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让我们先看一段美国研究家的描述。约翰·脱兰在他的《日本帝国的衰亡·上》中这样描述日本人:与西方人黑白分明的思想方法不同,日本人的界限比较模糊。在国际关系中,日本人讲究的是“政策”而不是“原则”;日本人似乎是没有道德心的……他们的逻辑就像日本人用的包袱布,可大可小,随机应变,不需要时,还可以叠起来装在口袋里。日本人是不可理解的矛盾:既讲礼貌又野蛮,既忠诚老实又诡计多端,既勇敢又懦弱,既勤劳又懒惰———统统同时存在。对日本人来说,这没有什么不正常。日本人认为,一个人的矛盾越多,他便越深奥,自我斗争越尖锐,他的生活便…  相似文献   

2.
您知道我们中国人说话一向喜欢放大,明明是一,非要说是二才过瘾,而日本人一是一,二是二,吹牛是很丢脸的……这倒也罢了,问题是他们好像到了要把自己一否到零的地步。比如以下对话:日本人A:您会电脑吗?川上袜子:会,会。(好不脸红,好像很得意。)日本人A:太厉害了。川上袜子:那您呢?(心想:会用电脑有什么厉害的,现在老人儿童不是都在用电脑吗?)日本人A:噢,我谈不上太擅长。于是袜子小姐就快乐地回了家……直到有一天整理名片,才忽然发现……那位A先生,居然是电脑软件设计师……天哪!从此,川上袜子就再也不敢自称会英文、会泰文、会画画、会写…  相似文献   

3.
正如您所知,日本是漫画大国。如果在地铁里看到一个衣冠楚楚西装领带的成年人,夹着公事包,挤在拥挤的人群中,一脸认真地看一本……漫画书,哦,请不要见怪。这里的人们好像是在漫画的环境中长大的……电视综艺节目里,你会看到作为嘉宾的明星歌手什么的(日本话叫做艺能人),好像谁都能画上两笔……比如在猜谜节目写答案的时候,漫画就出现了……青菜萝卜,一只小猫,两个人在风中跑步……等等,绘画技巧无所川上袜子的四格漫画出场人物:中国女孩茶包,日本小姐麻衣子,日本主妇龟田太太,日本青年上野君谓啦……大家都能用漫画表达自己的意思就至少表示…  相似文献   

4.
许骥 《大学生》2012,(Z1):131
至今为止,我听过对世界各地最精彩的描述是这样的:其实,不同地方会给人不同质地之感,例如欧洲给人的感觉是"石",一提起欧洲就会想起巨大的城堡;日本给人的感觉是"木"、一提起日本就会想起京都的神庙;美国给人的感觉是"塑料",一提起美国就会想起拉斯韦加斯的巨型广告牌和赌筹……内地给人的感觉是"土",有大片的"黄土地"和农民,以及沙尘暴。那么,身为"东方之珠"的香港又是甚么质地的呢?——玻璃,我觉得是。  相似文献   

5.
<正> 一“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企业间的差距是人才的差距。”这是日本企业家常说的两句格言。为了培养高水平的各类人才,日本各大企业都建立了完备的教育系统,开展不同层次,不同门类的企业内教育。教育的课题多种多样,包括管理者教育、技术教育、技能教育、国际化教育……。其中技术教育是企业内教育的一个重点,这是由日本企业所面临的形势所决定的。日本自六十年代前后实现经济的起飞以来,其工业通过机械化、大规模化、系统化、信息化、知识化等一系列革命,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  相似文献   

6.
一个中国女孩茶包在世界各地生活的幽默故事连载●关于垃圾川上袜子的四格漫画出场人物:中国女孩茶包,日本小姐麻衣子,日本主妇龟田太太,日本青年上野君在日本,倒垃圾有点儿麻烦……因为垃圾要分类的。且看:家庭垃圾、资源垃圾(瓶瓶罐罐)、可燃性大型垃圾(家具、棉被)、不可燃性大型垃圾(电器、运动器材等)、店铺工厂的垃圾、有害的垃圾、动物的尸体……等等,每一种垃圾规定扔的时间都不同,不是想扔就能随便扔在外面的……某天早晨,袜子在家里呆着没事,突然听到外面有收旧书报的车子开过的声音……好兴奋……抱了一捆就奔出去……好像先是称…  相似文献   

7.
内容简介第一、二集:初来乍到(上、下)人物:王尔敏,19岁(当时),浙江省舟山市人。韩松,26岁(当时),江苏省盐城市人,已婚。1996年4月21日下午,两名来日本自费留学的中国青年,拎着大包小包踏入了东京成田机场──日本的国门。他们素不相识,抱着不同的理想,开始了一切从零开始的挑战……从他们走下飞机的那一瞬间开始,摄制组跟踪拍摄了二年半。忠实地记录了他们“初来乍到”的泪水与笑容,记述了他们完全不同的成长过程……第三、四集:彼岸的青春(上、下)人物:来自中国各地的一群年轻的大学生。经过艰苦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日本人文地理观感王江宏郑倩媛\秦皇岛市耀华中学谈起日本,人们无不会联想起富士山的秀丽风光,想起如霞似锦的樱花,想起京都、奈良的古寺,想起热闹繁华的东京银座,想起……,但是,最能体现日本特色的却是便捷的交通、沿习久远的日本人的礼节和别具风味的日本人的饮...  相似文献   

