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9 毫秒
1.
“商州世界”是贾平凹三十余年的小说创作中一以贯之的观照视点。从《商州初录》对商州世界的诗意抒写,到《小月前本》、《浮躁》等对商州社会精神躁动的审视,再到《高老庄》与《怀念狼》对知识者精神回乡的尴尬书写,直到《秦腔》与《高兴》中对乡土文明的终结与农民城市生活的记录,尽管视角或显或隐,或正或侧,贾平凹始终执着地以故乡商洛为用之不竭的源泉,其作品也由此勾画出三十年来中国农村社会与乡土精神的嬗变历程。  相似文献   

2.
贾平凹是当代作家中比较富于民间精神的优秀作家之一。其作品中的商州民间精神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对商州民间文化的深度开掘和批判;对商州落后观念,尤其是“婚姻”和“性”等观念的启蒙;对商州人当下生存状态的关注等。  相似文献   

3.
“狼”是贾平凹作品中常见的意象。《怀念狼》更是贾平凹对商州“狼传说”和“狼故事”的全方位展示。小说在地理环境、人文传统的背景上描绘狼与商州人的关系,表现出狼意象丰富的商州文化底蕴:“傅山”这个打狼英雄的出现,源自于商州人的黄土情结和英雄崇拜意识;狼与人相生相伴,相生相克,循环制胜,互为生态链条的重要环境。  相似文献   

4.
商州化作为秦化的子系统,具有秦化的浑朴厚重和楚化的神秘奇幻。出生于商州的贾平凹受商州化的濡染,其作品除了极富秦化意蕴外,对楚化同样表现了很大的亲和性,其作品体现了秦楚化的基本精神:浑朴与空灵,厚重与飘逸,务实与浪漫。其小说《废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秦楚化的孕育形成了贾平凹独特的创作个性,使他在地域化上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5.
贾平凹是当代作家中比较富于民间精神的优秀作家之一。其作品中的商州民间精神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对商州民间文化的深度开掘和批判;对商州落后观念,尤其是“婚姻”和“性”等观念的启蒙;对商州人当下生存状态的关注等。  相似文献   

6.
贾平凹走入文坛以来,他作品中创造的“商州文化”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潮流。其“商州文化”既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对其“商州文化”中的人物、情节及饱含的民俗学、社会学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商州情结长安气象:贾平凹的文艺世界》从地域文化视角探讨贾平凹文学创作的密码,力图呈现商州和西安在贾平凹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是把握贾平凹文学个性的一个突破口。该书征引史料,追本溯源,具体分析了商州和西安的地域文化基因不仅是贾平凹"商州情结长安气象"创作风格的源头,也是贾平凹作品具有民族性特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论贾平凹的女性意识钦键长篇小说《废都》的问世标志着贾平凹小说创作尤其是他创作中的女性意识的一个明显变化。在《废都》之前,贾平凹的作品曾奉献出众多的鲜活可人的女性形象,应该说,这些女性形象基本上属于商州系列。在这个商州女性王国中最令人瞩目的是那些具有母...  相似文献   

9.
北宋王禹偁、冯伉是科举同年,才干学识匹敌,但彼此友谊在同朝为官中出现波折。宋淳化年间,二人在商州相遇,又重修旧好。文章目的在于探讨他们在商州的情结表现,分别从商州之前隔阂出现、商州相处隔阂消除、商州友谊重新建立三个方面论述,并归结出冯伉对左迁商州的王禹僻在精神状态、诗歌创作上起到很大影响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从城乡问题的渊源、实质入手,以贾平凹的城乡生活经历为立论的根据和参照,按发表和出版的顺序重点分析了贾平凹自《商州》至《高老庄》的五部长篇小说,概括了他的城乡观内涵、文学呈现形态及其形成和演变的轨迹。贾平凹城乡观的得失对我们了解中国社会现实及做出相应对策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初,北京书市中,谭易手捧作品《红纸伞》在贾平凹收山作品宣传画下留影,照片刊发于报端之日,宣誓了商州文学新军的建制、崛起,至于被喻为商州新军领军人物的谭易,最终能否实践文坛第三次东征的历史使命,并与他的作文前辈陈忠实、贾平凹一道完成鼎足相峙的霸业,尤堪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2.
商州(现为商洛),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与鄂豫两省交界,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历史上商洛和商州两个名称屡次更迭,以商州为名略久。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谭易的一组短篇小说《商州色》的思想内容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商州色》提出了“农村劳动妇女状况如何”这一重大的社会问题。文章从“妇女婚姻自由权利被粗暴践踏”、“劳动妇女的命运常是别人手中的玩物”、“作品留下了商州劳动妇女奋斗不息的足迹”和“劳动妇女不仅是物质财富的伟大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伟大创造者”等四个方面,对《商州色》作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4.
"狼"是贾平凹作品中常见的意象.<怀念狼>更是贾平凹对商州"狼传说"和"狼故事"的全方位展示.小说在地理环境、人文传统的背景上描绘狼与商州人的关系,表现出狼意象丰富的商州文化底蕴"傅山"这个打狼英雄的出现,源自于商州人的黄土情结和英雄崇拜意识;狼与人相生相伴,相生相克,循环制胜,互为生态链条的重要环境.  相似文献   

