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内人物访谈节目数量日益增加,节目内容也丰富多彩,继央视《艺术人生》、《面对面》开播之后之后各卫视纷纷开辟自己的访谈特色节目,比较著名的有安徽卫视的《鲁豫有约》、《非常静距离》,湖南卫视的《天下女人》以及江苏卫视的《人间》等等。“提问”作为谈话节目主持人所必备基本业务能力,它的得当、精彩与否直接关系了一档谈话节目的质量,甚至生死存亡。因此本文试以两档国内比较著名的经典谈话节目《鲁豫有约》和《面对面》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比较两位访谈节目主持人陈鲁豫和王志的提问技巧,以此对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提问艺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陈砚颖 《今传媒》2012,(2):81-82
目前,国内人物访谈节目数量日益增加,节目内容也丰富多彩,继央视《艺术人生》、《面对面》开播之后之后各卫视纷纷开辟自己的访谈特色节目,比较著名的有安徽卫视的《鲁豫有约》、《非常静距离》,湖南卫视的《天下女人》以及江苏卫视的《人间》等等。"提问"作为谈话节目主持人所必备基本业务能力,它的得当、精彩与否直接关系了一档谈话节目的质量,甚至生死存亡。因此本文试以两档国内比较著名的经典谈话节目《鲁豫有约》和《面对面》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比较两位访谈节目主持人陈鲁豫和王志的提问技巧,以此对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提问艺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闫伟 《声屏世界》2007,(5):60-61
我国的名人访谈节目,大致存在着两种类型:一种以央视的《艺术人生》、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为代表,参与者由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三部分组成。另一种以央视的《面对面》《高端访问》为代表,节目通过主持人(记者)与嘉宾一对一的双向交流完成。本文试图以《面对面》和《鲁豫有约》对易中天的访谈为例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两档优秀节目的个案对比中分析我国名人访谈节目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4.
十年磨一剑     
2003年11月15日晚,第六届金话筒奖在山东淄博揭晓,第一个被宣布获奖的主持人是中央电视台《面对面》的主持人王志。金话筒奖是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最高荣誉,在金话筒颁奖前不久举行的一次电视评论节目研讨会上,王志被邀请发言,他提到《面对面》在“非典”时期的报道给他带来名气时说,人们只看到我成名的那十天,但是如果没有我十年的积累,哪里会有这十天呢?因此,我们在穿透王志获得荣誉的光芒的同时,去审视他走过的十年,以及他在这十年中的积累与收获。  相似文献   

5.
闫伟 《报刊之友》2007,(2):55-57
我国的名人访谈节目,大致存在着两种类型:一种以央视的“艺术人生”、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等为代表,参与者由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三部分组成。另一种以央视的“面对面”、“高端访问”等为代表。通过主持入(记者)与嘉宾一对一的双向交流完成。本文试图以前不久“面对面”和“鲁豫有约”对易中天的访谈为例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从两档优秀节目的个案对比中总结我国名人访谈节目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
目前,电视屏幕上的人物访谈节目越来越多。因为这类节目具有很强的人际交流、人际传播优势,能够吸引更多的眼球。办好这类节目,主持人至关重要,尤其是对节目风格的影响,主持人的个性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如王志提问的尖锐、犀利,造就了《面对面》人物专访深入细致、视角独特的栏目风格;朱军煽情手法恰到好处的运用给《艺术人生》抹上了一笔浓重的温情脉脉的人文色彩;而陈鲁豫用其女性的恬静、娴雅主导着《鲁豫有约》,使该栏目充满了人情味的温馨栏目氛围。这都说明主持人的个性对人物访谈类节目的风格起一定程度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3年4月底,因为对非典疫情控制不力,北京市市长更迭,一时成了舆论的焦点。11天后,备受世人关注的北京市代市长王岐山出现在央视《面对面》栏目。亿万观众耳闻目睹了该栏目主持人王志毫不迟疑地掷出一个又一个充满质疑乃至“挑衅”的问题,句句锋利逼人,直指要害……  相似文献   