9.
“教育荒废”一词,出自日本。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以快速追赶欧美先进国为目标,非常强调教育。教育在日本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卓有成效的作用。但是,有关资料表明:日本教育“过多地培养了以死记硬背为中心的、缺乏主见和创造性能力的、没有个性的模式化人才。这些人往往缺乏作为日本人的责任感……都是由于教育制度和教育管理僵硬、刻板造成的。特别是近几年来,激烈入学  相似文献   

10.
一“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企业间的差距是人才的差距”,是日本企业家常说的两句格言。为了培养高水平的各类人材,日本各大企业都建立了完备的教育系统,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门类的企业内教育。教育的课题多种多样,如管理者教育、技术教育、技能教育、国际化教育……。其中技术教育是企业内教育的重点,这是由日本企业所面临的形势所决定的。日本自60年代前后实现经济起飞以来,其工业经过了机械化、系统化、大规模化、信息化等一系列革命,于80年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实现了由依靠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的传统产业向省能源、高知识、高技术的集约型产业结构的转变,这种形势大大  相似文献   

11.
我的梦境:我梦见两个日本武士在比武,其中一个人好像就是我自己,如果我输了,那个日本武士的女友就可能与他结合……忽然发现那个日本武士的女友变成了我自己……并且在山坡上竭尽全力地往上爬……后来那个日本武士终于被我打败了,并且我看见那个武士被绳子吊在空中……再后来那个被打败的武士的师兄在练功,看上去很残暴的样子,手上戴着两个护钩,一只手高举,另一只手拿着钩子钩在日本武士的腋下,准备把他拖走。这时日本武士的女友到了,奇怪的事出现了,这时我又变成了武士的女友,日本武士的女友却变成了班里刚转学过来的男同学……释梦师说:在…  相似文献   

12.
一眼望去,老是在互相大幅度鞠躬的,肯定是日本人,而一直在拉拉扯状的,则是中国人;走到跟前快撞上了都听不到声音的,是日本人,而还没看见到人就已听到嘈杂喧闹声的,一定是中国人了……  相似文献   

13.
我看过一篇报道《我们孩子是日本人的对手吗》,感触颇深。文章介绍了中国和日本100多名11至16岁青少年在内蒙古举行草原夏令营活动时两国孩子面对困难的不同表现,以及家长给以孩子的迥然不同的帮助……如何克服骄娇二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困难自己解决?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历练,培养起劳动习惯是一条简单易行、富有实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京都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许多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筑、园林、藏书……在某种意义上讲,京都是日本的象征,是日本人心灵的家园。二战后期,美国人为了促使日本投降,在选择原子弹投放地时,颇费了一番思考,他们最终放弃了京都,一则出于保护东京文物的需要;二来,他们深知摧毁了京都等于毁灭了日本人心灵的家园,那样以来,  相似文献   

15.
一、日本的农业职业教育层次 日本的农业职业教育层次分明、培养目标明确。农业职业教育可分为农业高中教育、农业大学教育和高等农业教育三个层次。各个层次有着各自不同的明确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教育,中国和日本的小学存在着极大的不同,这当然是由社会制度,历史文化等原因决定的.中国有一个相声讲了某人小时候的理想是当齐白石那样的画家,长大后却当了清洁工,听了以后总是让人有点辛酸,有点失落感.……  相似文献   

17.
《辅导员》2011,(5):10
很多人认为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但这个"中国"不一定只包括中国人,他很可能是一个深谙中国文化的日本人,韩国人,或者是美国人……  相似文献   

18.
不少人笑谈日本没有自己的文化,在近代之前,日本抄袭中国文化,从文字到建筑到服饰都有古代中国的痕迹,而近代以后则是照搬西洋文化,深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如果说日本没有自己的文化,仅是照抄照搬别国文化的话,那我们应该能够很好理解日本现象。可是我们总对日本的很多现象感到迷惑不解。比如日本人常常一脸微笑永远暧昧措词,比如作为佛教大国的日本的佛门弟子娶妻生子吃荤喝酒,比如日本风俗产业广告铺天盖地不避耳目……作为日本的临近国家并传承文化给日本的中国人,或是传不少西洋文化给日本的西洋人常常很难理解日本人的行为。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对日本人的调查报告《菊和刀》一书,对日本人的文化性格有着深刻的描绘。本尼迪克特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她指出日本文化具有双重性,书中她说:“他们好斗而又温和:黩  相似文献   

19.
刚到日本,她一句日语也不会讲, 现在,她已经可以用英、日、汉三种语言流利地翻译; 刚到日本,她还是个纯情浪漫的小姑娘, 现在,她已经是日本一家大公司的高级职员,并为公司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她仍是一个普通的人……  相似文献   

20.
勇气2004 SARS淡出了我们的生活,SARS疫苗终于研制成功了,北京已经进入试用阶段, 志愿者排起了长龙。过敏反应、感染危险,全都抛诸脑后。 --2004年,这些不知名姓的中国人用他们的勇气感动着中国。 正气2004 有个日本人叫尾山宏。 "我是试图说服他们,那场战争是错误的……他们却想隐瞒--掩盖历史的证 据,掩盖731部队的存在,掩盖细菌战的残忍……"日本当年731部队的士兵,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