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活动目标】 1.感受情绪,认识情绪的特点。 2.了解不良情绪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危害,认识调节情绪的重要性。 3.了解情绪是可以调控的,初步学会调控不良情绪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爱我家     
正【活动构思】在学生初步认识团队成员的基础上,适应性训练的下一步就是加深学生对组内成员的相互了解,并培养其对新集体的认识,初步感受团队的重要性并体验归属感。【活动目标】1.建立团体规范,促进团体的共识,培养团体的默契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3.
【活动目标】 1.认识愤怒:使学生了解产生愤怒情绪过程中的生理和行为现象。 2制约愤怒:使学生了解愤怒情绪对个体行为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内容】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战争风云下的苦难》P48-5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搜索、整理资料,探究性地解决问题。3.情感目标:激发热爱和平的情感。【教学重点】认识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教学难点】让儿童感悟战争带来的灾难,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搜集、整理资料、解决问题。【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预习,搜集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5.
快乐的脚步     
【活动目标】 1.了解快乐的方法,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2.发现、体验生活中的快乐,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 【活动形式】游戏法、心理测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法等。  相似文献   

6.
【活动目的】1.了解有关情绪的基本常识及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树立主动调整情绪的意识。 2.学会主动调整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活动对象】小学六年级 【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单元整体设计说明:本单元共七个课时,第1课时为整体预习课,第2、3、4、5、6课时为基础阅读课,第7课时为拓展阅读课。第1课时整体预习【学习内容】《我多想去看看》《雨点儿》《平平搭积木》《自己去吧》《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本单元的生字。2.认识一些新笔画和偏旁。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8.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人类情绪的丰富多样性,知道喜、怒、哀、惧是情绪的4种基本类型。(2)理解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包括情绪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单元写作目标】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单元教学规划】板块一:写读互促,了解单元主题第1-2课时教学目标:1.能积累和勤奋学习有关的成语;2.能借助注释和学习经验理解两则文言文和古诗;3.能背诵《囊萤夜读》和《独坐敬亭山》。学习任务:1.表达与交流:学习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中的成语,了解成语的含义,讲述相关成语故事;  相似文献   

10.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积极的角度面对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情绪问题,保持良好的心态。【活动目标】1.掌握情绪ABC理论的基本含义,理解认知对情绪产生的重要影响。2.学会用情绪ABC理论调节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情绪问题。3.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并能从积极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1.
李林云 《考试周刊》2015,(22):81-82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85页《三角形内角和》【教学目标】1.在操作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2.会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3.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互助合作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会运用三角形内角和性质求未知角的度数。  相似文献   

12.
【教材说明】《让我们学会合作》选自《品德与社会》第五册第二单元课题三的第一课时,本课题教学时间为两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合作的好处。2.初步具有合作意识和能力。3.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成功体验。【教学重难点】弄懂为什么要合作;学会怎样合作。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内容】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年的发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金色童年"中的《爱动脑筋的帕斯卡》【单元课时安排】10-12课时【单元学习目标】1.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情感。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3.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4.丰富语言积累。【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的特性。2.通过拉一拉、量一量、围一围、画一画等活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5.
【活动目标】1.了解有关情绪的基本常识及其与健康的关系,懂得调节情绪的重要性,并树立主动调整情绪的意识。  相似文献   

16.
【教材依据】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珍爱生命》中的第二个主题: 《我们的生命——生命仅仅属于自己吗》。【教学目标】 1.通过探寻生命历程的活动,了解成长的不易, 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着许多亲人的爱和期望。  相似文献   

17.
【教材简析】《我心中的春天》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姐姐的脚步》里的第八课。本单元以儿童在春天里的活动为主线,安排了一系列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季节的变化,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并学会观察、探究和发现。【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通过引导观察、感受,交流、赞美各自"心中的春天"。2.行为与习惯:通过引导学生对自然的观察、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合作学习的行为和习惯。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设计学具"这一任务驱动,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认识,正确区分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经历"学具"的设计、切拼、包装等活动,沟通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丰富对形体的认识,发展他们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内容】1.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跨越百年的美丽》。2."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六年级下第5册:《逝世前的科学记录》。【学习目标】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0.
贾亚楠 《儿童音乐》2013,(8):76-77,75
【教学内容】欣赏课《孤独的牧羊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聆听《孤独的牧羊人》,了解美国乡村音乐的特点;情感目标——在音乐活动中感受作品欢快、活泼、诙谐的情绪;能力目标——围绕音乐《孤独的牧羊人》提高学生体验音乐作品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融合音乐、电影、演唱、评价等教学活动,掌握歌曲的风格特点并从中获得音乐感受和体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年级】三年级【课型】欣赏课【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