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布哈林是苏联早期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家和理论家。在工业化的问题上,他创立了一套与斯大林模式截然不同的理论,被西方称为“反斯大林的布尔什维克的纲领”,也正因为如此,导致了他政治上和个人命运的悲剧。但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斯大林和布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的争论,谁是谁非,历史今天已做出公断。  相似文献   

2.
俞良早教授撰写的《创论“东方列宁学”》,是一部深入总结和认识列宁学说研究史的学术力作。首先,从新的视角评析了国外列宁学说研究。该著作研究和评析了20世纪20年代联共(布)领袖人物如斯大林、布哈林、季诺维也夫等对列宁学说的认识和阐释。认为,布哈林、季诺维也夫正确地认识和阐释了列宁新经济政策理论。布哈林肯定地阐释了列宁关于文化建设是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思想;季诺维也夫阐述了列宁关于党领导革命的思想、关于党是工人阶级先进部队的思想、关于党同无产阶级专政相互关系的思想。该著作既肯定了联共(布)主要领导人斯大林对列宁主…  相似文献   

3.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和实施,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新经济政策”符合苏俄当时的国情,从其成效来看,效果是明显和突出的,苏俄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然而,列宁去世后,苏联背离了列宁的正确主张,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在列宁新经济政策提出六十年之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局面,从而使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得到了合乎逻辑的延续和与时俱进的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4.
布哈林是苏联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理论家。在工业化的问题上 ,他创立了一套与斯大林模式截然相反的理论 ,被西方称为“反斯大林的布尔什维克的纲领”。也正因为如此 ,导致了他政治上的悲剧。但是 ,2 0世纪 2 0年代斯大林和布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的争论 ,谁是谁非 ,历史今天已做出公断。本文拟就斯大林和布哈林在农、轻、重的比例及其关系问题上的争论做一个粗浅的比较和分析。斯大林主张 :先工后农 ,先重后轻。斯大林在农、轻、重关系上的先工后农、先重后轻思想早在 192 6年就有所表现。当时他讲 :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加快我国工…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主要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提到了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一共五位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起过重大影响的领导人、细心的学生发现,前面四个领导人的时间能衔接上.而勃列日涅夫与戈尔巴乔夫之间有一段空挡期。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预测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后”的社会主义,而现实世界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前”的社会主义。列宁前期的社会主义观基本上是马恩“资本主义后”的社会主义观,经过实践后调整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结合俄国实际的新社会主义观;斯大林回到了“马恩“资本主义后”的社会主义观上,经过实践后形成苏联模式,强行推广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导致社会主义观在理论上的混乱,实践中的变形:戈尔巴乔夫顺袭苏联模式,经过实践碰壁后转向民主社会主义,最终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基本原理,不能抛弃,抛弃了会导致社会主义的失败;但马克思主义是方向,不是教条,马克思主义需要结合本国实际发展才能获得鲜活的生命力,社会主义才会获得胜利。  相似文献   

7.
“列宁的思路”这个提法是1985年邓小平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提出的。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邓小平所讲的“列宁的思路”是指列宁关于不发达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史学界称谓“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到1931年苏联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它是针对1918年到1920年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弊端提出的。它为苏联恢复国民经济和实现工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起了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邓小平理论是十一届三中全…  相似文献   

8.
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李慎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一文中认为,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斯大林模式”即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而在于从赫鲁晓夫集团到戈尔巴乔夫集团逐渐脱离、背离乃至最终背叛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所致.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列宁“利用资本主义”思想,是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核心与实质,是列宁晚年思想的重要理论特色。列宁新经济政策虽然在列宁逝世后被“斯大林模式”逐步中断了,但按列宁的本意,是需要整整一个历史时代的。列宁“利用资本主义”思想,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大贡献。邓小平称赞列宁新经济政策是个好“思路”。新经济政策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重要思想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0.
周葳 《中学历史教学》2007,(1):61-64,80
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苏俄建立之初,列宁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斯大林在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该模式曾经取得重大成就,但也存在严重的问题。二战后,东欧和亚洲的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但在发展过程中,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显露,严重阻碍了苏联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虽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仍未从根本上改变旧体制;戈尔巴乔夫的后期改革则逐渐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直至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