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程洁珺 《教育》2015,(9):71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渴望成功,是人的一种本能。对于小学生而言,成功就是他们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完成一篇习作后,一旦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赏识,将会燃起他们写作的希望之火,催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对于写作后进生,这种被赏识的渴望尤为明显。因此,当前的小学写作教学,理应让学生享受成功,体验写作的快乐。如何让学生享受写作的成功呢?笔者以为,在批阅作文时,要善于运用多种激励手段,满足学生对成功的渴望,帮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感,从而让他们热爱写作。  相似文献   

2.
吴琳琳 《广东教育》2007,(7):101-101
在写作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做了一些有效的探索. 一、满足学生被赏识的渴望 作文渴望被赏识,是学生写作文的动力.我经常应满足学生的这种愿望,以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体会到写作成功的欢乐和尊严.  相似文献   

3.
<正>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与理解。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鼓励。每个人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在学校,学生需要老师的赏识,老师需要领导的赏识。赏识,犹如春风、细雨,悄然决定着教育的走向。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另有诗云:“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只有赏识他人才会包容别人的不足,帮助他人互勉共进;只有赏识他人,才会悦纳他人、与人和谐相处。赏识他人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品德。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  相似文献   

5.
作文评语,是老师看过学生作文之后的真情流露,是老师有感而发的产物。学生辛辛苦苦写成一篇作文后,从心理上渴望得到肯定,需要别人的赏识,需要品尝成功的喜悦。他们对老师的评语,最关心的并不是技能技巧的指点、  相似文献   

6.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扬。"欣赏、赞扬和鼓励更是帮助孩子飞向成功彼岸的翅膀。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就像植物需要阳光一样。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  相似文献   

7.
渴望被认同、渴望被赏识,是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精神需要,被赏识是个人精神生活的阳光、空气和水分,它体现的是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  相似文献   

8.
庄红梅 《教师》2010,(24):25-25
詹姆斯曾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秉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赏识,是一种激励,催人奋进;赏识是一种诱导,指明方向;赏识是一种熏陶,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9.
人的生命都需要赏识,渴望认同、渴望赏识,是每一个人深层的精神需要。长期以来,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在学校、家庭和社  相似文献   

10.
党宇飞 《中国教师》2011,(17):56-58
<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中小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教导与呵护,更需要教师和家长的赏识和鼓励。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威廉?詹姆斯等教育界前辈是赏识教育思想的倡导者和先行者。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作为教师,除了关心爱护学生  相似文献   

11.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赏识,是渴望别人对自己的一种认可。经常得到父母和老师肯定的孩子自我价值感强,对自己更有信  相似文献   

12.
有位心理学家说,人类最本质、最殷切的心理需求是渴望被赏识。不仅学生渴望赏识与成功,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夫妻之间、上下级之间都渴望着赏识。可见,能促使人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就是赏识与鼓励。近年来,我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氛围中不断试着开展赏识教育,竭力去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优点,都发自内心地去赞扬,去鼓励,很见成效。  相似文献   

13.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赏识至关重要。从儿童的心理出发,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臧瑞芹 《生活教育》2009,(12):38-39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与理解。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人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在学校,学生需要老师的赏识,老师需要领导的赏识。赏识,犹如春风、细雨,悄然决定着教育的走向。  相似文献   

15.
任红梅 《考试周刊》2012,(25):46-47
如何让学生在习作的天地里自由徜徉,感受作文的快乐呢?我想,提高作文评语的艺术性,给评语一点"美",就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一、多加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渴望被赏识的,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和尊重。推及作文教学:好作文不一定是老师教出来的,但可能是老师鼓励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是滋润学生灵魂的雨露;赏识是唤醒学生自我价值的号角。赏识是开启学生奋斗之心的钥匙。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呢?  相似文献   

17.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教育是一种激励手段,是一种全社会都应该推广的教育。每个人都有他的闪光点,要想搞好赏识教育,必须善于发现优点。同时,赏识教育要有耐心,要有个度,要正确客观。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培育人的事业。教育工作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人为本,而人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和理解,因此,以人为本才能快乐育人。赏识教育体现以人为本、充满人情味。校园需赏识教育,时代呼唤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9.
陈欣 《教书育人》2008,(2):33-34
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善于赏识学生.何谓赏识?就是对学生言行、举止、所作所为予以肯定、表扬,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赏识的本质是爱.赏识要求教师热爱学生,以学生为本,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让他们坚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从而激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挖掘出他们的潜能.  相似文献   

20.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语文课堂上的赏识教育,就是以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活动为载体,捕捉赏识教育的契机,优化语文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