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羽本是一位历史人物,但在芸芸众生眼中他却是神。人们对关帝的信仰,历久不衰.他被说成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消灾、驱邪辟恶、诛罚叛逆、招财进宝、庇护商贾的全能法力的“万能之神”。关羽还有“武王”“武圣人”之称,与“文王”“文圣人”的孔子并肩而立,但民间对关帝的顶礼膜拜远远超过孔子。供奉关羽的关帝庙遍布全国城乡,在喇嘛教盛行的蒙古西藏地区,也有对他供奉的。海外,只要有华人集中  相似文献   

2.
传统意义上的神话,目的是塑造神的伟大与崇高,因此,传统神话都有一些神秘的气息。“神话是一种言谈,神话是一种传播体系,是一种讯息。”[1]对我国历史上的孔子、关羽、大禹等进行神话学的研究,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人民对他们的崇拜情结。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漫长的关羽被神圣化的历史过程中,有一股相当巨大的力量把关羽推上了历史的神坛。这股力量中的一部分是由历代文学艺术家们生发而铺展形成的。关羽能成为“显佑千春”的“武圣”,除了历朝统治者的推崇外,是得力历代文学艺术家对关羽的美化和颂扬。宋、元、明、清四代,有多少枝生花妙笔把普通的关羽描写成“忠”、“勇”、“义”的理想化人物;有多少锦心绣口把平凡的关羽演化成“英雄”和“超人”;又有多少篇绝妙诗文把凡人的关羽吟唱成超逸绝伦的“圣人”和“神人”。关羽的“忠”、“勇”、“义”理想化人格形象是经由文学艺术家们的创造而形成雏形又趋于完美的;关羽生平一些传奇事迹也是经由民间说唱、小说演义、戏曲表演等艺术加工和渲染才灼灼生辉的;而关羽身上传奇般的灵验也是经由文学艺术家们的描写和刻  相似文献   

4.
关羽“读《春秋》”的故事最早来源于历史记载,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得到重塑。明代,关羽“读《春秋》”故事得到广泛关注,如明代的诗歌、《三国志演义》小说插图、读书图和关公科举传说,都有相关的记载和描写。这不仅使得关羽形象更儒雅化,也让“《春秋》大义”成为关羽“忠义”精神的物质载体,进一步推动了关公作为科举信仰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台湾和大陆都有“三山国王”是客家神的说法,弄清这个问题,对于认识“三山国王”和客家在客居情境中的文化认同,都有很大的意义。“三山国王”的文化构成相当复杂,它是自然崇拜中的山神、社会崇拜中的土王神和佛教神等多元文化因素构成的。同时,从中国内陆山地民族———土家族的“三王神”看,它与土家族的信仰还有某种文化上联系。“三山国王”的文化过程大致是:它原是巾、明、独三山的山神;大约在商周时期,随着清江巨蛇氏族———诞人南迁,三王神渗入其中,使之转化为社会神;唐宋时期,山寨神和佛教渗入,又使它“国王化”。后来,客家进入三山地区,又使之客家化。“三山国王”进入台湾,只是它客家化的一个表现。在“三山国王”的文化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它的文化演变史,而且,可以看到客家在迁徙后的客居生存情境中对客地文化的认同和占有过程  相似文献   

6.
国花     
每个国家的人民都爱花,但所爱品种不尽相同,许多国家将最受本国人民喜爱和崇敬的花卉定为“国花”,成为这个国家的象征。如希腊“国花”康乃馨,在民间早就被视为“神花”;鸢尾花是法国的“国花”;享有“欧洲花园”之称的荷兰,把种植量最大的郁金香定为“国花”;联邦德国的“国花”叫矢本菊。新加坡人把一种叫“卓锦·万代兰”的胡姬花列为“国花”,有卓越锦绣、万代不朽之意;印度尼西亚的“国  相似文献   

7.
在台湾和大陆都有“三山国王”是客家神的说法,弄清这个问题,对行认识“三山国王”和客家在客剧情情境中的作用认同,都有很大的意义,“三山国王”的文化构成相当复杂,它是自然崇拜中的山神,社会崇拜中的土王神和佛教神等多元文化因素构成的,同时,从中国内陆山地民族-土家族的“三王神”看,它与土家族的信仰还有某种文化上联系,“三山国王”的文化过程大致是:它原是巾,明,独三山的山神,大约在商周时期,随着清江巨蛇氏族-诞人南迁,三王神渗入其中,使之化为社会神,唐宋时期,山寨神和佛教渗入,又使它“国王化”,后来,客家进入三山地区,又使之客家化,“三山国王”进入台湾,只是它有化的一个表现,在“三山国王”的文化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文化演变史,而且,可以看到客家在迁征后的客居生存性境中对客地文化的认同和占有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简要分析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塑造关羽形象的成败得失,提出关羽从“人”变成“神”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敦煌莫高窟中堪称世界壁画史上一绝的飞天,有自己悠久的历史渊源。但是人们把她只看成是佛教的崇信物。有的学者认为“飞天也称天人”,将她与佛教崇敬的“天”连在一起。《大智度论》卷九《放光释论之录》说:“法名诸好处,皆名天物。”天人是天物中的主要部分。这些天人和佛的关系十分密切:佛为天人说法。《大唐西域记》说:现泄瑟知林,“如  相似文献   

10.
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重要因素的关公形象,历来倍受炎黄子孙的崇拜和敬仰。在历史上嫉恶如仇、骁勇善战、精忠报国的关羽是一位真实可信的“人”。在历代的文学作品中,概括、虚构、夸张以及理想化的表现手法,把关羽变成一个半“人”半“神”的艺术形象。在民间信仰中,忠义两全、除暴安良、祛病去魔的“关圣大帝”,则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一尊“神”。  相似文献   