8.
在《面对面》、《鲁豫有约》、《杨澜访谈录》、《可凡倾听》等名人访谈节目日渐走火的今天,央视《半边天》节目的“张越访谈”也在不温不火中发展成熟并为人所知。这样一档并非在黄金时段播出的节目,算不上很有知名度,收视率也绝非最高,然而却赢得了观众和业内较好的口碑。  相似文献   

9.
张斌 《视听界》2004,(2):66-68
作为一档人物访谈节目,《面对面》在短期内获得电视观众的高度认同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关注,这在中国电视的发展历程中是不多见的。《面对面》是单纯的,只有一个采访对象和一个主持人作面对面的交谈,《面对面》又是内涵丰富的,不然就难以解释观众对两个人说几十分钟话有如此大的兴趣。《面对面》的成功在于用人来解读新闻、见证历史,这既是栏目的理念,也是其魅力所在。从“人”的身上展现新闻2003年1月10日,《面对面》悄然开播。它是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中的第一个长篇人物访谈节目。虽然它脱胎于《新闻调查》和《东方之子》,但又不同于这两档节目,它的节奏与主题都发生了变化。作为新闻人物访谈节目,最  相似文献   

10.
视角 《艺术家》杂志去年第4期刊登了央视节目主持人白岩松的访谈。白岩松认为,在如今这个“平民时代”,新闻记者不能去仰视“高官”,俯视百姓。他尖锐地提出了记者的“视角”问题,强调  相似文献   

11.
一、哲学探讨之一:真实之境的抵达关于央视今年新推出的新闻访谈节目《面对面》,真正值得提出的问题恐怕是:在何种意义上,它已经充分体现了提问的智慧,以及对话的真精神?对此,我的理解是:在《面对面》那里,对话终成可能。它是对尚处混沌之中的生活世界的一次照亮,亦是对尚处封闭状态的事物内核的一次敞开。《面对面》主持人王志关于"剥洋葱"的比喻("采访就像剥洋葱,一层又一层剥开,逐渐达到核心"),和意大利记者法拉奇的"采访是一种探讨事实真相的战斗"一语,有着近似的品格和见地。在一次与新浪网友聊天时,  相似文献   

12.
闫伟 《今传媒》2007,(2):55-57
我国的名人访谈节目,大致存在着两种类型:一种以央视的"艺术人生"、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等为代表,参与者由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三部分组成.另一种以央视的"面对面"、"高端访问"等为代表,通过主持人(记者)与嘉宾一对一的双向交流完成.本文试图以前不久"面对面"和"鲁豫有约"对易中天的访谈为例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从两档优秀节目的个案对比中总结我国名人访谈节目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
吴芳 《河北广播》2004,(5):67-68,77
人物访谈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节目形式,尤其象一对一这样的访谈节目在电视、广播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节目类型。比如王志主持的《面对面》、《鲁豫有约》、《杨澜访谈录》、张越访谈等等。那么,在采制人物访谈中如何做得更到位、更抓人,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面对面>节目主持人王志的主持话语的个案研究,阐述了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应遵循的四个原则角色原则、一致原则、和谐原则和愉悦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主持人能够在特写新闻场景中游刃有余,不断提高自身的主持功力,同时不断提升栏目品牌和媒体知名度.  相似文献   