15.
商州文化作为秦文化的子系统,具有秦文化的浑朴厚重和楚文化的神秘奇幻.出生于商州的贾平凹受商州文化的濡染,其作品除了极富秦文化意蕴外,对楚文化同样表现了很大的亲和性,其作品体现了秦楚文化的基本精神浑朴与空灵,厚重与飘逸,务实与浪漫.其小说<废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秦楚文化的孕育形成了贾平凹独特的创作个性,使他在地域文化上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16.
最早熟悉“刘婧”这个名字是在一年前。在大量的来稿中,一个以“小卡洛”和“尤丽”为主人公的系列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作品下面的作者简介是这样写的:刘婧,河北省衡水市第三中学学生,自小学四年级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创作三十多万字,先后在《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少年文艺》、《科幻世界》、《同学》、《课外生活》、《新民晚报》、《钱江晚报》等十多家报刊发表科幻小说、童话和绘画作品等等。刘婧的文字活泼而清新,作品中既有正直品质的流露,又有对生活的思考,这在同龄的孩子中是不多见的。我经常想: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精灵…  相似文献   

17.
贾平凹的长篇散文《商州三录》受到读者的称赞。本文从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巫鬼和图腾构成的神秘文化,以及商州乡民的文化心理,对《商州三录》的文化涵蕴作了阐释。  相似文献   

18.
最早熟悉“刘婧”这个名字是在一年前。在大量的来稿中,一个以“小卡洛”和“尤丽”为主人公的系列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作品下面的作者简介是这样写的:刘婧,河北省衡水市第三中学学生,自小学四年级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创作三十多万字,先后在《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少年文艺》、《科幻世界》、《同学》、《课外生活》、《新民晚报》、《钱江晚报》等十多家报刊发表科幻小说、童话和绘画作品等等。刘婧的文字活泼而清新,作品中既有正直品质的流露,又有对生活的思考,这在同龄的孩子中是不多见的。我经常想: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精灵…  相似文献   

19.
明嘉靖十三年(1534),陕西布政司右参议萧廷杰以任庆云《商州志稿》为基础,更定《商州志》二卷,但该志流传未广,知者不多。此后任庆云重订志稿,命名为《商略》。嘉靖三十年(1551),刘承学出任商州知州,将《商略》刊刻成书,并以其体例修纂商州所属四县方志。《商略》之名体现了任庆云删繁就简的编纂原则,四库馆臣未解其意,对《商略》评价有失公允。《商略》对后世商州方志的修纂、商州地方文献的传承具有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20.
牧惠何许人也?本名林文山,广西贺县人氏,四十年代就读中山大学,开始发表作品,投身革命,半个世纪以来,他一直与“杂”字结下不解之缘,以至成为以“杂”为长的专家:一是他从五十年代开始到九十年代,主要从事被称为“杂家”的编辑工作,编过广东的《上游》杂志,《学术研究》,在北京《红旗》《已易名《求是》工作更久,无愧是位资深功厚的编辑家;二是他数十年笔耕不辍,在全国及海外报刊发表大量作品,以杂文为多,他的代表作《湖滨拾留》、《老虎屁股上的苍蝇和苍蝇屁股下的老虎》、《且闲斋闲话》、《碰壁与碰碰壁》、《“马后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