11.
关羽、作为三国群雄争锋时代叱咤风云的战将,生前为将为侯,随着历史的演义,死后却被封王封君、称圣称帝;登上中国神坛,罩上神中之神的光环,被奉为万能的华夏第一神,以致“庙食盈寰中,姓名走妇孺”。千余年来,为历代统治者和百姓万民,上下共仰;从华夏神州到东瀛海外,中外同奉,成为世人尊崇的偶象,形成了内涵丰赡,覆盖面极广的关公文化现象,为史所罕见。探究这一历史奇特现象的因果,辨识这一文化现象的神秘色采,是饶有意味和深长意义的。 历稽二十四史载籍,中华名将如云似雨,代不乏人,是不可胜记的。即在三国争雄时代,与关羽同时而被  相似文献   

12.
一、为什么藏传佛教称“喇嘛教”? 佛教在中国传播之广,是人所共知的。在汉族中,一般称僧侣为“和尚”,称年高德尊的僧侣为“长老”;在藏族和蒙古族中,尊称借侣为“喇嘛”。“喇嘛”是藏语的音译,意为“上师”或“上人”。传播于中国西藏、内蒙古等地区的佛教,也就称作“喇嘛教”。  相似文献   

13.
中华自古称为“礼义之邦”。人民群众特别重视精神力量和道德评判。《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永远活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甚至被推崇为偶像,主要是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诸多内容上的一些特征,尤其体现了人民群众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4.
“单刀赴会”是关羽晚年最得意的一笔,堪与“千里走单骑”相提并论。这位山西大汉一辈子露脸,他是中国古代“好莱坞式”的大英雄,被民间尊为“武圣人”,死后还享受香火供奉。关羽替蜀汉把守东大门,荆州一直是铜墙铁  相似文献   

15.
谈起城隍,在一般人的概念中,就是神。其实城隍的本意并不是神,而是城池。西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城的定义是“盛民也;从土城”,意思是将人民置于其中。清代古文字专家段玉裁,将“盛民”比喻成“如黍稷放在器皿中一样”,含有保护或守御的意义。而隍,许慎明确指出是“城池”。池都筑在城外,有水的称“池”,无水的就叫“隍”。《易泰》和《周易窥余》这两本与“易”有关的深奥作品中,都有“城复于隍”的说法。其意思是在城之外,还包有池濠。班固的《〈两都赋〉序》说:“京师修宫室,浚城隍,起苑囿,以备制度。”《后汉书·班彪列传》也谈到首…  相似文献   

16.
解州关帝庙     
运城县解州关帝庙,是全国关帝庙中规模最大的,占地一万八千多平方米,也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宫殿式建筑群之一。殿阁巍峨,雕饰精致,布局严谨,华美壮观。始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重建于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毁于火,经十余年始修复。它南靠中条山,东近盐池,有湖光山色之胜。 为关羽立庙,并称之为帝,这是历代封建统治者步步升级演变的结果。由于关羽对刘备忠心耿耿,始终不渝,具有典型的封建道德,因此,封建统治者就特别重视。他们对关羽事迹加以渲染,称关羽为武圣,封为协天大帝,三界伏魔大帝,忠义神武大帝等,完全把他神化了。关帝庙也称武庙,旧时与祀奉孔子的文庙并称。但解州关帝庙的建造,却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力,也保存了许多古代文物资料。我们今天是把它作为历史文物看待的,与封建统治者宣扬关羽并无相同之点。  相似文献   

17.
准噶尔地区的蒙古族信仰黄教。黄教是西藏的教派之一,是藏传佛教的格鲁派,由宗喀巴(1357—1419)创立,是中国佛教的一支。藏传佛教与通常所说的佛教,既有其相同的一面,又有其不同的一面。它是佛教与吐蕃时期的本教长期斗争、吸收、接近、融合以后的佛教。 一、黄教在准噶尔地区的传播 一提起蒙古地区的佛教,人们就会想到“喇嘛教”。其实“喇嘛教”一词,是很不确切的,犹如称内地佛教为“和尚教”,称天主教为“神甫教”,称基督教为“牧师教”一  相似文献   

18.
关羽崇拜是民间信仰中较为突出的信仰形态之一。关羽作为一代武将而被崇奉为神明。似乎与追求金榜题名、实践儒家伦理道德的儒生并无关联。事实上。儒生与关羽崇拜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儒生推动的儒化关羽的过程,使关羽不仅为儒生所接受而且为其由区域神转向全民信仰大神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关羽神在为儒生接受之后,他又不得不违背儒生为其定位的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三、关于连动句和兼语句 1、关于旧系统的“复杂谓语”。旧语法系统有所谓“复杂谓语”之说,所指对象主要是指“谓语的连续”和“谓语的延伸”。新系统取消这样的说法,称前者为“连动句”,称后者为“兼语句”。取消“复杂谓语”的理由何在? 第一,在汉语中,真正以单个词作谓语的情况很少见,以短语,特别是复杂短语作谓语的情况很普遍,复杂的联合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等都可以作谓语。例如:  相似文献   

20.
一、起源和变迁 在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民间宗教”甚至不是一个独立门类的信仰。“儒教”、“佛教”和“道教”,“三教”为士大夫、官宦和皇帝尊奉。各自称家,各家有学。但是,近人概括地称之为“民间宗教”的那些散乱信仰,一直被贬称为“淫祀”、“巫觋”、“方术”、“莲匪”、“教党”和“迷信”等。“民间宗教”被归为“愚夫愚妇”之盲从,读书人偶有涉及。一般都是以“怪、力、乱、神”的态度贬斥之。论说简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