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感恩文化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在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召开的“两会”上,“感恩教育”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有政协委员建议将感恩教育纳入中小学教材。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在2012年将深入开展以“知恩感恩报恩、爱党爱国爱家”为主题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通过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感恩父母、感恩故乡、感恩教师、感恩社会、感恩工作、感恩自然、感恩生命,在全区形成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风尚。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次将感恩教育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2.
一、“感恩父母”班级辅导活动的背景 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报德,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发现,由于一直缺少感恩教育,目前许多大中小学生的感恩意识比较淡薄,不懂得感恩,不会说“谢谢”,没有感恩之心,令人忧虑。因此,我们认为加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感恩,将会直接影响到其道德品质的形成。我国素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古训,历代也出现了许多报答养育之恩、知遇之恩、救命之恩的千古佳话。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却不知感恩为何物,更不知道如何感恩。因为孩子们一降临人世,得到的就是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被幸福层层包裹,所以往往认为父母为自己付出是天经地义的。近年来,竹溪县教育局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学会感恩,共创和谐”主题教育活动,促使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和感恩实践,让感恩的种子在每一个学生心中发芽,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了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三岁看老”,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应从娃娃抓起。感恩一词虽源于国外,但中国的感恩教育可谓源远流长:“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感恩早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是人性善之反映,  相似文献   

5.
秦守芬 《山东教育》2008,(7):122-12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说的都是感恩。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惯和行为,如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情感脆弱、凡事唯我独尊、对父母的苦心不理解、对他人缺少关心等。其实,就是他们缺乏感恩之心.我们的孩子既不知道为什么要感恩,也不知道如何感恩,这种现状很值得父母们深思。  相似文献   

6.
感恩是近年来使用额率较高的一个词,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上。感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绵长,关于感恩的人和事不胜牧举;关于感恩的话语,人们耳熟能详,如“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挖井人”、“感恩报德”、“有恩必报”等等。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重新提倡感恩、践行感恩,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主义,尤其是加强对中学生均感恩教育,更是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心存感恩     
感恩喜欢捉迷藏,她总是躲起来,让别人找不到她。可是,当你不想找她时,又会在某个角落发现它。感恩是爱的大女儿,是幸福与快乐的姐姐。如果你发现了感恩,同时你也会惊奇地发现,幸福和快乐这两个感恩的“小尾巴”。  相似文献   

8.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精粹古训和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感恩”美德,是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家说过“人是环境的儿子”。也就是说环境造就人。对于学生来说,成长的环境无外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那么感恩教育,也要从三个方面联动并进,  相似文献   

9.
感恩,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一种行为。感恩,能够促进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感恩教育的核心是“感”和“恩”,基础是“爱”。感恩,绝不是对父母之恩的简单回报,它更是我们本身的一种责任、自立及自尊意识,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当感恩成为一种自觉,成为一种健康的心态,我们的身心和灵魂便得到超拔。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感恩”传统美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感人胸怀,集中反映了古人…  相似文献   

10.
巧妙的悬念让这篇神话走上了满分的奖台。当欣喜若狂的人们费尽心思都无法打开“奇迹之门”的时候,小女孩、员工和元首为何能轻而易举地通过呢?当读者疑云丛生的时候,上帝揭开了谜底:“奇迹之门”只为心存感恩的人而开。此时,我们才发现,小小的围巾、坚定的守护、虔诚的祝福.无不流淌着感恩的泉水。  相似文献   

11.
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和帮助由衷的认可,并真诚回报的情感和行动。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有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不报非君子”。感恩更是一种素养,是学会做人的支点,同善良、爱心一样,感恩是做人的最基础素质。然而,现在许多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生活在爱的包围之中,已习惯了被爱:他们总希望别人爱自己,但缺少爱人之心:喜享乐,淡亲情,对自己拥有、享受的一切少有感恩之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一、活动的提出当前农村小学“独生子女”和“留守学生”中普遍存在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他们对家人给予的爱认为理所当然,且没有机会学习付出自己的爱。为使孩子们理解被爱,学会感恩与关爱,有必要通过实施“感恩教育”,让“感恩”润泽学生心灵,奠基学生生命。感恩与爱和慈恩共生,与谦卑和忏悔同在。“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感恩图报,当有激于衷矣”,讲的都是感恩。它包蕴着孝亲敬长、关爱他人、热爱故土、精忠报国、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等传统…  相似文献   

13.
感恩类专题     
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由“关注自我,关注内心”转向了“关注他人,关注社会”,感恩类话题成为了命题的热点,如2009年浙江衢州市“你辛苦了”、丽水市“谢谢你,为我助跑”,山东淄博市“有你同行”等。这类感恩话题紧扣时代脉搏,以真善美为追求,体现了感恩、和谐的理念和追求。  相似文献   

14.
耿媛  杨燕  李鑫 《教育艺术》2010,(2):72-72
一、设计理念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遇之恩,当永生不忘”。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回报,只有感恩父母、朋友、学校、祖国、社会以及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才能永驻真爱,形成质朴健全的人性。  相似文献   

15.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可是,当前感恩在不知不觉中逐渐被青少年一代失落。广州某杂志调查显示,84%的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感恩缺失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工具教育论”正在制造“孩子的成长苦难”。教育应当以教会弦子做人为基本理念,而教弦子做人应当从培养感恩意识开始。所谓感恩是指主体(人)对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因素表示友好并且回报。感恩包含“识恩”、“记恩”、“谢恩”和“报恩”四个环节。“感恩”意识具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和社会学意艾。家长、教师、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把感恩教育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呱呱坠地、嗷嗷待哺,是父母咀嚼自己的青春年华,把幼小的生命喂养成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对他们永怀感恩之心。当我们走进学校,“传道受业解惑”的师长辛勤地校正我们的人生坐标,为我们的点滴进步,为我们的少不更事,或激动,或惋惜,如燃烧自己的红烛,“替人垂泪到天明”,我们对他们永怀感恩之心。在我们生命的旅途,时或风雨蔽天,时或关山险阻,是谁撑过来一把雨伞?是谁伸过来一只有力的臂膀?是心心相印、生死与共的挚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对他们永怀感恩之心。感恩于祖国的富强繁荣,使我们的黄皮肤闪出金子…  相似文献   

18.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时,我自己都似乎感到有一些迷茫。我们为什么要“感恩”?因为“感恩”是一种领悟。这种领悟应该是发自我们内心的。我们生活在大自然里,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恩赐太多。对太阳的“感恩”,那是我们对温暖的领悟;对碧草的“感恩”,那是我们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相似文献   

19.
【原题回放】古语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今人又说“天天拥有感恩之心是多么幸福、清净的境界”,“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在你身边,小至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家一户;大至团体、社会、国家,都有引发你发现美、欣赏美的瞬间。请你以“感恩”为话题,自拟题,立意文体自定,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40分)友情提示:可以叙故事、发议论、抒感情,文体不限,但不能出现真实姓名,不得抄袭。眼例文演感恩之心,你有吗?四川一考生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2007,(5S):23-23
主持: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感恩是中华民旗的传统美德。我们平时常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可见从小学会感恩.让我们周围充满温馨与和谐的气氛,是非常美好的。有一首诗这样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节来临了,怎样用一颗感恩的心,来感谢养育自己的母亲?在这里投们一起来听听求是竟舟小学同学们的肺腑之言吧。[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