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手翻翻几本新闻杂志,有关“总编辑要当首席记者”方面的文章不少,其意思大多为总编辑要多采写新闻,写好新闻,当好报纸的第一支笔,也就是首席记者。对此,我们做一般编辑的心里总是酸溜溜的:为什么连总编辑都不愿当报纸的首席编辑呢? 总编辑不当“新闻官”,深入下去调查研究,了解情况,采写稿件,并从中体会记者写稿的艰辛,本意是不错的,也值得提倡。时下的问题是,一些新闻单位本来对编辑工作就重视不够,总编辑又都忙着采写,哪还有精力顾及编辑工作呢?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容易给人连总编都不愿从事编辑工作的感觉,编辑工作更难以引起重视了。其中有些人这样认为,编辑不就是剪刀加浆糊、涂涂抹抹嘛,不需多大的学问,坐得住就行。事实证明,办好一张报纸,应把编辑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来考虑,编辑是一种特殊复杂的劳动,一个优秀的编辑就是一名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英国报业大王诺思克利夫勋爵说过,“记者为报纸写文章,但创造报纸的却是编辑。”我国一些老新闻工作者强调:“报纸工作应该以编辑部为中心。”在选拔编辑时应考虑到从优秀的记者中挑选,一般来说,编辑应该是记者中的佼佼者,只不过编辑不易比  相似文献   

2.
当前,从国家级报纸到地方报纸,从大报到小报,都层层设置了审读员,加强了对报纸的把关工作。这是提高报纸质量的一条重要举措作为企业的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总编辑,应该是这张报纸的总设计师,又应当是这张报纸的首席审读员。从长期办报的实践中,我的体会是:当好企业报的领导必须当好第一读者,把好最后三关所谓当好第一读者,就是领导对每期报纸要先通读一遍。一旦发  相似文献   

3.
总编辑是编辑、记者群里的领头雁。他既是指挥员 ,又是战斗员 ,每遇重大事件、重大典型 ,往往要披挂上阵 ,亲临现场 ,抓大鱼、抓活鱼 ,写出“活蹦乱跳”的新闻 ,用指导性强、社会反响大的作品去影响带动身边的编辑记者。因此 ,他要设法从千头万绪的纷繁编务里解脱出来 ,深入基层、深入采访第一线 ,把握时代脉搏 ,搞好调查研究。总编辑应是首席记者。首席记者不同于一般记者 ,他应该有更强的精品意识 ,要比一般记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写得更好 ,这样才能服众 ,才能带动整个采编队伍争上游、上水平 ,提高报纸质量。我到报社担任副总编辑的5…  相似文献   

4.
要当好总编辑,就要善于排除各种干扰,集中主要精力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善于编辑,而且要善于采写。我的体会是,首先要当好一名记者,才能当好总编辑。我们报社共有三个总编辑,两个分管报  相似文献   

5.
总编辑之悟     
赵永河 《记者摇篮》2000,(4):4-5,17
当新闻官儿是件苦差事。苦就苦在这是一个政治性、专业性强、没有绝对标准、操作难度大的职业。一个好的党委书记不一定能带好一支报人队伍,一个合格的企业家不一定能管理好一个报社,一个优秀的宣传部长不一定能操作出一张有品位的报纸,一个名编辑名记者不一定能当好报纸的总编辑。总之,报社总编辑的岗位是一个特殊的岗位,一名合格的总编辑应该具备的素质很多:是新闻专家,报社报纸的第一支笔,否则无以服众;是政治家,要有睿智的头脑,只有吃透上下两头,把握宏观,掌握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报纸是总编辑的命根子,这话并不过份。总编辑离不开报纸,报纸也离不开总编辑,二者是“自由恋爱”,有不解之缘。总编辑应该有一个强烈的观念,这个观念就是“报纸观念”。总编辑头脑里应该装着“报纸”二字,想报纸,说报纸,干报纸,象爱护生命一样爱护报纸。所谓总编辑的“报纸观念”,是否可以归纳成这样三个方面。热爱报纸。干一行,爱一行,才能干好这一  相似文献   

