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技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以所培养的学生质量来衡量,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影响学生质量的重要方面。技校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影响学生质量的重要方面。技校生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被技工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本文拟从影响技校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入手,探讨如何针对这些因素改进思想教育工作,以增强其有效性。影响技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心理健康的主要含义就是用科学的方法、艺术的手段,使个人心理得到健康全面的自然发展,以养成健全的人格,避免心理疾病的产生。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素质提高。那么,哪些因素影响着技校生的心理健…  相似文献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技校生心理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技校生的心理特点,并指出了加强技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技校生的心理特点,并指出了加强技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思想道德素质在技校生未来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技校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因素很多,技校教师思想理论素质、道德人格素质、学识文化素质、教育艺术素质是其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自编的技校生心理求助行为问卷对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35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法分析影响技校生专业心理求助行为的心理因素,为技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结果表明,影响技校生专业心理求助行为的心理因素主要是自我隐藏与自我揭露、自我效能感、已往咨询感受、归因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技校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应该是富有活力、充满朝气的青年群体,也必定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和城乡建设的主力军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技工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分析当前技校生中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技校生是一个未成熟的群体,在家庭、学校、社会和自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正确认识技校生的智能特点,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进一步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职业指导工作,这些举措都将有利于技校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他们顺利成长为国家所需之才。  相似文献   

8.
自信心是学习、事业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心理条件。目前,却普遍存在技校生自信心不足的现象。根据多年的教育工作,为如何增强技校生的自信心提出四点建议,旨在提高技校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技校是技能型人才的综合培养基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语文应用能力成为衡量技校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与专业技能和计算机操作一样是技校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技校生语文应用能力普遍偏低,这已成为技校生提升综合素质的羁绊。提高技校生语文应用能力关乎技校毕业生就业和国家技能型劳动者队伍素质的提升,弄清造成技校生语文应用能力低下的原因、探究提高技校生语文应用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是促进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粱嘉 《华章》2012,(14)
在新的就业形势下,技工院校的规模逐渐扩大,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用人单位对技工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技校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引导技校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提高技校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增强了技校生的就业竞争力.但由于我国教育制度及政策的引导,选择技工院校的学生往往是文化素质相对较低,部份同学在初中阶段还是令老师头痛的问题少年,在高中阶段的高考分数不高的落榜学生,要技校生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不能本本主义强制执行《技工院校学生行为准则》等规章制度,应该以引导为主,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善于捕捉引导教育的时机,教育工作才会更加主动、有效.我清远市技师学院通过开展“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活动,充实技校生课余文化、体育、艺术生活,对提高技校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促进作用.本文重点分析我院开展“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活动中,体育类项目社团,促进技校生课余体育锻炼,提高技校生的身体素质.学生选择自己热爱的体育社团,磨练出吃苦耐劳的精神,养成雷厉风行的作风,在比赛中体会团队精神,分享集体荣誉,从而引导技校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1.
张春花 《成才之路》2021,(15):28-29
对初中生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素养的有效提升。文章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指出教师要渗透成功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开展合作交流,培养与学生的感情;开展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在教育实践中增加一些心理训练和心理辅导的理念、手段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素质,进一步实现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未来公民的生存质量,正在逐渐受到当今教育界的重视.团体心理辅导是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它在提升学生及教师的心理素质、发展学生个性、使学校教育人性化的目标实现等方面具有...  相似文献   

13.
"学校规模"的变化对学校内涵发展带来的影响。"内涵发展"反映了学校教育发展的本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就要使学校的师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就要抓住教育的本质,按教育规律办学。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也就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要完整且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并与社会保持同步。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提倡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而作为教师,心理是否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的情感不在是一种单一的私人感受,而是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因此,对教师情绪体验和情感表达的要求就要稍高一些。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及身心健康成长,最终影响到教育的成败。因此,教师心理是否健康应引起重视,它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由于心理引发的大学生精神疾病、自杀、危害家庭及他人与社会的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与教育界的重视。班主任作为一个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师长,学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班级管理,利用班主任工作优势,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首要工作,肩负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是心理咨询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分析了中小学民族教师的心理不健康状况及其主要表现,以及引起这些不健康心理问题的各种因素,分析教师不健康心理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论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保持中小学民族教师心理健康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使用中学生社会关系网络问卷和心理健康问卷对来自不同水平学校548名初中生调查发现,重点中学被试与普通中学被试在社会支持方面差异显著:重点中学被试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显著高于普通中学被试,与重要他人的冲突及受到的惩罚显著低于普通中学被试;成人(主要是母亲)是重点中学被试社会支持的首要来源,同伴是普通中学被试社会支持的首要来源.重点中学被试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优于普通中学被试.成人(父母、教师)应该给予普通中学初中生更多的社会支持,以促进其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18.
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障碍及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塑造健康人格的教育。近年来,职校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家庭和社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成为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作为中国高校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对河北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应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全面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注重教育方法的灵活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同时还存在着诸如缺乏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设备不足,咨询效率不高,课程设置较为单一,家、校、社区缺乏沟通,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不够等问题,因此,高校应从加强师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咨询效率,课程形式多样化,学校、家庭和社区协调合作开展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很好地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