中关于出版自由的各种观点是构成这些问题的基础,因为不论怎样,出版法的原则、内容以及各项具体规定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态度围绕出版自由来展开的。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出版法》是当时整个出版法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它在编纂技术上代表了我国近代出版立法的最高水平,内容上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进步性和合理性,但其以钳制舆论为宗旨,因而最终被彻底废弃。对于南京国民政府《出版法》应进行理性地辩证审视:专制传统与多艰时局的叠加为出版自由铸就了双重锁链;民主政治的艰难历程预示着出版自由不可能一蹴而就;奉行专制的《出版法》退出历史舞台属民主化潮流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4.
黄先蓉 《出版科学》2002,(3):28-35,27
在出版法研究方面,主要探讨了出版法制的历史和现状、出版自由、出版行政管理法制化以及出版物市场管理特别是“扫黄”、“打非”等,并对《出版管理条例》进行了介绍;对著作权保护的研究,从翻译介绍外国研究成果开始,拓展到著作权保护的历史、著作权的立法、著作权管理制度、著作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介绍与研究、著作权的行使、稿酬制度、著作权纠纷与案例、我国与国际公约的关系、数字技术的挑战与网络版权制度、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版权保护等。  相似文献   

5.
新闻法:最需要的法律 最困难的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3月在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上,一份由广东代表提出、32位代表附议的提案,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份提案呼吁“尽快制定《新闻法》”。一、新闻法千呼万唤出不来新闻要立法的呼声早在18年前就在人民大会堂响起、198o年全国五届人大会议、五届政协会议期间,来自新闻界的一些代表和委员,就制定新闻出版法和保障公民言论、出版自由等问题发言.发表于当时的报刊。后来的多次人民代表大会上都有新闻立法的提案。1984年,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牵头.新闻立法工作开始启动。1986年至1987年期间,中国社科院新闻所新闻法研究室,上海有…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出版法制的现状、问题及其他赵从白古山一、出版法制的现状我国的出版法制建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出版立法、执法和普法宣传愈来愈受到重视,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它在出版事业的发展中起...  相似文献   

7.
没有新闻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会成为泡影。新闻出版法就是对新闻出版自由在法律上的认可。——马克思  相似文献   

8.
尽管写作者有随意创作的自由,出版人有出版任何符合标准图书的自由,但我认为“人文主义”的出版精神应该是任何创作出版万变中不能也不该有变化的主旨。  相似文献   

9.
台湾废除出版法后,再没有任何直接管理出版相关产业的法令,出版业及出版品适用一般民法或刑法的相关规定,造成出版业的多元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台湾废除出版法后,再没有任何直接管理出版相关产业的法令,出版业及出版品适用一般民法或刑法的相关规定,造成出版业的多元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地执行出版法及有关规定,并避免因认定问题发生争议,最近台湾“行政院新闻局”特设出版品咨询委员会,聘请了17位学者专家、大学教授、社会人士、出版事业团体及新闻局相关业务人员为咨询委员,任期为一年,期满继续遴聘。咨询委员会召集人由委员互推一名担任,负责主持会议,如召集人因故不能执行职务时,由出席委员互推一人代理。委员会咨询事项为涉及违反出版法且具争议之出版品。第一次审查会议于1994年2月27日在台北举行。  相似文献   

12.
美国宪法第一条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人民言论或出版之自由”。美国新闻学认为宪法所保障的出版自由,包含三种权利:一、“出版权利”;二、“批评权利”;三、“报道权利”。报道权利就是“消息自由”。美国国会近年来制定了一些“消息自由法案”。美国政府宣扬道:这些法案保证了报纸的“报道权利”和“人民的了解权利”。  相似文献   

13.
历时月余的科索沃战争,彻底揭穿了西方新闻自由的谎言。从他们有关科索沃战争的大量报道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西方所谓的“新闻自由”,是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背离。 西方新闻自由的核心是自由和客观。按照通常的说法,西方新闻自由包括:自由出版报刊,即不必向政府申请营业执照或交付保证金,在政治上、经济上不受限制,人人都拥有出版权;不受任何形式的事先审查,可以发布任何新闻和发表任何意见(当然,事后的追惩在任何国家都存在,即不容许报刊自由地损害国家、社会、个人);不受限制地自由接近新闻源。简要地说,新闻自由就是新闻媒介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  相似文献   

14.
许兰 《青年记者》2006,(1):68-69
美国国会于1791年制定了宪法第一修正案:“国会不准制定有关下列事项的法律,即确立一种宗教或禁止信仰自由;限制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限制人民和平集会的权利以及向政府请愿的权利。”第一修正案保障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现在美国法学界的共识:言论是口头表达,出版是书面表达,两者在表达自由的概念下统一。解释与运用第一修正案以保障新闻自由的任务,主要由法院,特别是联邦最高法院承担。所以本文将主要重点放在回顾美最高法院在通过判例逐步解释、发展第一修正案,完善对新闻自由的保护。对表达的保护第一修正案是用的“出版自由”与“言论…  相似文献   

15.
大凡习惯于“老师”这一角色的人,都喜欢发“世风日下”之浩叹。最近陈村老师又在叹息了,是在“榕树下”为“网络学”叹息。陈老师觉得现在那些网络写手们已经破坏了“网络学”繁荣时的良好氛围,认为“自由、随意、不功利”是“网络学”的基本特征,而现在的网络写手们都争相在传统媒介上露脸扬名,以出版个人作为荣,陈老师对此感到痛心疾  相似文献   

16.
西方国家通过法律对出版自由进行界定,明确允许和限制的范围。 西方国家实行出版自由,不是一个抽象的口号,而是有具体的规定。18世纪资产阶级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有一句名言:“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应当说,这种观点是西方制定出版自由  相似文献   

17.
港澳台之窗     
台湾正式废止出版法 1月11日上午,台湾“立法院”在无疑义的情况下,一致通过了《出版法》废止案。台湾出版法至此寿终正寝。 为使读者进一步了解台湾废止出版法的有关情况,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一位研究台湾出版业的专家。 问:台湾为何要废止出版法?  相似文献   

18.
新闻自由是现代民主与法治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公民政治参与、造就健康社会生活的有效手段,许多立宪国家以保护表达自由的方式对之加以规定。如美国宪法修正案第1条规定:“国会不得制定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法律。”日本宪法第21条规定:“集会、结社及言论、出版和其他一切的表现自由,均给予保障。禁止检阅(出版检查)。”据此,媒体有权自由收集信息并予以传播,当然包括对犯罪案件的报道。但是,被告人有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利及司法独立原则也是法治的应有之义。目前,我国法律只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将未成年人的…  相似文献   

19.
我从宏观上谈几点看法。一、新闻自由与法制的关系新闻自由与法制的关系与自由和法制的关系一样,新闻自由要有法制的保障,又要受法制的制约。新闻有没有自由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有民主、法制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试金石。我国的新闻自由与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密切联系,因而也涉及宪法上的人权保障问题。关于新闻自由,在不同的指导思想下,有不同的价值观。西方的新闻自由与社会主义制度下和党的领导下的新闻自由,在价值取舍上,在具体运作上有许多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任何自由都不是绝对的,是有界限、有制约的…  相似文献   

20.
日本新闻法制研究的转向宁新8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学者在研究媒介的“表现自由”问题时多强调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作为民众代言人而享有的社会独立地位。学者们作为新闻媒介的“辩护士”站在新闻界立场上为争取媒介的新闻与言论出版自由而批判官方权力的干预,甚至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