7.
总编辑应是第一编辑韩克顺对于报社的总编辑,有人主张要当评论主笔,有人提出应做首席记者,这些都是属于写的范围。笔者认为,总编辑也是编辑,他应当是报社的第一编辑。总编辑是报社的总策划、总导演、总设计师,从报道计划的制定、重大报道的组织,到美术摄影、版面安...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总编辑是报纸的总设计师、总指挥员、首席记者,意在强调总编辑在办好一张报纸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确实,文如其人,报如总编。有什么样的总编,就有什么样的报纸。安岗说得好:“枯燥的报纸是由枯燥的总编辑决定的。”总编辑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着报纸的方向;报纸办得有无特色,有多大影响、多大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总编辑的素质状况。我们这里所说的总编辑,包括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社、新闻杂志的台长、社长、主编、编辑部主任等及其副职。就这些人相同、相似、相近的工作性质、任务来说,都应该属于总编辑的范畴。  相似文献   

9.
匠才与将才     
《今传媒》1997,(6)
匠才与将才文/湖北·张赫玲新闻这行当,许多人都很羡慕。一张报纸的总编辑,更是一个惹人注目的人物。总编辑是个什么角色?有人说他是首席记者,也有人称他为新闻官。大凡在新闻单位干久了的人,别人常常喜欢叫他一声记者。即使是总编辑,听到这样的称呼也心安理得习以...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经济日报在新闻摄影方面很有起色,新闻界的同志称赞它走在全国兄弟报纸的前面。人们不禁要问,这家报纸的新闻摄影工作为什么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呢?经过一番了解,我终于找到了答案,这就是:除了该报有一支精明强干的摄影队伍外,还与重视并且抓住新闻摄影不放的总编辑范敬宜有很大的关系。总编辑范敬宜曾和编委们商量好;好的新闻照片要不惜版面,突出处理;报纸头版照片要经常保持在四栏、五栏宽的篇幅;好照片可以放大到六栏宽,以便充分发挥新闻照片真实、迅速、引人人胜的作用。范敬宜对摄影记者反复强调:记者要“沉”下去,到“深水”里去抓“活鱼”,也就是到基层第一  相似文献   

11.
报纸总编辑有两大使命:一是坚持报纸的正确舆论导向,及时准确地传达党和人民的声音,为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二是经营好报业,使报纸在产生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办好报纸,是报纸生存的根基;经营好报业,是报纸发展的加速器。因此,要求总编辑既要做“政治家”,又要做“企业家”。在这方面,《新疆北屯报》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12.
也许是《宁波晚报》连续三次闯进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20强”;也许是《宁波晚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几年都获得了“小丰收”……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及会刊《中国地市报人》杂志社的同志约我谈谈体会。在新闻界同行面前,班门弄斧,实不敢当,但作业还是要交的。如何当好总编辑?如何当家理财?怎一个“难”字了得。然而难归难,假如把握住下面一二三四,你心目中期望的诸多“也许”,就可能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3.
乐于当好“首席记者”沈九涛报界有句话叫“总编应当好首席记者”。那么,在实行台长负责制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台长是不是也应当好“首席记者”呢(当然,技术台长应除外)?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我从1991年起当宣传副台长,1994年起当台长,至今已4年多时间。结...  相似文献   

14.
总编辑是报纸的总指挥、总导演,在办报问题上,有“拍板权”。那么,总编辑应该是个怎样的人?工作实践告诉我,他起码应具备以下条件。较高的政治素质总编辑要有较高水平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思想敏捷,思路开阔;要有战略眼光。报纸是党的喉舌,稍有不慎,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造成很坏的影  相似文献   