15.
李元红 《传媒》2018,(14):68-69
人物访谈节目属于众多电视访谈类节目中的一种,是主持人与特定的采访对象就特定的话题在特定的场景中进行谈话的一种节目形式,一般都是事先沟通好的、比较自然的、对特定的人物进行的专题采访.央视的《面对面》《艺术人生》,凤凰卫视的《名人面对面》《鲁豫有约》,以及阳光卫视的《杨澜访谈录》等都是很典型的人物访谈类节目.访谈的对象一般是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人,如各国政要、商界精英、劳动模范、演艺明星等"公众人物",或者是具有争议性的社会人物.观众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取得成就背后的故事有很强的好奇心,这也是人物访谈类节目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讲述十年央视历程的自传性作品《看见》,近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出版,该书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柴静曾担任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人、湖南卫视《新青年》节目主持人。2001年,加盟中央电视台,陆续在《东方时空.时空连线》《新闻调查》《24小时》《面对面》等栏目担任主持人及出镜记者;2011年,央视生涯的第十个年头,参与创立专题栏目《看见》,并担任主持人。十年  相似文献   

17.
作为最早的一档新闻人物访谈栏目,《面对面》已经走过了9个年头。从《东方之子》的子栏目发展成为一档稳定的有影响力的大型新闻人物访谈栏目,它正在逐渐走向成熟。其间经历过多次更换主持人,节目的风格也在逐渐转变。本文以主持人的更换为节点,通过分析《面对面》中各个元素尤其是主持人的变化,来探讨《面对面》的改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叶子 《今传媒》2005,(11):62-63
从3月28日央视二套推出“今晚”节目到现在,已经八个月时间了,高博作为央视这一档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受到很多观众的关注。他的语言和节目中一样幽默,但调侃之余,他非常认真地表达了对“今晚”的思考。生活中的高博高博的老家在内蒙古,199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到北京广播学院(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上大学时就开始在电视台做节目了。毕业时他以全班男生第二名的成绩进入中央电视台,并在二套的“旅游风向标”做了两年的外景出镜主持人,他还是央视“挑战主持人”的金奖获得者。采访中,高博向记者进行了自我介绍:“高博,男,现在不到三十,但长得…  相似文献   

19.
刘志红 《新闻窗》2006,(6):83-84
“CCTV面对面:盘点牛群”节目已经播出3年多了,由此而引发的媒体的各种不同声音也已风平浪静。但时至今日,很多关注这个节目、关注牛群的受众和新闻从业者却依然能对央视记者王志的步步追问。牛群的语无伦次和逻辑思维混乱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20.
郝双双 《今传媒》2013,(10):1-3
在当今受众收视需求越来越高的环境下,除了节目本身要符合受众喜好外,对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作为一名节目主持人,除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外,同时要不断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和独特的主持风格。睿智而富有幽默,沉稳而不失活泼,积极向上,主持别具一格是新时代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优点。当一个主持人的每次节目都能带给观众丰富的精神盛宴时,这时主持人的价值才能凸显出来。他英俊硬朗,幽默豁达、沉稳淡定,极具亲和力;独立、丰富,充满人格魅力;一口流利的英语,亲切的主持风格备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他始终秉承着凡事尽心、何必刻意的人生观,用审视的目光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职业及所主持的节目,不疾不徐地书写自己灿烂的主持人生,以随心自然的心态,闪耀在央视舞台上。他深知:把最好的节目呈现给广大的电视观众是他作为一名主持人的天职。他就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2012年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者--季小军。
  季小军,男,浙江义乌人,中央电视台双语主持人,先后获北京语言大学学士学位、英国诺丁汉大学MBA学位,2000年加盟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曾先后主持《环球瞭望》(WORLD WIDE WATCH)、《央视新闻》(CCTV NEWS)、《体育新闻》(SPORTS SCENE)、《今日中国》(CHINA TODAY)、《海客谈》(Crossover)以及《文化快报》(Culture Express)等英语栏目,并主持《中华情》(2005年至今,CCTV4)及《绝对挑战》(2006-2007,CCTV2)等中文节目,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英语司仪。曾连续六年主持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元旦晚会,连续四年担任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主持人,出任奥运会、残奥会、世博会、亚运会、大运会、全运会等大型活动开闭幕式的司仪或主持。曾获得2006年度中央电视台“双十佳”主持人;2010、2012年度中央电视台“名优主持人”;2012年度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等诸多奖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