15.
卷首论语年关难关谈胆识薛养玉2·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姚文华3·为新辟专栏《总编辑角色谈》告读者,.﹃1几,占,几︸L‘.11几实践呼唤着理论坚持舆论引导的客观性报纸不可无主音新闻工作者要有正确的没有抽象的新闻自由本刊编辑部4 冬桐5“导l句”意识坚持新闻工作的政治方向把提高政治素质摆在新闻教育的首位 卢惠民徐乘 新年笔会说长道短话改革要注意读者的逆反心理紧紧把握新闻改革的主动权对“遵命本报讯”的沉思 新闻教育谈改革新闻教育三个主要环节的探索在夹缝中求生存 —新闻专业学生的选择 总编辑角色谈浅谈总编辑角色心、编辑的…  相似文献   

16.
我从1985年任《铁路工程报》总编辑至今,恰好10年。这10年的领导工作,使我体会到,把握好办报的总体思路,应是总编辑第一位的职责。一、既要注重舆论引导,又要注意搞好服务。每张报纸、每个版面、每条新闻,都有一个舆论导向问题。导向,不仅是指政治方向;经济宣传、生产  相似文献   

17.
总编辑三题     
总编辑究竟应当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其地位、作用、职责是什么?在新闻学研究中专论不多,总编辑的概念在新闻界尚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安岗在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学生作系列专题讲座时说:“我觉得总编辑这个题目,应该是新闻学应有的一章”(见《新闻记者》1988年第8期)。此话触及到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总编辑这个“角色”,不仅是关系到总编辑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报纸、节目的方向、特色、开放程度以及所有采编人员的“思路”问  相似文献   

18.
第三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于1994年10月23日至10月31日在福州举行。会议就1990年8月银川会议、1992年11月韶关会议的两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所研讨的报纸应该加强形象新闻的地位与作用,实现蒋齐生、穆青同志提出的报纸、通讯社工作要“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新闻思想,4年来中国报纸在加强新闻摄影地位作用方面取得的新认识、新成就、新经验,摄影报道如何跟上新形势,高扬主旋律,拿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得意之作,进一步提高摄影报道质量与新闻摄影队伍素质,更好地完成新闻摄影反映现实、推动现实、保留现实的独特社会功能等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研讨。会议期间,进行了第三次全国报纸要闻版运用照片好版面评选与“摄影一日赛”。  相似文献   

19.
新年伊始,我拿到经济日报扩大版第一期,从头看到尾,虽是草草看了一遍,也足足用了1个小时。而正刊呢,看了不到一刻钟。个中原由,用一句话来概括,可读性上见分晓。看得出,经济日报同仁们是铆足了劲来办扩大版的。总编辑范敬宜的两篇大作给一版壮了门面;发表在三版的副总编辑罗开富的《捉放蝇》也算得上是上乘之作(这里需要说明,我非常赞成总编辑为自己的报纸写稿,因为他是自己报纸的“首席记者”);吴昊撰写的《宁喝假茅台,不喝真二锅头》一文,发表在《观潮人说》栏目中,读后令人回味;《“物竞天择”与“格雷欣法”》一文,虽是《企业家语》,负责经济工作的人乃至政府要员看后,我想也会三思的……这样办报,报纸能不好看吗?再看看正刊,不少东  相似文献   

20.
在陕西新闻界,宝鸡日报总编辑卢愚以其勤奋克己和业绩卓然而驰名。无论从那张充满生机的报纸看,还是从本人众多的获奖作品和多部著作的影响力来看,卢愚称得上是陕西新闻界一位优秀总编,也是一位名编辑和名记者。 当好“梯队长” 带头出精品 总编辑首先应该是报社的第一主笔,是大手笔。我国报界许多前辈总编都是如此。卢愚当总编就极信奉和遵从这一条,他认为当总编如果光指挥不动笔就不称职。他说,报社编采队伍就如同一支爬格子的梯队,而我要当好梯队长,带头拿出精品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